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gsk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angsk

博文

我国生物经济发展迟后原因探讨之我见

已有 3748 次阅读 2016-5-26 16:56 |个人分类:科技评论|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我国生物经济发展滞后原因探讨之我见

                      杨顺楷      四川   成都


2015年11月9-10日,欧盟投资峰会在布鲁塞尔举行。20多个欧盟资助的研究项目展示了生物经济如何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模式。过去20年来,我国生物经济发展也取得了较大成绩,但是也存在诸多问题,总体上发展还是滞后的。现在有几个问题提出来供有识之士或有关政府决策层面参考。


第一,跟风大搞生物能源在我国是不符合我国国情的。特别是用粮食制造“燃料乙醇”更是方向错误,虽然我国荣获了一个“燃料乙醇”排在世界前三,仅次于巴西,美国之后;现在还要进口玉米,有何光荣可言?

正如欧盟投资峰会一位发展生物经济专家Lucquin告所言,他告诉公众忘记生物能源,转而关注可再生化学物质。美国前十年一直集中在生物能源,但“这是个错误”。化学产业将在未来20年里重新改造自己,“它是更有趣的目标”。又例如,国家攻关列项以地沟油为原料开发“酶法生物制造生物柴油”也是不切实际的“为酶法而酶法的------”课题,这些都是所谓的“体制内决策人士”搞出来的“国家攻关”项目,钱花了,验收了,实际效果如何?业内人士都清楚------;


第二,符合我国国情的生物化工好项目,因其是“民科”印记,得不到支持,任其自生自灭。

例如,在开发我国新糖源的问题上,早在85年国家计经委就下决心要支持新糖源的产业化开发,其一就是发展二肽甜味剂阿斯巴甜(蔗糖甜度200倍,L-天冬氨酰-L-苯丙氨酸甲酯)产品生产。当时的瓶颈就是原料L-苯丙氨酸国产化问题;鄙人84年秋公派至美回国后,就自选此课题(88-90获国家面上基金资助3万元)开始了研发肉桂酸-红酵母PAL酶法生产L-苯丙氨酸,91年小试,95年中试,98年百吨级工业化L-苯丙氨酸试产成功(此技术途径直到2005年共有3家企业共计产出2000多吨产品);这就有力地推动了我国二肽甜味剂阿斯巴甜的产业化发展,原料苯丙氨酸也从每吨20万元下降到6-7万元。其时,相平行的体制内拿了国家攻关L-苯丙氨酸项目研制单位,项目未果,后来也不了了之,虽则也通过“国家级验收”。2005年以后,由福建师大施巧琴-吴松刚团队与麦丹集团合作开发成功基因工程菌E,coli糖质原料发酵5000吨级阿斯巴甜的产业化发展项目的产业化,更是使我国阿斯巴甜的产业化发展上了一个新台阶。

回想起来很不平常,令人回味。95年L-苯丙氨酸(工业级)进口价20万元/吨,阿斯巴甜450-500元/kg(合45-50万元/吨),发展到如今(2015年),国产的L-苯丙氨酸(工业级)下降到2.8-3.5万元/吨,阿斯巴甜7万元/吨,国内实际产量2万吨(大部分出口;国产的L-苯丙氨酸实际产量现在实际不到1万吨。虽然我国成为了阿斯巴甜产(能)量大国,但是这些民营企业生存艰难?

3.如今的国家发改委,为何不启动开辟新糖源——L-苯丙氨酸联产阿斯巴甜好项目,实在令人费解?!

特别是肉桂酸-红酵母PAL酶法生产L-苯丙氨酸,它是非粮途径工艺路线,符合我国国情。须知,1万吨阿斯巴甜可以替代200万吨蔗糖,经济-社会发展效益可观。

此外,还有的新型生物化工项目代糖甜味剂就是将我国已经引进大量种植的甜叶菊(其糖苷),长期以来因为口感差而得不到推广应用;现在利用生物酶法转化技术,可以将它成为甜度比阿斯巴甜还高(300倍)的组份RA,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已经有实验室研究成果,开发成功RA产品国内外市场前景好;2008,2009年美国FDA及欧洲都批准该产品的进口。目前,我国大量出口甜菊糖粗品实在太不合算,不能再为他人做嫁衣了!该创新技术开发成功,对全国新糖源开发又是一个利好消息。

我国的生物经济要得到正常发展,须得对于“官科”-”民科“,一视同仁。话语权要由资格的专家教授第三方客观评估;也要认真地由各级政府真实调控监管,防止作假,认真作好资金审计工作。只有如此,我国发展生物经济才有前途,方能改变目前我国生物经济发展滞后的局面。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4804-979864.html

上一篇:2015外资药企核心西药产品销售额下降趋势值得引起高度警示
下一篇:莫斯科-圣彼得堡两地行
收藏 IP: 210.75.23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1 00: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