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ng9038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feng9038

博文

传承纪国历史,纪念纪国先人,感谢孙欣记者。

已有 2474 次阅读 2022-12-1 07:31 |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传承纪国历史,纪念纪国先人,感谢孙欣记者。

在查阅资料时,偶然在图书馆网站里看到了六年前《寿光日报》孙欣记者写的这篇文章。因纪氏朋友圈里正在热烈讨论纪氏祖先历史和筹建古纪都遗迹,重读这篇文章,觉得很亲切和有意义。纪国,是寿光乃至整个潍坊地区,自古以来存在的唯一具有完整意义的古国。纪台镇,是天下纪姓人和剧姓人的祖和根的所在地。不忘本,不忘根,寻根祭祖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和传统。但遗憾是辉煌纪国已被历史湮没,纪国古都纪台,除去那个土堆,再也没有别的纪念物。纪氏后人想给祖宗烧个香、鞠个躬、磕个头都没有个场所和氛围,因此出现孙记者说的:“前些年有条消息,台湾台中县龙井村高阳纪氏回大陆寻根,因与纪台无法联系,就把族谱献给了北京纪晓岚故居。”这件是让纪姓人多么失落和无奈。不忘祖先,牢记历史,是人性使然,是文明的标志,但愿辉煌的纪国还被后人牢记,但愿纪姓、剧姓后人寻根祭祖之念、之情得以实现。为此,再将此文发表到科学网上。

 



c

     正名寿光著书家乡传承文化不忘故土

 “寿光史学家”李沣晚年仍期盼实现三个“寿光愿望”


                                孙欣

 

 


 

 


   李沣,1937年8月出生于孙家集街道岳寺李村,1952年至1958年在天津一中读书。1958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1962年大学毕业后参军入伍,在部队工作37年,1999年退休。大校军衔、教授。

   退休后,原本可以颐养天年,却仍笔耕不辍,不仅通过一部先秦历史研究书籍《探寻寿光古国》为寿光历史“正名”,还先后发表《大禹出生山东考》、《伏羲出生成纪考》、《西周和春秋早期的东方大国纪国》等数十篇先秦人物研究论文,在学术界留下自己的印记。前段时间,记者看到来自北京的两条信息:一是《军休之友》杂志上介绍了寿光人、寿光事和寿光的历史;二是“知乐读书会”在北京大学燕苑楼举办读书活动,特邀嘉宾是寿光人李沣,演讲的内容是寿光先秦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为何北京的人在了解寿光,关注寿光历史?这离不开身在北京的李沣为宣扬家乡历史文化所付出的大量心血。一生荣誉满身,研究不止,心中刻下“寿光印记”的李沣教授,如今已是80岁高龄,但他仍笔耕不辍。

   12月8日,记者电话采访李沣教授后写下此文。采访中,李沣说,他还有三个愿望:呼吁家乡人弘扬寿光方言;重视家谱传承;让根在寿光的台湾纪姓宗亲到寿光认祖归宗。偶然中研究家乡历史必然中留下寿光情结1937年,李沣出生在孙家集街道岳寺李村。“我们村子就坐落在弥河边上,用我父亲的话说,从我们家的窗户里就能看见弥河岸。而我对童年的记忆,也大多与弥河有关。”李沣说,在弥河岸边生活的15年,为他的一生刻下了“寿光印记”,影响着他的语言、他的行动。即使如今家乡日新月异,但是他的根已经深扎在这方土地上,虽然远离家乡几十年,但不论他走到哪里,不论他和他的生活发生何种变化,他都依然深深地热爱着这片土地。如今,80岁高龄的李沣仍说一口流利的寿光话。1952年,李沣从胡营完小毕业后,被父亲接到天津读中学。在天津一中求学期间,受历史老师的影响,李沣对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中学毕业后,他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军队工作;后经多次岗位调动,最后到北京军区后勤部宣传处当理论教员。工作中,李沣结识了一批著名的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受这些学者们的影响,李沣开始尝试研究经济理论和管理理论,并先后发表了《经济规律在军事管理中的作用》《从医疗联合体的发展看我国的卫生发展战略》《论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太平洋时代的到来与我们的战略选择》等文章,并参与编撰了《军事管理论文集》《中国军事经济史》等书籍。另外,李沣还主编了《房地产交易指南》一书,很受业界认可。

   1999年,李沣退休,此后基本与公务绝缘。李沣说,多年的军队生活,让他变成了一个闲不住的人。“退休后该做点什么”成了每天萦绕在他心头的问题。此时,他想起了十几年前他接触过的画眉鸟资料,于是写了本鸟文化的书——《话说画眉》。在写此书的过程中,李沣接触到我国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先生关于斟灌在山东寿光的论述,“这勾起了我内心深处对家乡寿光的浓烈感情”,李沣说,退休后,原本可以在家中颐养天年,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越来越想念家乡,更想着如何为家乡做点事。自从接触了顾颉刚先生关于斟灌在山东寿光的论述后,李沣产生了研究寿光历史,并把研究结果编著成书的想法。病痛缠身研究不止著书立说为寿光“正名”2005年,李沣开始着手东夷古斟灌国的研究。虽然他是北师大历史系毕业,但是此前几乎没有接触过先秦历史,研究的难度可想而知。就在李沣研究过程中,历史学界又传出“东夷古斟灌国不在寿光在河南”的声音,这不仅没有动摇李沣的决定,反而让他愈发坚定了自己要研究下去,直至还原寿光古国历史的想法。李沣开始不舍昼夜地潜心研究,搜集了大量古文献,每天,对着自己苦心搜集来的历史资料,一页一页地看,一字一字地斟酌。据史料记载,寿光古有纪国和东夷斟灌国,但两个古国的历史资料在古文献中记载很少。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李沣以探讨纪国和东夷斟灌国为主线,以考古资料、文献资料和民俗资料为基础,对相关历史时期的重要史记、重要人物做了深入仔细的研究。通过研究大量历史资料,李沣证实,“东夷古斟灌国在河南”的说法多与文献记载不符。而且,通过对夏朝历史剖面的人物、国族及重大事件的综合剖析,李沣得出“山东寿光斟灌与这一历史时期各个方面相吻合的部分,要比河南大得多”的结论。李沣还研究得出,文献中记载的位于寿光的“纪国”,与很多历史资料中记载的“国族”是同一个地方。李沣说,此前他基本没有与先秦史打过交道,可以说是个先秦史的业余研究者,但在学术研究中,他不墨守成规,更不人云亦云,他追求的是独立的探索成果和见解。为了方便研究,当时70多岁的他还自学了甲骨文和金文。巨大的工作量让他的身体常常透支,由于过度操劳,他不幸患上了癌症。很多亲戚朋友劝他先暂停研究,以保养身体为重,但他不肯。一边忍受着病痛折磨,一边继续夜以继日,执着于自己的研究。终于,在没有任何单位立项和经费赞助的情况下,李沣完成了研究,他的古纪国历史研究延展到夏商周三朝;并通过大量史证辩驳了“斟灌河南说”,学术论定了古斟灌国在寿光不在河南。2015年5月,李沣自费将《探寻寿光古国》一书出版,该书共40余万字,向世人完整勾画再现了寿光古国的历史,填补了东夷古史研究空白,改变了很多历史学者“东夷古斟灌国在河南”的看法,对寿光历史的系统研究意义非凡,在先秦史学界引起不小反响。热爱历史心系家乡文化传承愿望有三在研究寿光历史之余,李沣还凭借专业功底相继撰写了《伏羲出生成纪考》、《对潍坊之“潍”的历史解读》、《西周和春秋早期的东方大国纪国》、《对山东沂水纪王崮春秋墓主的讨论》、《对青丘地望的考索与讨论》、《乐安任氏考辨》等数十篇研究家乡历史和人物的论文,这些论文有力地推动了东夷历史的深入研究。“写了这么多与家乡有关的材料后,我与家乡的情结中又多了一些文化的交集和认同。”李沣介绍,《探寻寿光古国》一书出版后,纠正了很多人对寿光历史的认知,这让他感到十分欣慰。与此同时,在寿光历史的研究和传承方面,他还想再为家乡多做些事情。

   第一件事情就是寿光方言的整理和传承。李沣认为,寿光方言中保留着很多东夷古音,对研究历史有重要参考价值;寿光方言分布面很广,陕西地区有很多“寿光方言岛”,说明两地古代就有联系。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交往的社会化程度提高,普通话有逐渐取代方言的趋势,甚至一些外来语言、网络语言也加入到了“挤兑”方言的行列。根据这种语言发展形势,寿光方言可能有“消失”的风险,所以寿光方言也要加以保护,做好传承。可喜的是,李沣从网上看到,很多寿光人热心寿光方言土语的搜集整理,已经做了大量工作,只是需要进一步系统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李沣希望能从寿光本地找到爱好寿光方言研究,且有一定文字语言基础的个人或者团队,对寿光方言进行系统整理,将寿光方言更加完整、科学地保存下来,为后人留下一份珍贵而丰富的文化遗产。李沣还想完成的

   第二个心愿,是希望家乡人重视家谱的收集和保护。史学界认为:家谱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家谱、方志、正史构成了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三大支柱,是研究地方史的重要史料。李沣认为,要写好寿光史,就必须重视寿光家谱的收集和研究。但是,随着时代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现在的很多年轻人,对家谱文化认知甚少,他希望“年轻人多参与家族的祭祖活动,重视家族史的传承,更希望寿光的文化人,珍惜寿光遗存的家谱、族谱”。

   第三件事,是对纪国和纪姓的研究。李沣说,在寿光的历史上,存在的完整意义上的国家是纪国。纪国历史贯穿夏商周三朝。纪国又是纪姓的根源,“纪氏以国为姓”,纪姓人的祖先就在寿光纪台镇。史传“纪侯大去其国”,纪国后裔,即纪姓之人,在寿光的非常少,现主要分布在广东、福建、台湾和海外。“前些年有条消息,台湾台中县龙井村高阳纪氏回大陆寻根,因与纪台无法联系,就把族谱献给了北京纪晓岚故居。”李沣希望寿光能搭建平台,帮助台湾及海内外的纪姓宗亲找到自己家族的脉络出处,这样在他们寻根问祖时,也可以带动寿光的发展。李沣说,这三个愿望萦绕在他心间已经多年,为此他也曾多方奔走,但效果不是特别明显。现在他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好,所以期盼在家乡历史文化爱好者的帮助下,能圆满完成这三个愿望,让家乡的历史文化发扬光大,代代相传,在现代化的高歌猛进中,不忘前人伟业,记住乡音乡史。              

 

                                 本报记者孙欣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71609-1365982.html

上一篇:[转载]青灯黄卷笔犹健——晁福林先生与先秦史研究
下一篇:喜读一篇不同凡响的博客文章
收藏 IP: 221.219.111.*|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00: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