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qs321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qs321

博文

纠结的论文写作 精选

已有 9430 次阅读 2024-8-26 07:24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纠结的论文写作

刘庆生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近日与一位重点大学的教授电话聊天,主题是“研究生和青年学者纠结的论文写作”话题。我俩在“纠结学术论文写作”产生的原因存在一点不同意见。我侧重“论文写作技巧”方面,主要强调当下一些研究生和青年学者不能正确对待英文与中文写作之间关系,不重视中文写作基础训练,导致英文论文及相关文字材料写作困难。我认为中英文两者之间在学术论文写作技巧方面(即书面表达)基本相同,只是书面文字表达的文法方面稍有不同而已《聊聊中英文论文写作话题,2022年12月26日科学网》。教授则强调主要还是投入专业知识学习训练的时间偏少。他认为,现在一些研究生与青年学者精力分散,并没有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学业中。为此,我想就这个话题谈一点认识。

常常看到有的教授感叹自己的研究生总是不能按时写出满意的学术论文,从而影响按时毕业走人,成了师生双方的一块心病。这里是指通过完成相关科研项目已经获得了学术论文的成果素材,然而从科技成果到学术论文的转换对于一些研究生甚至青年教师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也是他们纠结论文写作的主要原因。我发现对于那些经历过高质量的学术研究过程(主要是研究生与博士后阶段),包括海外高质量的学术交流学习经历,尤其在这些过程中重视写作学习训练的学者,当他们具有合适的科研素材时,撰写一篇合格的学术论文不是一件多难的事情。至于学术论文的水平不仅取决于写作更取决于成果的水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常说,高质量的科学成果成就一篇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它们可以发表在高影响的学术期刊。如果成果一般也可以成就一篇发表在一般学术刊物的论文。这样的学者就论文写作已经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转换,不担心发表学术论文的事,自然也不会为单位的绩效考核中的论文指标发愁。

我们这些完整接受了小学-中学-大学教育的人,可以回顾接受教育的各个阶段“中文写作”的学习经历。对于大多数人小学和中学是我们接受学习写作教育的主要阶段。然而高中阶段对于有的专注考理工科专业的莘莘学子,为了确保数理化地生的刷题成绩,还有可能忽视语文科目的写作学习。例如那些高考数理化地生成绩好,作文成绩差的学生当属这类。当然,由于这类不重视写作的学生高考总成绩不错依然可以考入心仪的大学,然而,当他们进入大学学习写作的烦恼就会出现。我似乎较早重视写作训练,2007年10月2日我们部分初中同学参加母校建校70周年(初中毕业45周年)庆典活动,有同学说当年我有一篇散文被语文老师兼班主任王心天老师作为范文在班上推介。在大学阶段一般在必修课程中已经没有写作课程了,完全要靠学生抓住各种机会参加一些与写作相关的活动或讲座训练写作。例如积极参加某些社团活动,有些社团活动常常需要撰写文字材料。同时,大学期间有的课程需要撰写“读书报告”,还有最后展示本科学习质量的重头戏“毕业设计”(学士学位论文)是大学阶段写作能力训练的重要机会。  

显然我也赞成教授关于“研究生要全身心投入学业”的认识。我也理解现在思想多元,信息多源对年轻人,尤其是研究生的深刻影响,他们需要掌握更多专业以外的知识信息为后续发展提供帮助,这其实属于广义学业知识的组成部分。然而我也发现一些研究生并没有将全部精力与时间放到学业上,他们每天要花费较多时间游览一些毫无意义的“八卦消息”,其中还隐含一些虚假的不良信息。为此,10多年前我专门撰文《年轻人,科学网也可能“上瘾”,2012年6月19日科学网》谈论这个话题。这篇博文在科学网上引起强烈反响,80多个评论都支持博文中“要正确处理学业与上网关系”的认识和观点。现在的年轻人不能一边高喊机构的绩效考核太严格,给他们造成压力山大,一边又将部分时间花在非学业的“八卦网站”上。当然,对于适度了解社会,关心社会及有的社会科学学科的青年学者他们也许可以从相关网络上发现“创作素材”属于另外一回事。我在《勤能补拙,天道酬勤,2013年3月25日科学网》文章中就“研究生和青年学者要全身心投入到学业中”的话题说:“我目睹了他们五位牛人(都拥有年轻人羡慕的国家级帽子)的科研生活场景。野外现场科研考察、国外合作访问、学术会议、实验室和工作室几乎成了他们生活的主‘战场’。在他们的生活里基本没有公共假日概念。他们的共同点是不善交际,话语不多,没有八卦(至少和我聊天过程中没有)。即使和我聊天也是三句话不离本行,聊聊科学研究方向相关的科学问题等。”一分汗水,一分收获,一个理性学者应当深知时间是任何一个学者获得成功最重要最基本的成本要素。

因此,我相信,只要我们的研究生和青年学者将全部精力与时间投入到学业中,注重写作训练,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就不会成为你学术成长路上的阻力。至于具体发表学术论文的相关内容,我在《学术论文“创作”的一点体会,2018年10月26日科学网》,《聊聊博士学位论文写作话题,2024年3月4日科学网》等博文中谈了一点粗浅认识,可供大家参考。

 2024年8月26日提交科学网



论文写作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73617-1448168.html

上一篇:如何看待“高引论文”?
下一篇:职业人士都应该重视写作
收藏 IP: 59.173.132.*| 热度|

17 王启云 史仍飞 崔锦华 刘鹏飞 王涛 曾杰 郑永军 王从彦 郭战胜 晏成和 张俊鹏 姚伟 许培扬 姚小鸥 刘秀梅 朱爱军 彭真明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1 18: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