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nuzuod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hannuzuode

博文

串胡同 精选

已有 5784 次阅读 2012-6-27 17:03 |个人分类:生活随笔|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文化, 胡同, 门墩, 总部胡同, 东四五条

沉淀了几百年历史的北京胡同,承载了太多的人文历史。城市的飞速发展,在不经意间,一个个胡同在人们眼前渐渐的消失了。
  在北京生活了几十年,过去真没怎么串过胡同。不久前,受一位老北京文化人士的感召,串了几个胡同,感受了一下胡同文化的魅力。   
一、东总部胡同  
东总部胡同位于东城区东南部。东起建国门北大街,西至朝阳门南小街。  北京的胡同名都很有意思,每个名字都是一段历史。  
东总部胡同是因为明代,一总铺在胡同内得名。  
铺,是明代地方保甲制度中之划分单位。《宛署杂记》中说:“城内地方以坊为纲”,坊下分牌,牌下分铺。东总布胡同明时属明时坊,与今西总布胡同统称总铺胡同。到了清代称总布胡同。宣统时称东西总部胡同,一直延续到今。
二、东四五条 
东四,是东四牌楼的简称。五条则是从东四牌楼算起的第五条胡同。
很有意思的是,前几年有位朋友到东四逛街,好奇的数到东四二条,东四头条,却怎么也找不到东四一条、东四零条,乃至东三九条......好生奇怪,后来知道其中原委,贻笑大方。
牌楼可以说是过去老北京的地标。过去,老北京城内有著名的东四牌楼、西四牌楼、东单牌楼、西单牌楼......现在都因城市建设而拆除了,只有西单牌楼前几年重建,耸立在现在的西单文化广场,不过却由于失去了老北京胡同街道的衬托,在周围的高楼大厦间显得微不足道!
 三、   
 胡同是北京街巷的集合名词,四合院则是北京传统住宅建筑的典型代表。
 四合院,也即东西南北四面皆建有各自独立的房屋,并且合围而形成宽敞疏朗的院落。坐北朝南的为正房,东西两边相对的是厢房,坐南朝北的称为倒座。
 现在的四合院由于人口暴增,都成了大杂院,没有了传统四合院的恬静和景致;幸运点的院落作为文物保留下来,经过翻修改造,很多已经失去了其原来的文化特色。
 如今,要想找到原汁原味的四合院已经是不太容易的事了。 
 四、
 在北京胡同里,数量最多的是如意门,其建筑造型独具特色,大门设在外檐柱门,门框两侧砌砖墙,门媚与两侧砖角交接处砌成如意状的砖饰,表示“吉祥如意”,故称如意门,又有大如意门、小如意门之分。门楼造型优美,砌工考究,门头栏板和敞檐上面雕刻砖雕图案,门簪上有木雕花卉或文字图案。 
 四合院大门门槛两旁的石墩儿,建筑学上称为问枕石,它既起门楼的造型装饰作用,又使门框得以加固,年代久远的多为鼓形,称为“抱鼓石”。 
 现在北京城市开发建设的速度很快,古旧平房改建成高楼大厦的工程随处都在进行,但与此同时,气派的门墩也与瓦砾一起在这个世上消失了。 
 五、
 明、清时期的官宦之家多为广亮大门。门楼高大,门头及戗檐上装饰着精美的砖雕图案,显示着主人的身份。文官雕刻为多宝阁、大象等图案或梅、兰,竹,松图案。武官雕刻狮子、海马等图案。 
 串胡同,仅从门的装饰就能推断主人的官阶等级,门楣凸现的圆柱(户对)越多官级越高。三品官以下是两个户对,三品官门上有四个户对,二品官为六个,一品官八个就到顶了,只有皇帝才能有九个。
 如一座完好的大红门洞,门楣上有四个圆柱凸现,那就意味着这是一家三品官邸,再看下面门两边的石墩是圆的,是武官;方形的是文官。老北京都知道,以前读书的箱子是方形的,故文官家门前的石墩是方的。还有一种说法,方形的表示官印,文官都用方门墩;圆形表示鼓,寓意武官得胜回朝,吉利,故武官门前用鼓形门墩。
由门墩来分辨文武官员,顺理成章。
 
 北京的胡同比北京城早100年就存在,北京城是先有规划后建城,有些斜街是由于水系的流向而形成的,因此北京胡同总体上是南北、东西走向。
 北京人在指路时也习惯说向东、向西、向南、向北,这反倒让找不着北的外地游客摸不着头脑,于是乎,热情的北京人还会给你比划一番,指点一下路标啥的。
 
 因此,串胡同,一定要先找到北!
    
1 这是一座受到保护的老四合院,看门楣上的柱子,应该是当年的三品大员府邸。
2 这也是三品官邸,但显然是翻新改建的,年代不可考证。
3 这是上面宅院的内部,典雅别致吧。
4 干净的庭院,古槐树投下的光影,月亮门、八仙石桌、硕大的鱼缸和点缀庭院的花草,彰显主人的情趣。
5 这是一座院落的外观,纯粹的现代仿制,该是啥品呐?
6 这个院子的改建很花费心思,墙角的龙头是排水孔!好像屋内还是复式结构!
7 四合院的建筑元素,门、窗、墩俱全。
8 各种各样的门,左侧显然是民居了。
9 这个老院落,不知道几百年来发生了多少悲欢离合的故事。
10 各种各样的门墩
11 典型的抱鼓石
12 这个门楼看着很古老,但显然是移花接木,从别处移植来的。
13 老宅子,新装修
14 商业气息很浓的一户人家
15 小巷深处,僻静狭窄
16 街头的老宅焕发新春
17 四牌楼,老字号
18 胡同里残存的当铺遗迹
19 现存的不多见的门楼。纳凉的老人显然习惯了往来的游客。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45360-586424.html

上一篇:蓝天白云(之二)——颐和园随拍
下一篇:拍花、打鸟、捉蜻蜓(之二)——紫竹院周末休闲
收藏 IP: 202.106.86.*| 热度|

20 张玉秀 陈湘明 刘旭霞 苏德辰 林涛 陆俊茜 武夷山 李学宽 刘颖彪 杨月琴 李土荣 王桂颖 刘博 赵新铭 柏舟 ddsers zzjtcm crossludo xlyzm biofans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16: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