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所在的武汉市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的雾霾天气,这种雾霾天气让人感觉很是不桑,人们对于这种雾霾天气的忍耐已经转化为无奈。看到大街上一些行色匆匆,戴着口罩赶往上班的人们,我的同情之心油然而生。这是为什么?环境保护部门的人说农民燃烧麦秆是北方秋天雾霾原因之一,我们南方可是没有那些玩意儿。按照“物质不灭定理”,这些污染物质是客观存在,不在这儿残害你,就到其它地方残害别人。雾霾的根子地球人都知道,为此我曾经写过两篇博文:“面对黄色雾霾恶劣环境我倍感无奈”( 2012年6月13日)和“雾霾,超速发展的代价—重读“只有一个地球”有感”(2013年2月2日),发泄我对雾霾天气的愤怒和无奈心情。
现在有的城市管理者基于城市发展带来的严重环境问题,提出所谓城市发展“补课”说法,似乎这种严重大气污染环境是城市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其实这种说法无论从实际情况与发展理念看没有任何道理和依据。因为,一个国家和城市发展需要实事求是,依据自己的“国情”和“市情”,遵循基本价值规律和发展准则,借鉴发达国家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然而,我们现在有的城市管理者不结合国情和市情,不认真研究发达国家的“教训”,简单化学习欧美的“用明天的钱,办今天的事”,造成今天这样的无奈景观。我们有人笑话欧洲一些民主法治国家修建城市交通的速度非常缓慢,并归于资本主义体制毛病,这是一种十分幼稚的笑话。我所知道新加坡南北向主干地铁(由暗线与明线组成)从文理站向南洋理工大学方向延伸1-2站路程修了几年。然而人家可是在不影响市民出行前提下进行施工。爱尔兰都柏林市是世界上建设铁路较早国家之一,我们曾经在一个有160多年历史的破旧车站乘坐现代火车出行。都柏林市也在修建地下运行的地铁,但是在地面上基本看不到我们国家大多数城市那种大量侵占路面严重影响市民出行的“无奈景观”。
城市发展“补课说”简单总结是指以前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城市建设发展落后。其实,什么原因呢?我们的经济发展一直受到各种政治运动的干扰(尤其是前30年)而处于“低速”运行状态。我们能用的“今天和明天的钱”都是极其有限。实际上,这种“城市发展补课”说法是某些城市管理者的“急功近利”,“政绩观”,“面子工程”的典型托词。这些管理者心理很清楚,要进一步升迁,如果按正常经济规律,创建环境良好的实体经济可是需要很高的智慧,这是一些管理者自己不愿意做,也没有能力做的事情。然而要让上级部门领导(也就是对这些人提升起到关键作用的领导)对他们的“业绩”“看见摸得着“,最为显著的”成果”就是大兴土木,大事拆迁原有旧的建筑,建设虚假繁荣的“高楼大厦”,比拼谁的地方大楼高,谁的“景观大道”漂亮。而且有的人已经从“造城运动”中得到升迁。其实我们大多数地方并没有经济实力搞这些“繁华建设”。然而没有钱就卖地,利用行政权利贷款等违反经济规律的手段,让那些严重污染企业“开足马力生产”,以便获得更多的税收。最终让我们普通老百姓买单。居高不下的高房价,劣质食品和不安全饮用水及伤及无辜的某些社会事件等就是这种“补课说”发展的恶果。这些城市管理者管理城市的理念就是如何使得城市的高楼大厦多,标志性建筑多,在城市中心容不得半点破旧房屋建筑。在这些城市市民连最基本的出行权和生活必须的清洁空气和饮用水都难以保障,还大谈创建幸福城市。
城市管理者的“补课说”认为,他们所在城市由于种种原因落后于东部某些比较发达城市。这种“补课说”不顾自己所在城市的历史及发展实际。东西部地区的差距是自然和人文等多种因素与我们国家的政治特色“政策”造成。然而我们应当实事求是承认这个差距,按经济规律合理安排建设规模。其实如果我们认真剖析一下一些城市的“补课说”,就会发现并不符合实际。以武汉市为例,看看武汉市与东部一些城市在市政建设方面究竟差距多大。在长江沿线的大型城市中,武汉市拥有第一座长江大桥,而南京第一座长江大桥大概1968年才建成使用,晚了11年。现在按照“补课”观念,武汉市在建的长江大桥大概是长江沿岸大型城市中最多。至于地铁建设,在我的印象里,前30年只有北京建设的那条沿东西方向地铁。除了沿海少数城市享受了改革开放试点“政策”成果外,其它大多数城市的市政建设基本处在同一起跑线上。一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一门大学问,需要管理者们坐下来认真学习,而不是每天乐颠颠地跑建筑工地,为那些“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而欣喜乐狂。如果按照这些城市管理者的理念,每一届政府都会由于“政绩需要”掀起“造城运动”。因为,若干年后楼房旧了要翻新,道路旧了要重修,“子子孙孙盖下去,修下去”(适当的补修不在此列),我们的城市将永久不得安宁,雾霾会将像恶魔一样伴随我们生活。
所以,我要真诚地向那些持有“补课说”的城市管理者建言:发展绿色的实体经济,始终将市民的生存生活质量放在首位,用理性和智慧处理城市发展与民生关系,你将会是一个好官,市民们会世世代代记住你的好。
2013年11月8日初稿,17日修改完成。
雾霾天气
轻度雾霾天气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14: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