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qs321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qs321

博文

我的大学,我的家 精选

已有 9810 次阅读 2020-7-15 09:55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我的大学,我的家

纪念大学毕业及留校任教五十周年

 

刘庆生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2020年对于我们国家和我自己及家庭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份。对国家而言,我们全国人民,尤其是武汉人民团结一致,顽强拼搏,抗击新型冠状肺炎取得了决定性胜利。我们武汉人民已从严酷的新型冠状肺炎防控阶段进入常态化的精准防控,逐渐恢复日常生活节奏和状态。我们将从这次罕见的抗击新冠肺炎的经历中吸取经验教训,提升我们社会公众的公共卫生认知与流行病预防能力与水平。

2020年是我大学(北京地质学院)毕业及留校任教(中国地质大学)50周年和学校迁到武汉办学45周年。半个世纪芳华岁月似流水光阴,诸多艰难经历和温馨历史场景恍如昨日再现眼前。为此,我编辑了“时间都去哪儿了— 我的大学工作生活影像集”,让我和我的学生及同事朋友一起分享半个世纪来师生共同成长的历史画面和故事。

我的大学北京地质学院是由我国民国时期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洋大学(天津大学)和唐山铁道学院(西南交通大学)的地质矿产类学科与基础课程师资组建而成,她集中了当时国内相关学科的精兵强将,是当年全国组建的诸多行业大学中师资水平相对较高的大学。我的大学名师荟萃,建校初期作为一所以地球科学与矿产资源勘探为特色的行业大学,其师资中既有我国地质学开山鼻祖之一的袁复礼先生以及著名海龟王鸿桢(曾任北京大学秘书长和武汉地质学院院长)、杨遵仪、傅承儀、翁文波、秦馨菱、池际尚和马杏垣先生等地质地球物理学界翘楚,也有新中国成立后毕业于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彭志忠、刘光鼎和赵鹏大等为代表的少壮派学者。1980年中国科学院恢复遴选学部委员(即院士),我们学校当年一次性增选五位,王鸿桢、杨遵仪、袁见齐、池际尚和郝诒纯,加上刚调离学校的马杏垣先生(曾任北京地质学院副院长,温家宝总理的硕士生导师),共六位院士,可见当年学校教师队伍的星光灿烂与辉煌。这些学术前辈师长传承了四所名校“思想自由,兼容并包”、“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实事求是”和“竢实扬华”的校风精神,并在武汉北京两地学校师生员工中得以传承,发扬光大,形成了以校友温家宝总理提出的具有自己特色的 “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的中国地质大学校训精神。迁校45年来,我的大学为国家的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产生了一批高水平的“顶天”的地球科学基础研究与“入地”的服务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应用成果。

我在大学学习工作生活的55年中,学校给予我成长的优良学术环境和诸多前辈师长专业和人生成长的谆谆教诲,同时也给予我施展才华的科教平台和成长机制。我在文章“我对大学母校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认识与解读”中说:我们是“师从名门”的“后裔”,我们身上继承了名校的“高贵血统”。因此,我们应当努力奋斗继承前辈师长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光荣传统,为服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自己的努力和贡献。

我热爱我的大学,感恩我的大学。记得在职时,一次学校学术委员会会议上,一位老教授说,我们要与地大共命运,我很赞成他的话。我在学校无论以何种身份参加学校有关座谈会,我都坦诚地向学校领导及部门负责人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而不是一味发牢骚。半个世纪来,我尽自己所能为我心中的学术殿堂-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物理学科发展添砖加瓦。

我的家庭与我的大学息息相关。我自己是在55年前考入北京地质学院地球物理勘探系金属与非金属地球物理勘探专业。我从一名并不具备大学教师能力和资格留校任教的年轻人(并非自己不努力,乃时代造成),逐渐成长为一位合格的大学教师,并荣幸获得“教授资格证书”。这期间,除了自己长期勤奋刻苦努力,同时也受益于学校各种资源的教育培养。我在科学网上发布了多篇文章表达了我的感激心情:“感恩学术路上几位前辈师长”(2018年8月10日),“怀念前辈师长谭承泽先生”(2020年5月18日),“回忆我的大学本科教学的芳华经历”(2019年3月12日),“我的大学科学研究经历与体会”(2019年3月18日)等。

现在国内一所重点大学任教的儿子,自小在学校成长壮大,完成幼儿、小学、初中和本科教育。他从小亲身接触我的多位知名教授朋友,大学本科期间参与接待我的国际合作科研伙伴丹麦科学院院士,哥本哈根大学Hansen授及组织学校外教梅森教授座谈等活动,感受国内外诸多牛人学者的学术风范与人格魅力,为他日后海外学术经历奠定了坚实基础。儿子在欧美经历研究生学习与多年博士后科学研究及工作历练,学术翅膀逐渐羽翼丰满,爱国之心驱使他于2018年回到祖国服务。1976年夫人调入学校至今40多年,在自己勤奋努力和学校领导同事关心关怀下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档案专业人才”。夫人在圆满完成本职工作同时全心全意服务家庭,为我们父子俩营造了一个幸福港湾,让我们在各自的大学教育岗位上快乐地工作生活。

我们全家感恩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祝愿学校在创建“地球科学领域国际知名研究型大学”的征程中不断取得新的成就。祝全校师生员工和校友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家庭幸福,生活愉快。

2020年7月15日于南望山庄寓所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73617-1242107.html

上一篇:呼吁学界同仁不用SCI冠名学术论文
下一篇:夫唱妇随,幸福家庭的标志
收藏 IP: 59.173.135.*| 热度|

48 雒运强 李士成 刘立 王启云 陈有鑑 徐义贤 武夷山 徐长庆 崔树勋 孟佳 张照研 张士宏 孙颉 郑永军 黄永义 吴斌 孙扬健 侯志军 王卫 郭胜锋 张红光 任文龙 彭真明 张学文 唐小卿 徐绍辉 杨顺楷 李得建 晏成和 周健 刘全生 张晓良 王超杰 李东风 朱志敏 李毅伟 李陶 穆仕芳 汪晓军 杨金波 吴嗣泽 孟利军 周忠浩 王安良 徐明旭 李莉 sunyang TopEditor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3: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