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身气候预报超五旬,欲说再见心难安
徐 群
此标题是我如今内心的真实写照,先将夲人近五十余年的主要业绩作一介绍。
进军科技难题53年
夲人1956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气象系后进入中央气象科学研究所(北京). 我国第一代短期气候预报研究人员. 1988年开始任江苏省气象科学研究所研究员,1992年开始获得政府特殊津贴,同年成为美国地球物理学会会员. 1959年开始从事季度气候预报研究,至今已在国内外发表论文110篇. 在冬春大气环流和夏季我国中东部旱涝趋势的隔季遥联,近121年长江中下游梅雨期划分,厄尼诺海洋异变与梅雨的遥联,平流层火山云对我国夏季气候影响 (包括近500年火山爆发与我国冷夏的联系) 以及太阳活动-大耀斑爆发对西太平洋副高的作用等方面都作出开拓性研究;1990年在"中国科学(B)"上著文,揭示70年代末以来因我国工业大发展,人工烟云增长从而减少地面太阳辐射量,促使我国夏季风雨带频繁南移; 因此1980年以来江淮流域一再出现夏涝而华北地区频现夏旱己达近千年罕见的程度. 1990年世界气象组织 (WMO) 和联合国环境署共同出版的全球气候变化文集上刊载所提供的近28年中国晴空太阳辐射演变曲线,是WMO首次公布的人工烟尘对气候有重大影响资料之一. 同年11月由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出版的我国首部"气候"兰皮书也刊载了作者的论著"火山活动与气候变化". 1994年9月21日美气象学会负责人主动来函-邀请参加该学会.2000年应邀在维也纳国际气溶胶学术会议上就大气污染促使中国中东部盛夏气候发生剧变- 频现北旱南涝问题作了学术报告,后此内容刊于2001年英"大气环境"期刊,引起国际学术界广泛关注;2002年9月27日美国著名的"科学"周刊一论文在引用该文的同时用先进的大气光化学模式进一步证实大气污染确会导致我国东部频现北旱南涝. 2004年又提出我国北方沙化土地面积扩张也会增大我国北方夏旱程度. 近几年研究了近121年长江中下游梅雨变化规律并在国内首次划分出1952年以来的淮河流域梅雨期.
上述研究均围绕季度气候预报(当代国际科技难题)展开的,且涉及一系列气候成因的物理机理;仅太阳活动对西太平洋副高及我国夏季旱涝的影响以及火山爆发尘云与大气污染通过减弱太阳辐射对我国夏季雨带位置的影响这两项研究就分别发表了廿余篇论文. 早在1965年初夏国家气象局全局学习大会上,作了一次长期预报科研应紧密结合实践的学习心得发言.此后因家庭团聚问题先后在另三个单位工作,直到退休16年后的今天都一直在尽力履行那次大会报告的诺言-为攀登季度预报险峰不断奋斗. 1967年在文革中研制出"前期环流-隔季遥联预报方法,次年开始每年三四月间都制作我国中东部夏季旱涝趋势预报,1969年3月下旬即报准当年夏季江淮流域大范围雨涝趋势,此后又报准了1970,1977,1980,1983和1987年长江中下游的夏涝和1978年夏旱,1968-1987这廿年预报技巧评分达到0.25-0.32,明显高于当时国际同行水平.?最难忘1970年的预报,当时作者和国家气象局大多数老同志都下放在九江,赤湖五七干校;当地地势低凹极易受淹. 当年3月阴雨纷纷,作者从气象广播中分析大气环流形势,十分类似于长江中下游夏涝年前期特征,在征得领导同意后曾去南昌气象台分析高空大气环流资料,很快判定当年长江中下游会出现夏涝,所在干校有被淹之虑;万幸的是干校领导重视作者预报意见,及早作了迁校准备;果然6-7月间长江中下游梅雨偏多,九江地区大雨不断,大水不久吞没了干校,我们因有所备,才能全校扶老携幼乘竹筏凌波洪涛上,逃脱灭顶灾迁往赣中. 如今事隔四旬,每忆及此次预报犹心有余悸,因为至今国际上并无一气象部门能对三个月后某地区是否发生旱或涝作出肯定性预报;何况当时正处文革盛期,如果实况与预报相反,那幺正在干校接受改造的作者会面临什幺后果呢?
随后1986-90年间,作者有6篇论文发表于世界气象组织的长期预报论文集上. 1990年夏在檀香山召开的热带海洋和全球大气(TOGA)国际会议上,应邀就厄尼诺海洋异变和我国中东部夏季旱涝遥联作了大会报告. 1987年因杰出科研工作和预报实践获得国家气象局首届气象科学奖,1989年8月5日南京日报以头版头条大篇幅报导了作者"长期预报成果,国内外注目",同年获得全国气象部门双文明建设活动"先进个人"称号. 作者的季度预报方法在实践中因不断发现缺点,吸取新科研成果而发展;从60年代末的前期环流隔季遥联法逐步演变成80年代的"前期物理成因相似法",1991年4月初据此在国内唯一报准了当年夏汛期入梅提早,江淮流域大涝 (9项预报全对,技巧分数达到罕见的1.0!见1991年10月5日中国减灾报创刊号).1993年1月27曰"中国科学报"头版头条新闻刊出作者预警,指出当年我国大范围地区将受到平流层火山云减弱太阳辐射的冷却影响,同年5月22日结合厄尼诺发展作出准确订正预报:江淮流域夏季将大范围多雨低温,部分地区雨涝,事后获得治淮委员会水文局奖励.
此外因人类活动增强影响,气候异常频繁出现,1988-1995年间有3年预报失误. 1995夏退休后应邀去英国Hadley气候预报和研究中心从事季度预报总结性研究,发现一种新的物理-统计方法,归国后不顾一无专项经费,二无助手和设备以及国内许多部门正挟钜资研究季度预报的情况,自费购置微机继续攀登季度预报这一科技险峰,报准了1996年入梅提早,江淮流域夏涝趋势,1998年夏以两湖流域为中心的江淮流域大范围雨涝趋势, 1999年夏的典型北旱南涝:华北大旱伴随长江中下游严重夏涝;2001年江淮流域的夏旱特征,2002年的华北-黄河中下游大范围夏旱和两湖流域夏涝趋势以及2003年夏季雨带主轴线位于33N处 (该年夏淮河流域发生特大洪涝); 2005年又报准了长江中下游梅雨和夏季总雨量均偏少,江南区夏旱和淮河流域夏雨量偏多总趋势;2006年4月中报准了华北大范围少雨,淮河下游多雨和上游少雨趋势,6月初的订正- 报准了夏季长江中下游少雨,梅雨推迟偏少,气温偏高特征。2006年9月应邀在上海气候中心作有关季度预报的特邀报告,08-09年均应邀参加上海气候中心的梅雨预报会商并获得成功. 2008年2期"气象科学"发表新作"论突破季度气候预报难题的可行性";指出:根据作者多年预报实践,通过对隔季遥联气候分析统计方法的深入研究,可以突破当前国际季度预报的低水平状况.. 2008年.4月23日又报准夏季我国东部北旱南涝总趋势; 5月18日订正报准长江中下游入梅提早,多雨,并指出我国中东部夏季多雨带主轴线位于30-31N处; 实况表明夏雨量超过常年5成以上的我国中东部夏涝区有三个,均位于以孝感(30.9N),黄山(29.7N),全椒(32.1N)为中心的长江中下游区。2009年4月22日和5月21日又先后报准夏季长江中下游多雨和华北夏旱的趋势. 同年10月29曰作者应邀在美哥伦比亚大学主持的季度气候预报国际工作会议(北京)上作了特邀报告:"近14年(1996- 2009)中国中东部夏季气候预报有希望的结果",14年制作的我国中东部夏季旱涝趋势预报技巧分数达到0.34-0.43,显著高于当今以动力气候数值模式为主的国际同行预报水平 (0.15以下);引起广泛关注. 2010年5月17日又作出准确梅雨预报:’今夏长江中下游区”入梅和出梅期均推迟,梅雨量大”;2011年4-5月间两次预报均报准长江中下游梅雨偏多,长江下游夏雨量偏多,实况是我国中东部夏雨量超常年同期五成以上唯一地区正是安庆以东的长江下游区。历经近53年科研和预报实践,作者深信已找到一条自主创新之路,可不断向短期气候预报这一科技险峰挺进.
此外, 针对2008年一月南方大范围冰雪低温和2009年11月以来我国北方频现罕见严寒,他的研究表明这和2005年开始太阳活动的异常减弱密切联系;随着后者可能出现的长期减弱趋势以及我国严重的大气污染状况(释放的CO2向全球扩散增温,而排出大量SO2气体则会反射太阳辐射使我国降温),我们应警惕是否会有一个冬半年频现异常寒期的时段来临(论文发表于2010年5期” 气象科学”上); 唯一可行对策即为加速"节能减排",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此文发表近半年后,一直在宣传全球气温将大幅升高的世界气象组织(WMO)也首次修正其论点,2011年3月底WMO 和国际科協共同主持的” 国际极地年研究” 公佈了其对近两年全球气候的主要研究结果, 即南北兩极在升温的同时, 广大中纬度地区却越来越冷
以上是夲人去年岁末写出的业绩自传,但从今夏开始出现了一些新情况:
1)今年夏季旱涝趋势预报出现失败,实况和预报差距较大,原预报今夏多兩区在江淮流
域,但实况却出现于华北北部-内蒙一带;在拉尼娜现象结朿,趋向反位相的厄尼诺时段,
东亚夏季风却异常偏強,雨带显著偏北,8月台风多次北上我国中东部,在近卅年实为罕见。
这样1996年以来的17年中,夏季旱涝趋势预报失误者即增为4年(2000,2004,2007,2012);
是何原因出此差错,这和最近深秋超強飓风重创美国东部有成因上的联系吗?
2)今年6月末,老伴突患重病,为此我只能中止一切学术活动,和儿女们一同为老伴治病而奔忙;此后常自责:只看到所从事的事业有进展,有兴趣,而未充份考虑到整个家庭的利益;退休了,就应多陪老仹过快乐的生活,“小车不倒只管推” 这句话值得商量,何况一介书生不善于上下左右的人际关系,只凭自己的信念和意志往前闯,在当今社会能成多大亊呵?
3)。在维护老伴健康的同时,难免会想到:我从此将和季度预报,江淮梅雨及气候变化研究告别了吗?谁愿竟承继这类艱辛而少利的工作呢?
这大概是我杞人之忧吧?说实话,既然在亊业上尽了一己之力,理应安心了;君不見:
不尽长江滾滾来,自有后生胜前人!
祝愿我的祖国一年更比一年強盛,美丽!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7 16: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