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qs321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qs321

博文

科学研究是一种生活方式 精选

已有 15568 次阅读 2012-8-27 07:02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科学研究, 生活方式

“科学研究是一种生活方式”表述的原始出处我无从查起,但必须申明不是来自我。这篇博文的创意来自有三:一个是王云才教授的博文“愤青与杰青的区别”。博友们对他的博文争议较大。我在这篇博文后的评语是:“杰青里头也有愤,愤青里头也有杰,ZQ不就是榜样吗”。博主回复:“的确是这样。但博文不比学术文章,信手涂鸦,不可较真”。我赞成博友评述中的一个观点:如果科学研究要以牺牲身体健康和家庭快乐为代价是不值得赞扬(我总结的大意)。另外一个是有一位年轻人在我的博文:“谈国家自然基金评审的公正性”的评述中说:没想到刘老师出身如此“寒微”,我理解他的话不一定是贬义。我推测他的意思是:我既无名校的光环,也无值得炫耀的高学历和出国经历。因为我大学本科期间是在文革中度过,基本没有好好读书(当然不怪我)。但留校工作后,经过努力也获得了几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科学研究上也取得了一点成果。还有闵应骅研究员的博文“科研骨干要自我放松”,以实例告诉年轻人,科研做得好并不一定要拿自己的健康做代价,我很赞成他的观点,并经常以此警醒我周边年轻人。

这里涉及到一个基本问题,科学研究究竟是为什么?理论家们可以告诉我们高深和复杂的理念,但我还是将“做科学研究的目的或手段”简单分为两类:职业和事业,并且认为它们只是生活方式不同而已。前者作为谋生的手段,通俗说是养家糊口。因此要想提高家庭生活质量,科研一定要尽量做得好,那样晋升快些,待遇好点,收入高些;后者是个人爱好,这种人对科学研究比较痴迷,像陈景润、王选是典型,最后身体也垮了,英年早逝。当然,多数将科学研究当成事业的人并不这样。像袁隆平先生,水稻研究做得好,吹拉弹唱样样会,家庭生活幸福,个人身体倍棒。我认为将科学研究当成职业和事业的人,两者之间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而且前者应该占大多数。这就是我对的“科学研究是一种生活方式”的粗浅理解。

在人的一生中工作(科研)并不是生活的全部,这些大道理地球人都知道。我自己坚信一个观点:我们的身体不仅属于个人,也属于自己的家庭。这方面我自己有点切身体会,容我稍费笔墨介绍一下。我曾经写过一篇博文:父亲的箴言,里面阐述了我牢记父亲教导的“靠本事吃饭”的家训。父亲常说,任何朝代,有本事的人终究不会吃亏。为此,我在上大学期间及后来留校任教,始终不敢怠慢。由于我的特殊情况,大学本科并没有完整和系统学习及后来也没有读研究生,倍感基础薄弱。“靠本事吃饭”和“基础薄弱”这对矛盾,激励我发奋学习,那时年轻,身体扛得住。当时我认为,作为一个重点大学专业课程教师,应当在科学研究和学术上有所成就。这无论对于一个大学教师的学术声誉和地位,还是对于提高本科专业教学和培养研究生质量都至关重要。随着时间的推移及科学研究的进展,尤其是家庭的大力支持,使我对科学研究充满激情,觉得这种生活方式也挺好。我仍然清楚记得,在1993年之前,我每天上午、下午和晚上三个单元都在办公室度过。由于院里办公用房不断调整,我的办公室也换了多次,其中有一个办公室是在一个堆满石头(一个老师采集的研究样品)的大房间中挤出一个只有几平方米的一角。多年来没有节假日,尤其寒假放假期间,校园很安静,临近大年三十,整个办公楼几乎没有别人,我独自在办公室查阅文献,分析资料,沉迷其中,倒也不觉寂寞。当然大年三十晚上是必须陪家人看电视转播的春节晚会,除了特殊情况,一年中只有这个晚上属于家人,大年初一学校春节团拜完后依然前往办公室干我该干的事情。那时候条件差,儿子主要靠我们自己带大。记得当时早上起来我做的几件事:打开水,买早点,取牛奶,然后送儿子去幼儿园。10多年的坚持总是要付出身体代价,直到19937月心脏敲起了警钟。由于8月份我要和丹麦朋友一起到广东韶关参加野外调查和取样,因此必须要在一个月时间内设法缓解心脏压力。所以,我采取断然措施,取消晚上工作时间,在家以休闲调理为主。结果效果很好,我圆满完成了和丹麦哥本哈根大学教授野外工作。直到现在将近20年心脏与我相安无事。从那以后我也迎来了科学研究成果产出高峰期。这就表明,科学研究还是要讲究点效率,成果不一定和付出时间成正比。当然,基本的时间保证还是必需的。我身边一些优秀青年学者,有的是我多年好朋友,他们和我一样,主要时间还是用在科研上,平常没有什么业余爱好。我儿子常说:老爸,我可不学你,什么爱好也没有。我讽刺他说:你有什么爱好?实际上,我们爷俩这方面基本一致,他也没有什么具体的体育和文艺爱好。但是儿子喜欢看电视中转播的体育比赛,喜欢旅游,到都柏林一年多点小两口利用开会学术交流机会游了好几个欧洲国家。喜欢听古典音乐,家里贝多芬、柴可夫斯基和施特劳斯等人音乐光碟塞满一抽屉,毕竟一代更比一代强。

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一人一个活法,不必强求,也无法强求。寻找自己适合的生活方式完全是个人的事情。只要正确对待自己,只要不妨碍社会和他人,愤青又何妨,那只是年轻人张扬个性而已。在我眼里“愤青”远比那些窝窝囊囊,黏黏糊糊的人强。最后,对于选择科学研究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年轻人,转载施一公教授的一段话和他们共勉,他说:“不要花时间去拉关系,尽全力作研究,以实力取胜!其实,一个人的尊严、学术地位以及别人发自内心的尊敬,永远不可能靠拉关系获得,只能来源于自己真正的学术修养和贡献”。祝愿年轻人在享受家庭生活快乐的前提下,以饱满的热情和健康的体魄“做自己的科学研究”(这是我一个报告题目,贴在了我的博客中)。

 

2012827日早上 于武汉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73617-606291.html

上一篇:面子行为
下一篇:我看大学负面事件
收藏 IP: 59.71.151.*| 热度|

61 张红光 许培扬 蒋继平 陆俊茜 唐小卿 王善勇 曾泳春 马冠一 柳林涛 王号 吕鹏辉 刘凡丰 靳强 谢强 李志俊 肖陆江 钱波 曹建军 杨振清 陈安 陈远川 唐超 张海霞 方琦 陈泽满 陈龙珠 王恪铭 陈理 褚昭明 丛远新 阮秀凯 刘瑞亭 李土荣 强涛 崔全顺 强文丽 汪晓军 邹谋炎 仇文利 周可真 李双双 杨连新 李泳 唐常杰 林涛 彭惠 杨玉玲 周能娟 徐传胜 Editage意得辑 贾伟 李本先 李红 梁建芬 薛建峰 徐晓 GW88 gyrotron kobe248 fqk6166 a8246794613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23: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