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套磁”似乎是我们近30年来出现的一个新词,它是由公关、交际和拉关系这个链条延伸出来的一个时髦词汇。人们不是常说“关系也是生产力嘛”,当然,这种“关系学”的负面作用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造成的破坏前所未有。以前这个词主要属于“社会学”范畴,而我这儿的“学术套磁”是指在平常时期,尤其是各种学术会议与相关活动期间,不是为了真正学术交流而进行的学术“傍大款”行为。这种行为的显著特点是为了个人或小团体利益进行的“公关”、“拉关系”和“套近乎”活动,它不属于真正的学术行为,与社会上某些人为了个人利益拉关系没有什么不同。在科学界这类人的“灵魂深处”已经丧失了知识分子的基本良知和价值观,不过科学网一些人早已认为在我国还有坚守道德和良知知识分子吗?在这些人眼里我国学术界已经是一团糟(我当然并不认可这个观点)。有奶便是娘是这些“学术套磁人”处事接物待人的原则。
一位在国外做博士后研究的年轻人告诉我他亲身经历的一件类似事情值得一提,也许没有上述提及的那样严重,但性质相似。他在参加一个国际会议时碰到来自一个位于西部国内985大学几位同行,以前他们之间并不认识。在会议进行过程中,大家聊天甚欢,除了讨论一些学术问题外,自然也会涉及到一些其它事情。国内同行无意中说到一件事情,他们出来开会除了进行学术交流外(实际上交流多少只有天知道),还要设法接触更多的国际牛人同行,扩大学校影响。这个想法和做法倒也无可厚非,因为,作为一个西部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一定与北、上、广及其东部和中部一些高校存在一定差距,尤其是地域差距导致学校整体实力受影响,这是一些处于中东部高校人们难以想象。但是这几位同行在会议期间采取的“具体行动”就有点“套磁”之嫌了。在会议间隙,一旦碰到一些国际学术牛人,就不管三七二十一设法将人家团团围住,也不管人家是否同意就要求与人家合影。有一次碰到这种现象,为了与一位学术牛人合影,几位同行之间毫不相让,以致于没有人拍摄,所以看到这位年轻人,就请他帮忙拍摄。估计这几位先生都想要拿这些合影回去宣传,以至于没有一人肯主动出来负责拍摄照片。
我想这种套磁现象可能与我们国情中的一些劣根性相关。我们很多成语阐述了吃苦与享乐之间的正确关系,例如“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等,但是我们总有一些人企图以“最小的付出,获得最大的回报”。这可不是“投资与回报”之间的关系。在学术上的投资与回报无法用货币衡量,就像张益唐最近获得的重大数学研究成果与他10年来潜心研究付出是不可能存在量化关系。这就是在一个成熟社会学术界的同仁们应当具有的“宁静致远“”切忌浮躁”基本品质。“套磁”现象折射出我国学术界比较普遍的浮躁学术心态,尽管这种现象不可避免受到我国政府官员成长过程中大量存在的“关系文化”影响。实际上一些酒桌文化,经济贿赂现象归根到底是某些官员成长过程中“套磁”现象的表现形式与结果。
如果我们剖析学术“套磁”现象根源,其实质还是自己的功夫不到家,缺乏底气。我们在和国际学术大牛们讨论问题时就深有体会,当你的学术研究还处在“小儿科”时,人家是不会真正理睬你,即使你去“套磁”,对方也许出于礼貌和理解做出一点响应,例如合个影,说几句毫无实际意义的恭维话,实在用不着拿去炫耀。当然如果碰到一些有点个性的学者,人家也许给你点“下不来台”的颜色看,这时你就会显得很尴尬,这何必呢!
在我国一些“国际会议”也存在“学术套磁”现象,尤其是一些主办单位力所不能及,通过各种关系拉几个国外学术牛人来装点门面,这些“学术牛人”的所有经费全包,而且让他们游览我国的名山大川。一位在国外呆了很多年的年轻学者告诉我,一般正常的学术交流旅差费都是学者自掏腰包。除了极个别学术大牛,即使是人家邀请你去做学术交流,实际上是为你提供展示学术成果和才华的舞台,只要你接受邀请,所有经费学者自己承担顺理成章。一般情况下,接待方负责学者在华期间的住宿与饮食就不错了,往返机票一般要学者自己负责。这让我想起20年前与丹麦哥本哈根大学教授Hansen博士合作过程与此相关的事情。1989年合作时我没有任何负责的项目经费,因此,我的所有经费都是Hansen教授支付,直到1993年我才有一个属于自己负责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经费5.5万元。所以当1993年野外工作结束后,他邀请我明年上半年去哥本哈根大学地质研究所访问。我当时心里也犯嘀咕,我当然很想去哥本哈根大学这样的世界名校转一圈,感受一下国外大学风情,但是来回机票可不是一笔小数,我不可能用国家基金钱来支付,我当时没有说明这个情况。直到回到武汉时学校宴请Hansen教授时,校长主动向他提出旅费问题,他当时表示我的所有经费他负责,来回机票都由他负责购买。实际上后来,我从哥本哈根到德国基尔大学矿物研究所访问的往返火车票也是他买的。当然,当时我还处在科学研究的起步阶段,Hansen教授是出于对我的关心支持给我“全部买单”。所以,我们现在国内有的单位和个人替国外学者访问全部买单的做法确有“学术套磁”嫌疑。
其实我们都很清楚,要克服“学术套磁”现象的根本出路是自己刻苦努力,埋头苦干,将自己塑造成一个学术上可以与专业同行基本上可以“平起平坐”,或者至少处于国际专业背景水平上。通俗地说,在小同行范围内,领域专家能够在专业主流刊物经常看到你的“大作”,知道你的芳名。这样在一些国际会议上,即使你主动与一些领域内牛专家交流及合影,没有人会说你“套磁”。
2013年7月28日于波士顿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15: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