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8年我们这儿一位青年教师ZSX(他本科硕士毕业留校任教)成功申请到香港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是当时港大地球科学系唯一地球物理学科CLS教授的学生。在学校时ZSX和我同在地球物理系工作,我们都对学术研究抱有很大的兴趣和热情,关系很好。他在港大CLS教授那儿读博士时我们一直保持联系。在他博士三年级前后的2001年下半年,ZSX在他导师CLS教授面前多次介绍我的研究状况,推介我的研究成果,希望他邀请我去香港大学访问一次。由于我从事的“岩石物理学”研究方向和他的古地磁方向属于同一学科大类,所以他对我的研究成果比较感兴趣。他通过ZSX向我表示,希望我寄给他一些公开发表的代表性论文,然后评估是否邀请我作为访问学者正式访问香港大学。为此,我给他寄去了几篇代表我当时学术水平的论文。显然他对我学术研究成果感觉还好,决定2002年初正式邀请我访问香港大学地球科学系一个月,并支付我访问期间的所有费用。除了学术交流,他还表示需要商谈双方进一步合作研究事宜。所以我算是我们地球物理系(后来改成学院)第一位正式访问香港大学的学者。
香港大学地球科学系的CLS教授1978年大学本科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地理专业,然后赴美于1978-1984年硕士-博士毕业于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博士期间他师从世界著名古地磁学家Walter Alvarez教授(称小Alvarez),其父亲是大名鼎鼎的物理学诺贝尔奖获得者,我们称老Alvarez。老Alvarez还有另外一个科学贡献,他依据意大利古比奥地区一个地层剖面K-T界限(即6500万年左右)附近岩石中含有高浓度的“铱”(一种稀有金属元素),提出“恐龙绝灭”是由地外行星碰撞地球引起的观点。因为在地球地壳岩石中“铱”元素含量很低,而在地球表面发现的陨石中却检测出高浓度的“铱”,因此,他推测那个地区高“铱”元素含量应该来自地外行星。当然,关于“恐龙绝灭”成因机制解释存在多种学说和观点,老Alvarez提出的“行星碰撞说”只是观点之一。据CLS教授讲,当年求学期间,为了学到更多的科学研究思维方法,他经常有意跑到“老Alvarez”家与他聊天,领略大师的风采。CLS博士毕业后,在美国一个大学教了10年构造地质学。1995年香港大学成立地球科学系,他应聘回港担任港大地球科学系唯一一个地球物理学科副教授。香港大学原来沿袭英联邦高校教职员体系,地球科学系只有1个教授编制,后来由香港科技大学率先转向美国大学教职体制。现在香港大学地球科学系已经有了包括CLS在内5位教授。他是一位土著香港人,一口粤腔,对人很善良、热情和真诚,是一位深受学生欢迎的老师。
2002年1月27日-2月27日我正式访问香港大学,期间我在他的岩石磁学实验室测量一些样品(见下图1),随CLS教授组织的香港地学爱好者前往与深圳隔海相望的“东平洲”岛地质考察,也多次参加CLS教授课题组的学术活动。还应邀在地球科学系做了一个题目为:Magnetic response of geochemical process above oil and gas reservoir (油气藏上方地球化学过程的磁响应)学术报告。2004年7月5-9日我们还一起参加在新加坡召开的第一届亚洲地球科学协会年会(Asia Oceania Geosciences Society, AOGS) 和第二届亚洲太平洋水文和水资源(Asia Pacific Association of Hydrology and Water Resources, APHW)会议,并作报告,期间我结识了多位国际岩石磁学研究领域同行。2005年他还邀请我出席香港大学地球科学系成立10周年纪念学术活动。这一系列合作活动使我们之间建立了深厚友谊,为我的学生前往香港大学学习和交流提供了很大便利。我充分利用这一便利条件,对于愿意做科学研究的学生尽量争取首先安排去香港大学学术交流和访问(因为旅费负担较轻,在港费用一般由CLS教授承担),感受一下世界名校的学术氛围。例如2001年开始实行硕士研究生学费自费(只有免试生和每个专业入学考试前几名才免学费),当年我的2个研究生中公费和自费各一个。自费生LHX同学家境贫困,第一年政策规定可以从我科研经费中支付学费(当时学费是3000元)。第二年不能从科研项目中支付学费,我就请CLS教授邀请她去港大2个月协助测试岩石样品磁性(包括她硕士论文样品),CLS教授每个月支付6000港币费用。回来后她用节省下来的钱支付了第二年学费,由于她成绩优异,2年就提前完成硕士论文毕业参加工作。2003年我的两位博士研究生均安排到港大学术交流2个月(其中一人费用由我科研费承担)。即使是2004年硕士生FYY时间非常紧迫,我还是安排她去了半个月,因为当时她考取了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
CLS教授还参加了在我们学校举行的国际学术会议,并应邀为研究生做了一场题为“研究生学习-人生最重要的选择”报告,受到学生欢迎,并接受由学校颁发的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物理系兼职教授聘书。我们合作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我记得他曾说过:一篇国际专业主流刊物学术论文当素材准备好后,从开始写作到定稿准备提交,期间大概要修改50遍。在目前他个人网页上公布的11篇选择性论文中,有我和学生YT博士的4篇重要论文。由于教学成果突出,CLS教授获得了2010年香港大学教学大奖,奖金20万港元。当年他顺访武汉时说这个奖金可以支付我再来香港大学进行学术交流的费用(见下图2)。我庆幸自己能碰到香港大学CLS教授这样的知心朋友,祝他幸福快乐。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22: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