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建立-花开满地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paperopen 《电子设计工程》杂志社 西安知先信息

博文

开放存取的昨天和今天

已有 5270 次阅读 2008-9-1 23:19 |个人分类:期刊网络化|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1.开放存取的昨天和今天
  开放获取(Open Access,简写为OA)指科技学术论文在互联网环境中免费地供公众自由获取。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为促进科技信息广泛、公共地获取,国际学术界、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提出了开放获取的理念。开放获取由于可加快技术进步的传播,减少了技术进步传播的费用桎梏,因此得到了科研人员、科学家、民众的大力支持。
2001年12月 OSI(Open Society Institute)在匈牙利布达佩斯召开信息自由传播会议,并于2002年2月14日正式对外公布《布达佩斯公开获取计划》(Budapest Open Access Initiative,BOAI)[1]。在BOAI对开放存取的定义做出了诠释:“对于某文献的Open Access,即意味着它在因特网公共域里可以被免费获取,并允许任何用户阅读、下载、复制、传递、打印、搜索、超链该文献,也允许用户将其遍历并为之建立索引,用作软件的输入数据或其他任何合法用途。用户在使用该文献时不受财产、法律或技术的限制,而只需在操作时保持文献的完整性,对其复制和传递的唯一限制,或者说版权的唯一作用是使作者有权控制其作品的完整性,以及其作品被正确接受和引用。” 简而言之,“开放存取”就是让读者在在互联网上可免费阅读科技文献,实现科技文献的自由传播,而唯一的要求是保持文献的完整性。本人理解,完整性就是作者和出版单位的署名权。
  2003年发布了《关于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资源的开放获取的柏林宣言》(Berlin Declaration on Open Access to Knowledge in the Sciences and Humanities)[2]。2004年5月, 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陈宜瑜院士代表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签署了《柏林宣言》, 表明中国科学界和科研资助机构支持开放获取的原则立场[3]。
  2007年初,NIH实施2005年5月生效的开放获取政策,建议而不是要求研究人员将NIH资助的研究成果开放获取。2007年3月,NIH院长Elias Zerhouni第二次向美国国会提出NIH需要一项强制性的开放获取政策;7月,美国众议院再次通过了政府年初预算案中NIH提出的制定强制性开放获取政策的要求;10月,参议院批准了这一提案;11月,布什总统否决了政府年初预算案,当然否决的原因与其中NIH提出的内容无关,而众议院无法驳回这一决定;国会决定将预算案中总统否决的相关条款合并,降低到总统可以接受的预算,NIH提出的内容保持不变;12月19日,国会通过了该预算案,12月26日,布什总统签署了该预算案。由此,NIH要求的强制性开放获取政策正式具备了法律效力。NIH是全世界最大的综合类科研资助机构,其资助的各类研究所产生的论文每年达65000余篇。2007年初,一些欧洲国家的相关机构就采纳了强制性开放获取政策,这些机构包括:英国关节炎运动、英国人文艺术研究理事会、英国卫生部、英国心脏基金会、英国癌症研究中心、JISC、苏格兰卫生部首席科学家办公室、加拿大健康研究所、法国研究署、Flanders研究基金会、瑞士国家科学基金会等。欧盟理事会第七框架计划共同决议(FP7 Grant Agreement)中也包含了开放获取的强制性命令。Flanders基金会的海洋研究所采纳了类似于强制命令的政策,亚美尼亚也在制订其全国的开放获取体系,并有可能强制性要求实施“Green OA”,并同时支持“green”、“gold”形式的开放获取。在私人资助机构中,Howard Hughes医学研究所实施了强制性开放获取。英国医学研究理事会和英国心脏基金会均已采纳强制性开放获取政策,并加入私人制药公司来资助生物标记方面的研究,合作各方均同意在强制性开放获取前提下为相关研究提供资助。
  英国是执行公开资助的研究成果强制性开放获取政策的机构最多的国家。英国研究理事会全部7个理事会中有6家已经采纳了强制性命令,另1家理事会(工程与物理科学研究理事会)正在商讨此事。英国PubMed Central资助小组的全部10家成员也已采纳了强制性命令。
  2007年采纳开放获取政策的大多数资助机构都实施的是强制性政策,而这些政策全部都是green OA,但也有一些机构没有顺应这样的潮流而是采取相反的政策模式。比如,香港研究资助委员会、加拿大乳腺癌研究联盟根据NIH第一版的政策实施失败的教训,采取鼓励而不是命令其资助的研究成果开放获取的政策。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共卫生政府间工作小组、创新与知识产权组织(IGWG2)都在酝酿开放获取的强制性政策。
  中国科技部和基金委已经签署了柏林宣言,但是中国的OA目前还没有大的进展,都是民间行为,在访问万方时得知他们正在受科技部委托实施OA,大意是把一些认定的精品期刊作为OA示范,并在和DOAJ开展国际合作项目。但是本人猜想,如果没有政府相关的配套补助措施,这些期刊不一定愿意OA,因此中国OA需要政府的推动。

2 OA形式

  目前OA一种主要的来源就是作者OA自存档 (OA archives),一般是由作者本人将论文以特定的格式放到文档服务器上(自我存档:self-archiving),论文可能通常没有经过同行评议,成本很低,作者基本不用支付什么费用。OA文档的缺点是, 由于缺乏有效的控制手段, 论文的质量参差不齐,如美国康奈尔大学的arXiv (http://arxiv.org,)和中国的中国科技论文在线(http://www.paper.edu.cn),截止2008年6月8日,共收录了首发论文共21990篇)都属于这一类型。还有一种自存档就是作者把已经在印刷版期刊公开发表的论文进行自存档(称为Green OA),如Cogprints(http://cogprints.org/)。作者自存档数据库中也有大多是已经在其他期刊发表后延迟OA的论文。还有,迫于一些国家对OA的立法和OA运动普及的压力,目前90%的期刊允许作者在个人网站或者所服务机构的网站上发布作者的论文用于内部交流(这就是所谓的GREEN OA),这样很多机构仓储和个人博客、网站上存在着很多在印刷版期刊发表的高质量论文。SHERPA项目的RoMEO数据库记录了300多家出版商关于自存储的规定,其中有近一半是去年增加的。
在2007年开放获取期刊和知识库增长显著[4]。DOAJ的开放获取学术期刊增长了486种,比上一年增长19%;根据OAIster的数据,OA知识库的数量增长了199个,涨幅27%;OA知识库登记系统(ROAR)中的数字增长了176个,涨幅22%;而OpenDOAR的这一数字为184个,涨幅22%。OAIster的数据显示,存储在这些知识库中的记录数量增长了4,560,809条,涨幅46%。DOAJ正在以加速度吸纳新的开放获取期刊,2007年全年,每天平均吸纳1.4种期刊,到11月和12月,吸纳增加到每天2种。ScientificCommons目前已有893个知识库,OA知识库登记系统中的数字为968个,OpenDOAR为1017个。除此之外,美国图书馆与信息资源委员会详细地统计美国的OA知识库情况、SURF统计欧盟各国的情况、eIFL统计发展中国家的情况。在期刊方面,DOAJ的期刊达到3000多种。
  另一种称为纯网络OA期刊(OA journals), 不出版印刷版杂志(Glod OA的一种),只在网络中发行,通过作者付费或者机构赞助的方式支付论文的同行评议、稿件编辑加工、电子期刊出版等费用,读者无需付费, 可以在网上免费获取这些文章;作者发表论文的费用大多数来自基金项目或研究单位的经费支持。目前梅隆基金会与Hindawi合作后,Sage创办了其第一份完全OA期刊;Wiley-Blackwell也创办了第一份完全OA期刊。Bentham科学出版集团宣布到2007年底创办300种OA期刊的宏伟计划,随后目标调整为200种,07年底其网站中显示新OA期刊为166种,分别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其它出版商也在尝试和启动OA期刊的创办进程,如Birchley Hall出版社、Co-Action出版集团、Marquette Books、Merlien、以及Pabst科学出版集团。目前纯网络期刊已经超过2000种。
  除了以上两种OA资源之外,由于论文的OA有助于论文影响力的提高[5],国内外一些传统的印刷版期刊为了提高期刊的影响力,也实施了OA,把印刷版期刊的论文电子版及时发布到互联网上(Glod OA 的另外一种形式),甚至在印刷版没有发行之前就把论文发布到了互联网。据本人的统计截止2008年元月,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已经有超过400家期刊实施了OA,比例超过了24%,其中包括西安交通大学学报、软件学报、动物营养学报、宇航学报等国内知名期刊。
  还有一种形式就是复合OA期刊是。复合OA期刊指同一种期刊中包含OA和非OA论文的期刊出版模式,OA论文通常需要支付出版费用。Springer和Elsevier早在2005年就提供了OA Coice,WorldSciNet对其出版的133种期刊采取了复合OA出版模式,采取这一模式的出版机构和期刊还有:Imperial大学出版社的8种期刊;Karger医学和科学出版社的全部19种期刊;美国地球物理联盟的19种期刊的大部分;ALPSP的学术期刊;Taylor&Francis的31种期刊;Emerald将其工程类期刊实施了免费复合出版计划。牛津出版社的复合OA期刊《试验植物学》对订购机构的作者取消了OA出版费用;Springer与丹麦图书馆联盟、哥廷根大学签署有关协议,将目前的订购费免除本机构作者的OA出版费用。这些尝试表明,复合出版模式仍在发展,
  还有就是,由于一些国家和科研项目资助部门,如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要求其资助项目的论文必须要OA。美国还通过立法,规定NIH所有受资助的科学家们必须遵守新法案的规定,把经过同行评议的已经接收的论文上交给NIH,放在一个在线文献库PubMed Central(PMC)中,否则的话,NIH可能会中止对他们的资助[6, 7]。因此包括Springer、Elsevier等知名国际出版集团都为作者提供了“OA Choice”[8],让作者选择自己的论文是否OA。当然选择OA要向出版机构支付更多的发表费用。这样在很多知名的科技学术期刊的网站上就有了很多的OA论文(带专门的OPEN ACCESS标志)。

3 OA论文数据库的建设方法

  OA论文数据库的建设分为两种途径:让作者或者出版机构自己提交和通过网络蜘蛛技术自动获取。在这两个方面目前都有很多积极的实践者,并取得了相当的成功。除了上面提到的CITESEER、中国科技论文在线、arxiv.外,从2003年开始,国内外陆续建立了一些OA论文数据库。

4 知名OA资源简介

  Highwire(网址:http://highwire.stanford.edu/)由美国斯坦福大学图书馆建设[2][3][4],目前收录了1154种经过同行评议的高影响期刊,收录论文476万篇,其中188万是免费的(2001年5月有论文99万,免费论文25万)[7]。主要集中于生物学、人类学、医学、物理学和社会科学,但是目前也收录了很多电子信息领域的论文。其收录论文中40%是免费OA论文,免费期刊在期刊列表中有Free ISSUES、free TRIAL和Free SITE三种标记之一,Free ISSUES表示该刊在一定时限内(过刊)可免费提供全文,Free TRIAL表示在一个特定时间前可免费提供全文,Free SITE表示该刊全部论文均可免费提供全文。无标记的表示不免费提供全文,对一般读者只提供题录或文摘。免费全文多为发表后延迟1年(其中不乏权威刊物),少数为2年,也有6个月的,甚至还有2个月的,实施OA。延迟6个月与国内可得到的印刷型非原版期刊时滞上已无明显时差,延迟2个月则与国内用美元购买的印刷版原版期刊时滞相近。此外其主页还提供了许多科技期刊的链接,很有实用价值。目前已在全世界建立了1千多个影像站点,中国的影像站点建在了清华大学图书馆。
  DOAJ(网址:http://www.doaj.org)是一个重要的开放期刊平台,由瑞典Lund University建立[5][6],截止2008年6月8日,共收录了3414 种期刊,其中1161种期刊可以提供全文检索和全文,有全文18万篇[8],期刊的品种和论文数量仍在不断增加。其中有计算机科学、电子、工业工程等电子信息等相关学科。据消息称目前和中信所进行国际合作,探讨收录中国期刊的可能。
  Open J-Gate(网址:http://www.openj-gate.com) [9]是印度Informatics (India) Ltd公司在2006年发布的一个OA平台,截止到2008年6月8日,声称收录了4386种OA期刊,其中2367种经过同行评议,可提供免费的全文,每日更新,目前为止其官方网站声称收录了超过100万的论文,还宣称以每年30万论文的速度在增长,但是没有看到其收录论文总数的确切数字。它只提供了期刊列表,没有提供期刊的分类列表,旨在建立一个全科的OA平台,期刊来源遍布世界各地。提供高级查询,笔者用Filter作为查询词,从标题和关键词中,查到了2360条记录。但其查询出来的全文链接,多为原期刊的目录,没有链接到指定的论文,使用不便。
  Jstage(网址:http://info.jstage.jst.go.jp)是"Jap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Aggregator, Electronic" 的缩写,由日本科学技术机构(Jap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gency)主办,提供硬件和软件,全天候提供服务,1996年10月1日开始提供服务。这是一个电子期刊的采编、发布、订阅综合平台,收录了30万篇论文。网站上没有看到收录的期刊总数,从期刊名称来看,大多是在日本出版的期刊,领域多是生物学、医学,电子信息的期刊不多,只看到了The journal of the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Engineers of Japan 一种。没有查到关于“filter”的论文。
Scholar google(网址:http://scholar.google.com/)是Google公司的学术搜索引擎,可以提供来自学术著作出版商、专业性社团、预印本、各大学及其他学术组织的经同行评议的文章、论文、图书的摘要和全文。国外资料部分免费使用,中文资料提供了相关数据库链接,属有偿使用。作者在此推荐一种使用ScholarGoogle的办法:从EI、SCI等只能查看摘要的二次文献搜索中去查找到有价值的论文,然后到ScholarGoogle上去查找去免费全文。据作者的经历,能查到全文的概率在60%以上(英文论文)。
  Socolar(网址:http://www.socolar.com/)由中国教育图书进出口公司建设,截止2008年6月9日该平台宣称收录了OA期刊7066种,包含文章10972856篇,OA仓储959个,文章3224892篇,平台收录文章总计14197748篇。笔者查询了一些国内的OA期刊,如软件学报、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等,均未发现。笔者输入关键词“Filter”,从摘要和标题中查得4143个记录,其查询速度也很快。这是目前唯一宣称收录了OA期刊和OA仓储的平台。
  开网(网址:http://www.paperopen.com)由空军工程大学OA研究中心开发,2008年1月正式发布。开网得到了陕西省科技规划项目和科技部863项目的支持,截止到2008年1月8日共收集国内外科技论文54万篇,目前主要领域为电子信息,包括了西安交通大学学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学报等百余家中文期刊;到2008年9月份,论文可达到150万篇。开网收集的论文全部可以给出全文链接。开网还提供引文分析,其目标就是建立国内外OA论文全文数据库和引文数据库。作者在该项目中作者担任课题负责人,希望借此机会和热心于OA的朋友多多交流和沟通。


References:
[1] Budapest Open Access Initiative[Z]. 2002.
[2] Berlin Declaration on Open Access to Knowledge in the Sciences and Humanities[C]. Berlin: 2003.
[3] 方晨. 开放获取: 学术期刊出版的新模式[J]. 科学通报, 2005, 第50卷(第15期): 1675-1677.
[4] Suber P. 开放获取2007年进展[Z]. 2008.
[5] Eysenbach G. Citation Advantage of Open Access Articles[J]. PloS Biology, 2006, Volume 4(Issue 5 |e157): 692-698.
[6] Kaiser. NIH Announces Public-Access Policy[N]. ScienceNOW, .
[7] 何姣. 美NIH将强制执行“开放获取”规定[Z]. 科学网, 2008.
[8] Union A G. New Author Choice for Open Access[Z]. 2007.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5283-36966.html

上一篇:参考文献和引文分析的作用和发展
下一篇:期刊界,几个人,几件事(三) 睿智美女--秀梅
收藏 IP: .*| 热度|

3 任胜利 张星元 王志明

发表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20: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