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qs321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qs321

博文

“发现天才”和“培养天才”?

已有 7153 次阅读 2013-3-14 07:00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培养, 天才

最近一篇关于“大学生考试得零分”的博文引起了热议。我在博文的评论中说:“不建议拿个案来说明问题。按校规正常学习毕业的学生成才的还是占大多数。个案的成功与在学校拿0分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博主回复:“哈哈,您没有看懂我的博文。我也是给了零分,但是学校当有能力对他的长处进行鉴定,然后发给毕业证”。现在看样子搞懂了,就是学生不感兴趣的课程可以得零分,但学校有办法鉴别其中“有能力”学生照样毕业。难道这个学校又发现了一些天才胚子?一些素质人才?因为这个学校已经发现过一个“数学天才”,大学本科没毕业就直接给研究员。学校如何鉴定考试得零分学生的长处,从而让学生通过这门课程毕业,这种“创新”做法在高校里可并不多见。从哈佛大学处理作弊学生可以看出,他们对于学生课程考试成绩还是很严肃的,我也亲眼见过丹麦哥本哈根大学本科生考试的严肃场面。难道这所学校还能鉴定出“天才”不成,这显然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就此引申出了这篇博文。

教了一辈子书(准确时间应该是40年),也当过中国特色大学生班主任,也当过改革开放以来实验班的学术班主任。还连续教过几届国家级理科基地班(这个名号很吓人)的相关课程,也当过几位学校“李四光计划”学生的指导老师,当然也给一些有才华的学生写过出国或读研究生的推荐信。显然,这些东西并不是我们学校独有,一些名牌大学的“少年班”“学科交叉班”比比皆是,就连我们很多重点高中也设立各种“尖子班”,“春雷班”,“蓓蕾班”等。这些名目繁多的班,除了高中的目标很明确,是瞄准考大学外,其它的共同点是想利用一点行政力量“培养出具有“超凡”的人才,也就是“天才式的人才”。我曾经观察过我的少数学生,尤其在学校期间表现突出的学生跟踪10年,20年,甚至更长时间,并尝试将这些学生在校表现与工作业绩联系起来,看看能否发现点名堂,找出点规律。这些本该是那些“高等教育研究”教授们的事情,我是属于茶余饭后感兴趣。很遗憾,至今我还没有发现这种“天才式”人物。当然也许是我有眼不识泰山,不识货。尤其是在学校读书期间个别“挂科”的个性张扬学生,毕业后若干年是否有“出奇业绩”表现,以便验证某些高人的“素质人才”理论。

有人责怪学校开设的课程中,有的对学生毫无用处。这种观点在几十年前文化大革命中毛泽东同志就批评过。当然大学在课程设置中还有很多值得改进地方,但是一味强调学生爱好,或者直接与技能挂钩,恐怕也不一定妥当。试想要求一个18, 19岁的年轻人进入大学就对选择课程有多大自主能力不现实,也不靠谱。相反,我倒是鼓励学生只要时间允许,多去听一些看似没有用的课程和讲座,尤其对于理工科学生多听一些社会科学与管理科学方面,甚至文学方面的讲座,我告诉他们将来一定用得着。如果有学生问为什么,我就会举例说,当年如果我的中文学得更好一些,对于现在看外文文献、写学术论文和演讲一定会很有帮助,也包括现在写科学网博文就会重点突出,文笔流畅,博得网友们喜爱。

观察的初步结果,我发现还是那些在学校门门功课成绩优秀的学生,在他们踏入社会后工作出色者占绝大多数。以我们温家宝总理为例(他比我早5年,属于我的学长),他说在大学期间几乎门门功课优秀,他的同学和老师也证实确实如此。现在学校档案馆还保留有他学生时期野外实习时做的岩石样品登记卡片,看得出来确是一个非常认真的好学生。以至后来当了政府首脑,在做事时还像做功课那样,力求做的完美。例如,尽管机制体制不是他个人能解决的,他就从细微处入手,即使对于一个个弱势群体的个案,他不是打官腔说,请找地方领导解决,而是亲自过问,解决一个算一个,恐怕是他内心真实想法。

总在媒体上见到一些人拿世界上那几个名人来强调天才的神奇,比尔盖茨,巴菲特,乔布斯,从媒体上除了大事宣传他们多么富有外,就只知道这几个人有的没有念完大学,巴菲特曾经被哈佛大学拒录,但是他们在创业过程中的勤奋和艰辛我们并不很清楚。还有我们国家的华罗庚先生只上过初中,但却不知道人家刻苦自学,勤奋一生,直至最后光荣牺牲在日本学术讲台上,陈景润更是属于勤奋过度而英年早逝。这些成就辉煌的人中有多少天才成分,有谁能说得清楚。但是要是谈到他们的勤奋努力经历,他们的同事和学生们可以如数家珍。我周边熟悉的几位成果突出的中青年,我知道他们几乎没有任何业余爱好,休息日几乎都是在工作室度过。

现代意义上解释,“天才是指智商指数超过160的那些人。天才就是具有卓越想象力,创造力和突出的聪明才智的人。普遍认为,天才还是需要后天环境的滋养和锤炼”。我不懂,也没有具体了解过智商指数的基本概念。现在咨询如此发达,我们可以从网络上欣赏到很多世界名人的成长风采和他们惊世骇俗的才华和成就。然而,如果我们深入观察和分析就会发现,其实这些人也都属于凡人,只是他们一定有比我们凡人们不平凡的经历,这些经历不应该那么神秘和深沉,就像我们曾经大事渲染过一些领袖们的成长经历一样。除了机遇外,“勤奋努力与刻苦钻研”一定是伴随这些天才一生的主旋律。从这个意义上讲人人都具有成为天才的潜质。天才就是勤奋的代名词。因此,靠计划和培养产生不出人才,只有当我们的人才成长的土壤变得肥沃时,“什么人间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而不断改造土壤,修复不同程度受到污染的土壤,这才是政府和领导们可以大有作为的分内之事。



一流大学之路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73617-670141.html

上一篇:也谈研究生期间的“考勤”制度
下一篇:你的青春献给了谁?
收藏 IP: 111.173.99.*| 热度|

38 孙东科 王善勇 刘全慧 吕喆 刘洋 漆海霞 孙学军 杨正瓴 张玉秀 韦永梅 张海霞 严海燕 韦鵾 罗春元 田云川 李志俊 冯大诚 唐常杰 李汝江 曹裕波 葛素红 武夷山 罗帆 徐耀 占礼葵 吴锦宇 李本先 苏光松 范丁丁 柏舟 傅蕴德 physicism air11 qinzhaosu nature2012 clp286 yunmu ENIAC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4: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