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qs321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qs321

博文

一位学风严谨的教授 精选

已有 21414 次阅读 2016-12-22 11:55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一个学生转来他们课题组“领导”,一个冠名教授,这儿简称W教授给课题组全体成员的邮件。这封邮件主要是针对近日组里5位成员提交他们领域一个重要会议IEEE INFOCOM论文接受率一般低20%论文评审结果,他有感而发,向全体成员发出指导意见。这次课题组向会议总共提交了5篇论文只接收了一篇。这是他们组里最近几年这个会议接受论文比例较低的两次之一(另一次是2014年)。他告诉我,IEEE INFOCOM会议为了净化学术环境,减小学术雾霾影响,提高会议的学术质量和学术地位,自2015年起(论文评审为2014年)对所有提交的论文,实行严格的双盲评审举措,即手稿评审时要隐去论文作者和评审人双方姓名,同时要求作者不得在手稿中以任何形式变相透露作者身份(例如通过参考文献中过度自引暗示圈内评审人)。这个学生提交的一篇手稿的参考文献中没有引用自己及合作者任何一篇论文。他告诉我,一方面这篇手稿是他涉及的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引用以前发表的论文不太对路;另一方面也是积极响应会议号召,以实际行动给予支持。为此,我特意查询了一位过去在这个会议发表论文较多的学者情况。果然,自从实行严格的双盲评审以来的这两年,这位学者在这个会议上发表论文呈现“冰火两重天”景象。以前,最高年份达3篇,到现在1篇或者为零。显然,采取双盲评审机制,可以大大减小不良学术圈子的“雾霾”效应,提高会议的学术品味,让会议真正成为学术交流的场所,而不是参会人员之间“混个脸熟”,或阿姨奉承“权威”的地盘。

这次W教授组里接受论文刚刚达到这个会议的平均接受率。他认为依据组里往年的表现一般要高于这个接受率,信里除了对接受论文作者表示祝贺外,告诫所有成员(主要是组里的博士研究生),一定要重视提高学术论文质量,首先要下功夫提升自己的学术研究能力。信里相关内容的原文照录如下:,,,We need to take a close look at what is going on.More importantly, instead of blaming your reviewers and lack of luck, you needto learn from your mistakes and upgrade your standards/expectations. Sayingthat “my paper was unfairly treated” is one of the things that would never helpyou more forward显然,邮件的核心意思非常明显,希望大家要正确对待拒稿,不要抱怨审稿人和运气,要从自己本身找问题,提升自己的学术品质,你唯一能做的就是从自己论文中寻找不足,正如我的一篇博文所说:“做强自己是你唯一选择”。这充分显示了一个学术团队领袖应有的严谨和务实科学态度。这与我们一些人面对手稿正常被拒后的满腹牢骚、不理智和不淡定的表现形成鲜明对照,其实,“牢骚太盛防肠断”,你还是得该干什么干什么。

这位教授还有一件与严谨学风相关事情值得一说。W教授将于20171月正式担任IEEETransactions on Mobile Computing杂志的主编。据说,一个严肃的国际专业主流刊物的主编遴选通常都有一个严格程序,IEEE的杂志的主编主要由他们领域的一些诚信、严谨和资深学术人士负责遴选。这个杂志主编人选进入最后阶段有两位候选人,遴选委员会经过认真讨论,最后选择了W教授。主要是W教授在业内享有较好的学术声誉战胜了哪位候选人据说,落选的哪位候选人并没有什么显性学风问题,如果那样就不可能进入最后候选人行列。只是后来有人查询到这位老兄有一年发表了12篇论文。有人认为,这位候选人平时工作这么忙,哪里有时间发表这么多论文,因而,揣测他是否存在学风不太严谨的风险。显然,这是一个秘而不宣的原因。我想遴选委员会一定不便将这个看法告知落选候选人。对于我国学术界,一定有人一年发表多于12篇论文。前些日子,科学网就介绍过一位“论文大户”情况的博文,并大胆怀疑这位作者可能存在学术不端,建议有关部门认真调查。从IEEE Transactionson Mobile Computing杂志遴选主编的事件中可以看到两点有价值的理念:一是杂志主编遴选的认真、严肃和谨慎态度,将候选人的学术品德放在重要地位;二是W教授拥有的优良学术品质得到同行的认可,这个学生能在这样“德才兼备”的学术带头人的团队工作,对于他成长为一个学风严谨具有“国际范”学者真是一个难得的好机会

学生进一步告诉我,W教授课题经费充足,但是学生不多,目前只有5名博士研究生,他(她)们分别来自土耳其、伊朗、约旦和埃及等国。这是因为W教授招收学生严格采用宁缺毋滥”原则,绝不刻意追求学生数量,且对学生要求比较严格。他在学生读研过程中严格执行淘汰机制。因此,在他那儿基本上不存在“混文凭”现象,大家都是卯足了劲,期望在博士研究生期间学到点真功夫。用W教授对学生“安明告示”的话说:“达不到基本要求中途必须走人”,整个课题组充满了“你追我赶”的浓浓学术氛围W教授对学生指导中一个有效举措值得我们的导师们学习。他要求每个学生对经过他修改的每篇手稿认真做一个总结,对他所有修改的地方做出认真回应,即分析思考W教授为什么这样修改,并将手稿和回应信息群发课题组全体成员。如果按每个学生在读期间两篇手稿计算,5个学生每人就可以享受到W教授对10篇手稿的详细指导信息,这对于博士生的学术成长非常有利。

W教授非常重视课题组会的质量,由于组里成员不多,所以,采取每月一次组会,让每个成员做好充足准备,只要他在学校一定参加。课题组会主要深入讨论每个学生在科学研究中碰到的问题,大家充分讨论出主意,这样的组会成果惠及组里全体成员。组会并不欢迎组外人员(包括本科生,对本科生的另行指导工作除外)参加,因为他认为,组外成员一般不了解具体情况,贸然参加可能会影响组会质量与效果。

W教授目前是美国国家基金委员会资助的一个由他所在大学负责的由弗吉尼亚理工等五所大学组成一个Broadband Wireless Access and ApplicationsCenter (BWAC) 机构的负责人,主持过多项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对于撰写基金本子有一点独到认识。他说,当你面对当年的公布的指导性研究领域时,不要贸然动手书写本子,而是先围绕研究领域的“Topic,“瞎想”若干天(实际上就是发挥你的积累与悟性),希望在“瞎想”的过程中有若干个“点子”之间进行充分比较,最后选择其中最好的“点子”书写本子。否则如果写的过早,到时“瞎想”出好点子,又要重新开始写,浪费时间。他说:“不到提交截止时间”,不要提交基金申请书。另外,他告诉学生,在基金本子的研究基础部分中介绍自己成果时一定不要使用“渲染自己成果水平”的“高大上”词汇,因为,评审人自会研读你的代表性成果论文,并据此评判你的研究能力。如果批了你的项目,自然表明评审人认可了你的研究基础和水平,反之亦然。

W教授待人谦逊,有时他会对单独来请教问题的学生说,这个问题我不是很清楚,你们可以去请教课题组里某位年轻研究人员,他的数学基础比我强,可以很好回答你这个问题。这种看似平常的表现与我们有的戴了一些荣誉帽子的“权威”表现大相径庭。这些“帽子教授”处处以“传教士”身份高谈阔论,指点江山,名利双收,是我国学术“雾霾”的生产者。

 

2016127日在武汉至杭州的高铁上初稿,22日完稿。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73617-1022467.html

上一篇:四个八零后学生的故事
下一篇:我对美国NSF本子风格的解读
收藏 IP: 58.49.30.*| 热度|

35 王志强 姬扬 徐耀 程池 史晓雷 孙瑜隆 吴斌 郭战胜 岳雷 彭思龙 李斌 秦承志 刘青松 孟佳 邹远川 徐绍辉 强涛 王启云 任磊 刘炜 石磊 王琛 刘继顺 武夷山 姚伯元 刘安金 樊哲勇 彭真明 陈奕涛 唐小卿 ly6617 hmaoi xchen ericmapes wgq3867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16: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