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qs321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qs321

博文

学者自律是科学评价的基石 精选

已有 8080 次阅读 2020-3-1 08:23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学者自律是科学评价的基石

 

刘庆生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最近教育部和科技部发布了“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文件;科技部印发《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的通知;破除高等学校论文“SCI至上”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SCI至上”树立正确评价导向-教育部科技司负责人就《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答记者问。还有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及早前科技部关于“破四唯”文件及相关媒体就这一话题发表的多篇文章。显然,这次就SCI论文话题的官方文件和媒体宣传声势浩大,前所未有,并得到广大社会公众,尤其是学界同仁的热烈响应。

在这些文件出台同时,科学网上涌现出一股“声讨SCI论文”的声音,包括一些SCI论文政策的受益人,他们当年就是凭借出众的SCI论文而获得各种人才帽子,从而享受高于常人的待遇;也有一些SCI论文的“受害者”,他们可能属于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 的人;当然还有一些“SCI论文”和“祖国大地论文”都写的不太好的人。我多年前写过“SCI惹了谁?”,“发表论文究竟是为什么?”,“我看论文的数量与质量”等文章阐述我的观点立场:SCI只是一个科学文献计量数据库,她将学术论文的作者群与读者群建立联系,为科学工作者了解科学研究方向和研究热点提供帮助。SCI论文只是指在这些刊物发表的学术论文,SCI数据库也收录了我国几乎全部优秀期刊,在这些刊物发表研究成果值得鼓励和赞扬。至于将发表在这个数据库刊物的论文数量和论文引用次数,甚至将期刊影响因子(IF)的大小人为分成若干区,并简单地用于科技人才评价那是管理部门及制定这些政策人的作为而已,与SCI数据库和论文不相干。

这一系列文件显示了我国两个与科技创新及人才评价密切相关的政府管理部门要下决心扭转当下“学术论文”在各种项目评价中存在的一些不良风气,让学术论文代表的科技创新成果回归“原生态”。改革开放40多年来,尤其是近些年国家下大力气从海外引进人才,为我们认识世界先进的普世价值的科学评价机制和举措提供了良好机会。然而,任何好的评价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如果没有专家学者的道德操守和自律就会成为泡影。这让我想起在职时学校学术委员会和学科建设委员会评审项目的情况。学校在设计评审时采取了实际上的“实名评审”举措,即每张票有一个对应投票人(委员)的号码。因此,管理部门掌握委员会成员对每项结果评审是否公正公平情况。一次学科办主任对一位委员说,通过多次评审结果看,你的评审相对公正公平。我也曾经在学院相关场合坦诚我的观点,如果学院老师们申请项目的“资质”与其它院系老师相当甚至弱一点,我会支持本系老师(一点本位主义在所难免);如果弱很多,我会果断淘汰本系老师,因为,我必须坚持一个委员的学术底线。我也在学校帽子人才年度考核时否定过本院一位外聘帽子人才,让他提前结束聘期打道回府。因为,他一年来基本没做什么事情。

我认为,作为一个小同行专家学者评判同行之间科技成果水平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即使大同行,一般凭借知识面和认知能力也可以粗略判断某些帽子人才的水平,难的是评审专家学者的公正公平心。我们学者由于种种需求形成各自的学术圈子,这种现象客观存在,无可厚非,即使欧美学界学术圈子也属于正常现象。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履行评审职责时适度关照自己圈子人的利益属于人之常情,因为,人无完人。然而,如果超越底线,恶意关照自己圈子成员将严重破坏我国当下脆弱的学术生态,也是国家基金委多年来采取拉黑某些不良评审专家举措目的所在。随着国家科技部门人才和科技项目及成果评审结果透明度的增加,人们总会发现一些项目(包括人才和科技成果)评审结果名不符实而遭到社会公众的诟病。在这些结果中明显存在评审专家缺乏自律和底线的评审行为,有的在公示期内被举报而得以纠正。因此,我相信,在国家一系列相关政策出台与广大社会公众强有力的支持和监督下,我国的科技评价环境一定会越来越好。

2020年3月1日



破除“SCI至上”大家谈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73617-1221134.html

上一篇:纪念父亲诞辰100周年
下一篇:科学研究,发表论文与社会服务
收藏 IP: 59.173.134.*| 热度|

39 郑永军 李文靖 王启云 钟定胜 吴嗣泽 信忠保 朱志敏 黄永义 孙志鸿 吕健 彭振华 施树明 杨正瓴 徐义贤 璩存勇 陈波 张勇斌 王从彦 徐耀 李剑超 武夷山 曾杰 何辉超 王崇臣 周忠浩 周浙昆 孙颉 王德华 马军 曹俊兴 谢力 姚伟 胡大伟 褚海亮 郁志勇 陈冬生 高峡 霍天满 李东风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1 23: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