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耘在人间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olfpnc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博文

中国的科研体制有那么糟吗?

已有 5008 次阅读 2016-9-24 23:20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产学研, 科研体制

最近,我去参加了一个区域性的医药产学研讨会。一位在西方高校任职的学者说:“西方国家的同行很羡慕中国这种产学研一体的模式,特别研究生培养的方式。”深入交流后,才了解其意,大致有这么几点:

1.西方体制下的科研成本远高于中国。第一,在中国企业找大学来做研究是很正常的事情,高校学者为企业服务在是受到政府鼓励的,各个行业都是如此。在西方看起来似乎也是如此,但实际操作中涉及制约各种因素很多,有很多法规限制。比如,仪器设备使用问题、学者兼职问题、知识产权问等等,不足一而论,但在中国这基本不是问题。学校的仪器设备基本上是开放使用,企业在初期基本上不用支付费用,就能做一些验证性的实验。这在西方是要发生很大一笔费用的。第二,知识产权方面,西方十分规范和精细,中国却相当大的模糊空间,特别是一些国家资助的项目,知识产权归个人,就让学者有更大的自主性。高校学者将其所做的国家资助的研究项目成果与企业结合,实现产业化,这在西方国家是涉及知识产权问题,但在中国却不是问题,企业只须支很少的费用,甚至不支付费用,只要投资进入中试,就可以通过出让股权的方式获得这些知识产权。第三,研究生与企业的劳务关系,在西方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制约,有不慎就会发生法律方面的问题。高校学者为企业服务,大大降低了企业的研发费用,从客观上促进了企业的研发。

2.研究生成为企业科研的主力军。中国本科教育在实践方面还是存在很多问题,与西方有很大差距。但在研究生方面,中国比西方做得更好。首先,中国研究生的入学考试,就是一道门坎。本科生必须把基础知识(如数学、英语)和相关的专业知识打牢方能通过入学考试,这不是高考那种应试教育就能通得过的。在复试过程中,导师对学生的笔试和面试,就是一个选人的过程,这也是高考所没有的。其次,有了这些研究生之后导师与企业合作的项目就有人去做了,导师会向学生支付一定的报酬,这样研究生学费生活费就此得到解决,所以很多研究生称自己的导师为”老板“,这是个双赢的局面。当然也有一些负面的东西,比如只让学生干活不给钱或少给钱的,这个可通过完善劳动法规来加以纠正。第三,学生成为企业和学校的桥梁。在为导师做课题的研究生都要深入企业的,他们很多毕业后,往往会留在企业继续做研发工作,而企业有新的项目往往也是通过这些学生回头去找导师合作,或者是导师有了新的成果,也会通过这些学生找企业进行转化。由此可见,中国企业和高校的关系相当紧密的。

3.各级政府大力支持。中国各级政府对待这种产学研一体的研发模式是大力支持的,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引进这种项目往往会全力以赴,这在西方是无法想象的。当某个大企业联合某个高校将某个研究成果产业化,项目所在的当地政府从土地、基础设施甚至资金都会全方位支持。

高校的学者只要走出去,与企业合作,不愁找不到项目。当然,成为亿万富翁可能有点难,百几十万改善生活不成问题。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39927-1004897.html

上一篇:钢铁产量见证一个大国的崛起——大国经济随想之二
下一篇:汉族是一个文化的概念
收藏 IP: 113.14.63.*| 热度|

4 张士宏 王毅翔 黄仁勇 姚伟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8: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