sun210008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un210008

博文

漫谈进化与美食 之五 原始农业 之六 城市和酒

已有 3224 次阅读 2019-9-14 18:55 |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由于地球处于第四纪以来的间隔冰期,全球温度剧烈地变化着,完全依靠捕猎和采集的古人类的生活不确定性越来越大。同时,由于火引发的“食物革命”导致人口数量有了显著的增加,食物开始短缺。因此,人们不得不再次考虑新的生活方式,也被迫再次开发新的“美食”。

距今1万年前,华夏先民在长江流域开始了水稻种植。与此同时,人们在捕猎的过程中也开始学会驯养动物,如人类在大约1万年前驯化了狗。2018年,艾尔伯特·休斯导演的电影《阿尔法:狼伴归途》(       Alpha)便讲诉了约两万年前欧洲北部古人类将狼驯化成狗的故事。这样的故事在全世界古人类部落中持续地发生着,就这样人类从以采集和狩猎为主,逐渐转向以种植和养殖为生,这便是人类最初的农业。

 image.png image.png

插图16 《阿尔法:狼伴归途》电影海报 哈士奇

最初农业的出现,最大的意义不仅在于我们有了较为稳定的食物来源,还在于我们可以在相对长的一个时期固定在某一个区域生活。种植和养殖的广泛传播,让人类第一次可以大规模的进行食物生产,进行最有效的能量收集和存储。这一时期,人类所能储存起来的能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个能量的积累终于由量变引发了质变。如同杂食让能人和匠人存活了下来,如同熟食让人类族群变大一样,原始农业让人口数量进一步变大,让人类有了更多的空余时间思考自身和未来。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回应了薛定谔对生命曾经下的定义:“生命不断从环境中汲取负熵”。人类作为一个整体的新陈代谢”水平达到了新的高度。原始农业积累的能量刚好达到了人类进一步发展的临界点。这就好比两块达到临界体积并碰撞在一起的铀块,连锁反应一旦启动,一定会引发剧烈的核爆炸一样,人类的进化发展之路将从此走上快车道。

六、城市和酒

随着原始农业的产生,人们开始定居生活,人类族群逐渐拥有包括食物在内的各种物质,但不同族群所拥有的食物不尽相同,这样物品交换就成了不同族群之间共同的需求。为满足这一需求,最初的城市应运而生。尔后,随着工商业的发展,城市不断扩展,各种新技术、新知识、新经验得到了最广泛的传播。城市的发展使分散的人群逐渐汇集在一起。随着人口规模不断的扩张,新的问题出现了,人类的智慧再次面临全新的考验。。

正在这个时候,一种意想不到的“美食”——酒诞生了,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类发展进程。世界啤酒的起源与人类谷物种植有着紧密的联系。史料记载,距今8000年前古巴比伦人就学会了啤酒的制作方法。约6000年前,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已经有采用不同原料制作的啤酒了。4000多年前,中国夏朝就有仪狄用桑叶包饭酿成“酒”献给夏禹的记载。可见,不论东西南北,人类都不约而同的发明了一种特殊的饮料——“酒”。

image.png

插图17 啤酒

从化学成分上讲,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和水。,但是酒却被称为人类第一大发明。当原始农业出现后,粮食便有一定程度的富裕,人们开始将其中部分粮食酿成了酒。酒中的乙醇是一种小分子,可以突破人体大脑的血脑屏障,麻痹我们的大脑,让人们产生某种幻觉,并且可以让人上瘾。大量人群开始疯狂的追求这种饮料,这无疑增加了对酿酒原料,特别大麦?的需求,这便是史学家们所讲的“农业革命”,再一次改变了人类历史进程。

酒类还有另外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杀菌。当城市人口聚居越来越多,城市居民生产和生活需要大量的水源,而人类和动物的排泄物又无时无刻不在污染着这些水源,从而不可避免的给环境带来极大的压力。。因此,早期城市居民如古巴比伦和古埃及人把啤酒视作神赐之水,作为预防流行病的圣药。这在很大程度上减缓了疾病的传播。在酒的制作过程中,由于乙醇的存在,无意中杀灭了相当数量的致病菌。这一点对没有现代科学知识的早期人类是极有裨益的,酒的使用为人类免遭致病菌带来的毁灭性打击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可以说古老城市的不断发展壮大也有酒的一份功劳。需要指出的是,现代科学发现,过量的酒精对人体有伤害作用,但对聚集在城市生活的古埃及人而言,活下来显然更加重要。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7814-1197950.html

上一篇:漫谈进化与美食 之四 最初的人类族群
下一篇:漫谈进化与美食 之 完结篇
收藏 IP: 120.195.209.*|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07: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