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收到一位海归教授发来他写的一篇文章,他同时将这篇文章群发全体院领导和在职博士生导师。文章题目是“博导是干什么的?”。文章讲述的事情是他所在院里刚刚进行的申请“硕博连读”答辩中一位他认为很有潜力学生因为未过英语六级而被淘汰(学校有明文规定),他为此有点懊恼,并到学校研究生院反映以后能否改进这种做法。具体情况我不清楚,无法评论他的做法是否对或错,但是这个事情让我想起“关于谁更适合攻读博士研究生,或者博士研究生资格”的话题。
科学网上针对研究生和导师双方资格问题的讨论一直持续不断,这是一个长久不衰的热点问题,也是值得大家认真讨论的话题。在我理解中,以前大家对于导师资格讨论相对多一点。比如,学生心中理想导师应该是个什么样子?大学和科研院所应当淡化博士生导师的荣誉属性,强化导师能力,导师应该注重树立良好学风,减少官员导师,让更多处在教学科研第一线科学研究经历丰富,学术成果丰硕的教师承担导师职责等。然而,对于当下我国莘莘学子们存在的盲目选择攻读研究生的讨论相对少些。据我所知,一些学生选择攻读硕士或博士研究生主要基于一个就业的缓冲理念。他们缺乏正确评估自己攻读研究生的“潜质“与攻读研究生的“性价比”。尤其是博士研究生需要付出多年的青春,如果最后虽然拿到一个研究生学位,但是由于整个研究生阶段目标不明,经历与成果平平,几年努力获得的研究学位含金量并不高,找工作依然没有优势。现在社会与企业已经不是只看出身,而是越来越重视能力,真本事。
一位在国外完成博士学位年轻人曾经将他的切身体会告诉我,要我向那些来办公室咨询读研的学生旗帜鲜明地表达这样一种见解:选择攻读博士研究生的学生一定清醒认识自己是否从“灵魂深处”对“学术研究”感兴趣,而不仅仅是对某些应用技术或行业感兴趣。那些渴望攻读研究生的学生们,不要只对大学和研究所中那些学问做的好,成果丰硕的教授和研究员持有一种莫名的“崇拜”,感觉做学问也挺好。这些学者每天时间自由安排,给学生做起报告来“侃侃而谈”,那种让人憧憬和羡慕的样子,却不知道人家背后付出的汗水和辛劳。然而一旦进入了博士研究生行列后,一些学生才发现自己并不适合这个学位,不是这块料,读博期间“压力山大”。
回到海归教授苦恼的话题,一个候选学生是否可以因为英语没有达到要求而拒绝录取,我想这个事情不能用简单的“是与否”来回答。我们只要稍微分析一下国内外研究生的招生资格可能会明白一点。尽管各国大学情况稍有不同,但是对申请人进行资格审查都是属于正常工作。例如对于到欧美大学或研究机构攻读研究生,资格审查中外语(通常是英语)自然是很重要的一环。当然,在我的接触中,欧美名牌大学也很注重“出身”。我们可以稍加调查就会发现,我们国家少数名牌大学或重点大学的优势学科学生一直是他们研究生的“生源基地”。这个很有点像我国很多重点中学是一些重点大学的“生源基地”的味道。美国有的名牌大学往往将资格审查权限放在院系一级。只有通过了资格审查,材料才会到具体教授那儿,尽管申请者事前会与某些教授联系。所以,我们现在一般进行的资格审查与此相当。
对于我们自然科学与技术研究人员,外语就是交流工具。你若要在欧美大学那儿攻读博士学位,会有相应英语考试成绩要求。一个年轻人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录取为博士研究生之前,因为英语成绩差一分而被研究生管理部门拒绝录取,但是被他申请的导师及其系主任“挽救”(可能看中了他在香港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期间的表现)。研究生管理部门拒绝录取的通知邮件和导师告知正在设法“挽救”的邮件几乎同时达到年轻人信箱。他们让年轻人专程前去面试英语和测试专业能力,系主任和他导师两人先后面试后对年轻人两方面都很满意,重新向校方申请方才录取。现在这位年轻人科学研究做的风生水起,他的表现已经成为他博士学位导师的骄傲。所以,大学在录取研究生时对申请者的英语要求比较严格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如果一旦英语很差,整个研究生过程师生双方都会很被动,例如学生论文写作和对外学术交流很费力,导师会花大量时间修改学生论文。这样会使得博士研究生期间目标“本末倒置”,因为,导师的主要工作可不只是指导博士研究生的论文写作。
谈到谁该读博士研究生的话题,自然有普世价值(共性)与中国特色两种情况。普世价值博士研究生资格大家谈的很多,尤其那些海归与海未归学者们都很清楚。我也依据亲身体会写过相关博文,其中:“研究生学习-人生最重要的选择”和“我谈牛学生”两篇博文与此话题相关。在我的理解中,中国特色博士研究生的选择权似乎不能完全给予导师(其实一些国外名校也不完全是导师说了算),这倒不是说不相信中国的导师的“思想觉悟”。这是因为,中国是一个人情国度。嘴巴上说的很好听:“君子之交淡如水”,实际上亲属关系,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朋友关系无处不在。你能在选择自己学生时完全抛开这些关系吗?即使对于一些“明君导师”“高尚导师”也只能在两者之间寻找平衡点,在选择对象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时作出稍显公正决定,我们毕竟不是生活在理想社会中。当然,不可否认,也有少数“认死理”的牛教授,他们将学生的学术潜质放在首位,不管关系网多么坚不可摧,他们始终坚守他认定标准不放松。因为他牛,那些关系户们对此也是无可奈何,无计可施。我有一句评价当下中国特色研究生培养机制方面“自由主义”的话,在制定的规则面前不能做到理想化的公正公平,也要争取做到“大面上过得去”,也就是官话常说的“底线”。
当然,还有问题的另一方面,就我本人了解到的情况,我们有时要比较准确判断一个有潜质攻读博士研究生学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是因为,导师们自己的学识和经历各不相同,有的人自己,例如我本人就并没有经历过较为系统的高质量的学术过程和经历。一些“正确认识”也是自己多年来跌跌撞撞,“黑夜”中摸索,长期虚心向别人学习讨教的结果。因此,很多时候选择学生是凭感觉。当然,对于很多普通高校,供导师们选择学生的候选人并不多。况且现在我们的导师队伍“良莠不齐”,看走眼的事情并不鲜见。当然,我一贯认为,作为一个真正牛导师就要有本事将比较粗糙的胚子,通过你的精心指导和培养,几年后变成精品,如果这样理解,对于学生选择中的一些苦恼就会释然了。当然,说句调侃的话:“如果什么样的学生到你那儿都行”那会是我们很多学生打心眼里佩服的导师。
2013年9月21日完成,26日修改。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5 00: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