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一棵树,栽在溪水旁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uraibo 你要专心仰赖耶和华,不可依靠自己的聪明

博文

诗词习作 -- 春分 和众诗友

已有 4141 次阅读 2012-3-20 19:48 |个人分类:遥握风雅|系统分类:诗词雅集| 诗词, div, 清新

今天是春分,青岛依然是春寒料峭。樱花树憋足了豆粒大小的花苞,满枝满枝的,惹人期待。山脚下马路边,不知名的野草挺起了皱褶的叶子,叶边还带着几丝枯黄。

 

从海飞兄的春来笑一枝又读到了诗友们的佳作,于是也和了一首。

 

春共春分冷,临窗醒梦诗。

风清新鸟唱,土软老牛知。

莫叹兰香远,休言梅韵迟。

正邀山野里,共醉雨如丝。

 

也抄录众诗友们的妙玉如下:

 

陈湘明老师的《潇雨新晴》

潇雨连三月,新晴约好诗。

天高云雀问,路远断鸿知。

浪逸霞飞早,波澜梦醒迟。

春光如画笔,信绘绿千丝。

 

柏舟老师随后的《和韵湘明》

病中人倦怠,数日冷无诗。

雁去云空邈,春回梅早知。

栖身江海远,归梦断桥迟。

遥忆白堤上,青青杨柳丝。

 

卫军英老师的妙作《科网三月春韵诗》

寂寞连三月,与君对说诗。

有情难为句,无绪令谁知。

夜雨魂归早,朝云梦醒迟。

翩然举目处,晓日绕晴丝。

 

庄世宇老师《三月杂感》

且看浮华世,几人读旧诗?

熙熙忙利禄,攘攘演无知。

逐竞何其早,宽闲每太迟。

荣伸刚入梦,转眼叹霜丝。

 

杨晓虹老师《春寒次韵》

天远寻长路,云深觅短诗。

星光无处借,月亮有君知。

翠柳迎芳早,青荷报暖迟。

春寒人不寐,夜静雨如丝。

 

黎夏老师《春雨》

春雨伊人湿,红尘遮我诗。

天下唯我尊,冷暖独自知。

惆怅穿三月,好梦觉醒迟。

相思几许愁,袖起捋青丝。

 

钟炳老师《春日珠海感赋》

青阳怜二月,虽好怕题诗。

日向蕉窗迥,春从桃蕊知。

清芬南国早,淑气北方迟。

何似迷离意,飘灯细雨丝。

 

鲍海飞老师《春来笑一枝》

劲舞八方雪,轻雕万壁诗;

草茫胡地晓,梅艳楚天知。

薄雾霜烟懒,和风雨露迟;

青山荣遍后,再看笑一丝。

 

钟炳老师的《春日珠海感赋》后的其他留言佳和

李泳老师和诗

鸟过初阳暖,晴云唤好诗。

江梅脱旧雪,岸柳感新知。

落叶经年老,芳菲入梦迟。

春来无所事,细数雨如丝。

 

柏舟老师和诗

又见云中雁,频频递好诗。

暗香蜂独赏,疏影鸟先知。

乡梦孤山远,梅花春雪迟。

东风萌妒意,拂乱绿杨丝。

 

庄世宇老师和诗

正叹春风晚,忽闻远友诗。

律音传柳晓,平仄报花知。

海外星飞早,枌榆阳落迟。

常期谋面日,把酒和竹丝。

 

卫军英老师和诗

春风正三月,天涯竞咏诗。

云轻寄远信,风细约近知。

落日梅香晚,晓星柳叶迟。

东君可解意,莺歌系游丝。

 

李泳老师还有一首佳作,也用同韵,只是顺序不同,也是一种唱和吧。

西泠春意早,燕语更如诗。

多谢湖边柳,来吹锦里丝。

晴云连树碧,梦雨点花迟。

欲借吴船去,江流恐不知。

 

还漏了几首,是卫军英老师和杨晓虹老师的。

卫军英老师

三月春风至,友朋尽赋诗。
云高情意在,海阔心相知。
蓬岛波声远,茶山日影迟。
何时再聚首,绿草碧如丝。

 

杨晓虹老师 《春愁》

风静千帆远,云深可入诗。
烟寒无处问,水暖有谁知。
喜雀鸣春早,佳人醒梦迟。
楼高愁不至,未语泪如丝。

 

柏舟老师和卫军英老师

三月寒犹滞,云间喜递诗。
数行春意暖,千里故人知。
海岛潮音杳,江南花讯迟。
思如堤上柳,一夜绿成丝。

 

黎夏老师《春雨》修改版

春雨玉身湿,红尘遮我诗。
无明不见我,冷暖却先知。
惆怅穿三月,云低觉醒迟。
相思愁几许,袖起捋青丝。

 

武夷山老师《听会时心有旁骛》

听会无聊赖,埋头默古诗。

先贤传古训,后辈得新知。

博士觅房急,官僚施策迟。

心焦无所助,羞愧对钢丝。

 

李泳老师和武夷山老师

听会无聊了,就来涂小诗。

忽然巴掌响,才觉午餐迟。

尘网真多趣,科学有未知。

一天一问讯,百问乱如丝。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6861-549843.html

上一篇:诗的回忆(二)--- 病院里的唐诗
下一篇:缘分的馨香 -- 送给湘明兄
收藏 IP: 222.195.149.*| 热度|

17 卫军英 李学宽 杨晓虹 陈湘明 杨月琴 王华民 武夷山 边一 施泽明 鲍海飞 黎夏 柏舟 庄世宇 李泳 郑融 钟炳 crossludo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18: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