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qs321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qs321

博文

匪夷所思的“管你” 精选

已有 12478 次阅读 2017-8-4 07:11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前些日子,一篇题为“饿着肚子的打工仔”的博文中提到,他们学校领导对他们的科研很不满意,开大会时说:我是代表国家来管你们的(以下简称“管你”),你们看看企业里的白领都加班到几点,你们连他们都不如(似有瞧不起白领的意思,其实白领及其他们的团队创造的价值恐怕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看后大吃一惊,立即在这篇博文后面评论道:我们这儿的领导可不会这样说。“我是代表国家来管你们的”,这句话可不是这么简单,可能是这位领导内心的真实想法。暑假前,正好碰到我们学校现任的几位领导,说起此事,校领导们开始很是吃惊,然后一致表示,无法理解这位大学领导为什么会对学校教师说出“管你”这样匪夷所思的“豪言壮语”。我认为,这句看似简单的“管你”具有深刻的内涵,他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我国当下大学行政化官场的病态,值得在科学网上讨论。  

我自己在大学呆了几十年,尽管“一介书生”,与各级领导接触不多,但我国大学的“管理特色”也让我不同程度与本校及相关兄弟院校领导打过交道。这位领导的“管你”让我回忆起我所在学校各级领导对待教师的态度,那可与这位校领导的表现大相径庭。有若干具体事件为证,有的是我亲身经历,有的是我听到和看到的历史资料照片及其说明。这些事件充分说明一个简单的理念:大学的领导者(管理者)与师生之间的关系极大影响所在大学的风格、办学质量及声誉。像这位扬言“代表国家来管你们”的领导,如果他能管理好这个大学,将这所大学打造成“一流”是不大可能的,否则就违背常理了。人都是有感情的动物,况且大学中的人还都有点文化知识,他们拥有最基本的人格与尊严,哪能那么容易接受这位领导的“管”,否则教师们就成了文化大革命中说成的“驯服工具”了。

很多年前,我曾经在一份省级机关报看到一篇报道,说的是一所国家重点大学的党委书记在学校公开场合说,这个学校没有我照样转(确实如此,等着这个位子的官员多的是),但是没有谁(一位中年教授)就不行。据说这位中年牛教授当年主持的科研项目经费占据学校半壁江山,是一位国际专业领域知名学者和学校的招牌。我们学校上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初的院长高元贵先生对学校教师十分尊敬。文化大革命中,我们班有幸与他在一起生活了一个月(在北京地质仪器厂劳动),近距离欣赏了高院长的高贵品质。高院长没有一点架子(他可是行政八级,副部级,离休享受正部级待遇),他对教授,尤其是老教授奉为上宾。下面那张照片,谁能分出高院长与教授,就是三个年龄相仿着装极为朴素的老头子在校内散步,其他两位分别是国际著名古生物学家杨遵仪先生和矿床学家袁见齐先生,他们均为中科院院士,三位老人均属于上世纪00后。所以,至今高院长虽然去世20多年,人们依然怀念他,赞美他。

我的一位教授朋友,当年是一个学校龙头学院的院长,一天他在院办公室看到一个“场景”:一位年长教授到院里办事,教授站着向坐着的年轻办公室工作人员询问相关事情,院长立马教训这位年轻工作人员没有礼貌,说你有两种文明接待方式:一种是请教授坐下,另一种是你也站起来,那样至少显示出你与年长教授之间处于平等姿态,更不用说“尊老爱幼”。一位重点大学的党委书记叮嘱一位刚上任的二级学院党委书记,要他注意听取教师们的意见,尤其要他听取一位很有想法的退休老教授的意见。在这些领导面前,老师们可是他们的贵客和座上宾。这些领导属于开明的代表国家和政府来服务的。因此,没有那种盛气凌人领导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派头。

其实,在大学管理中涉及一个最简单的理念:大学中究竟谁最懂教育,是领导还是教师,尤其那些和高等教育打了几十年交道的教授。我的回答自然是后者。一个理性的负责任的学校领导就是充分调动这些懂得教育的教授们的积极性,并依靠他们办好大学,而一定不是那位自以为是的“管你”的大学领导。

我们可以通俗地理解欧美那些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厚重的世界著名大学的高等教育核心理念,他们那儿的大学是一个高度自治的学术单位,所有事情教授们说了算。正如剑桥大学校长乐思哲说的:“一个大学不是由行政人员组成,而是教职员工,管理上的独立是剑桥学术繁荣的核心”,“剑桥大学实际上是一个由31个学院组成的学术联盟”。该校的耶稣学院晚宴是一个严肃和高雅活动,教授的餐位位于高台,教授入席全体学生必须起立,宴席结束学生必须恭候教授离开后方能散席。显然,在哪里的大学校长们量他们也不敢对教师们说“管你”,否则很可能GD。在他们那儿,谁是大学的主人是一个不值得争论的话题。因为,“教授治校”,“大学自治”和“学术之上”成为了这些大学的灵魂,并成就了他们在世界高等教育和科学技术的领先地位。各级领导和管理人员就是服务于全校师生,他们扮演的主要是一个“服务员”角色。我利用开会和探亲机会顺访过多所欧美大学,他们那儿的学生管理机构一般称为“学生服务中心”,而我们一般称为“学生管理工作处”同时也是“党委学生工作部”,这自然不仅仅是名字差异,而是理念不同。

普世价值的高等教育理念告诉我们,对于以产生知识和人才为特色的大学,管理者的首要职责是“全心全意”服务全校教职员工,毕竟学术是大学教师自己的事情。大学的“管理者”只有通过服务,努力创造“自由、公正、公平”的生态环境,让教授们按照高等教育的价值观和规律培养学生,自主地“做自己的科学研究”。这样的大学经过长期积累一定会成为我们国人“日思夜想”的“双一流”大学。这是我的“中国梦”。

2017615日初稿,82日完稿

袁见齐先生,杨遵仪先生和高元贵院长在校内散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73617-1069444.html

上一篇:我看“圈子”
下一篇:坦然面对“衰老”
收藏 IP: 119.98.104.*| 热度|

47 郑永军 周健 罗汉江 郭战胜 朱晓刚 曹俊兴 张明武 杨林 文克玲 徐耀 史启权 黄仁勇 刘立 杜培鑫 孟佳 史晓雷 冯大诚 吴志诚 王琛 蒋永华 徐义贤 彭渤 陈南晖 王勇 安海龙 张晓良 吴斌 张骥 刘凯 许海 李毅伟 蔡宁 汪晓军 王启云 黄永义 梅卫平 童调生 梁洪泽 孙志鸿 朱朝东 xlsd wqhwqh333 liyou1983 biofans zhyzh shenlu khzh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16: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