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是教育的灵魂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yc 原大连海事大学轮机工程教授,著有《创造思维》等书。

博文

唐伯虎谈人的想象力

已有 3112 次阅读 2019-7-27 20:25 |个人分类:未分类|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一上一上又一上,一上上到高山上。


举头红日白云低,五湖四海皆一望。


----唐伯虎



IMGP2484.JPGIMGP0575.JPGIMGP1000.JPGIMGP2227.JPGIMGP2481.JPGIMGP2480.JPGIMGP0606.JPGIMGP0608.JPGIMGP1888.JPGIMGP0638.JPGIMGP2483.JPG





有人转载我的文章,幸甚!

已有 1040 次阅读 2019-7-24 16:20 |个人分类:未分类|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推荐到群组  

转:学习与创造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9-11-21 09:29:06

查看( 168 ) / 评论( 1 ) / 评分( 0 / 0 )

  (一)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人的一生,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川。一切皆变,这是由物质的属性所决定的。时空是物质存在的形式,一切都在变化之中,唯有“变”是不变的。难怪有人说:“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果不其然!

  我们每天打开电视机,翻开每天的报纸,“步入”每天的“互联网”世界,有多少新的信息,不断地向我们迎面扑来。啊!外面的世界多奇妙!外面的世界多精彩!反思自我,何不亦然!中国孩子从小就受到了“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人生教育。我们看一本新书,固然能见到不少新观点、新见解、新事物,既使是一本“老书”,一本《论语》,一本《唐·吉哥德》,亦会常常有温故而知新的领悟。

  中国人历来有爱好学习的好传统,据说像孔夫子、毛主席这些圣人、伟人,他们在临终前仍在“读书”,人们姑且不必来考究此事的真与假,但坚持“终身学习”的凡人们却是一个普遍的事实。我们身边就有这样的老同志、老干部、老教授、老将军、他(她)们都还在天天“上老年大学”,天天读书看报,著书立说,上网“博客”,朋友遍天下。喜看今日之华夏,真是风景这边独好!

  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年轻一代,更是无比幸福。喜逢盛世,改革开放,生活安定,科技繁荣。建国60年大庆游行,何其威武雄壮,何其大开眼界!一位历史伟人曾经说过:“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年青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七、八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世界是属于你们的。中国的前途是属于你们的。”(毛泽东)。

  今天,在我们的周围,幼儿园的小朋友,已经开始学习;学前儿童都已经“很有学问”;小学生的书包里,已经“饱藏经典”;双语学校的孩子们,简直都可充当一名“称职的翻译”了,有的孩子进了“哈佛”、进了“剑桥”,他(她)们简直“醉倒了”一片“老外”。

  我本人是一个《创造思维》的学习者。我非常喜欢收集“创造者的成功事例”,并研究“创造者之所以成其为创造者的——成功之路”。歌颂成功人士,弘扬创造精神,它将使我们心态永葆青春,追求奉献,健康长寿。

  (二)

  所谓调查研究,既要调查,还要研究。牛有四个胃,牠要通过反刍,嘴嚼消化,才能吸收,才能把“青草”变成“牛奶”。人要身体好,要营养合理,注意锻炼,强身健体,“食物”才能成为人的营养。吃,不吃不行;乱吃,也不行;吃了,不消化更不行。做学问,也是一样。要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学以致用。学了不用,学了不会用、不管用,都是白学,白费蜡!

  什么叫做新事物呢?新事物显然是指那些前无古人,前所未有,闻所未闻,见所未见之事物,是“无中生有”出的事物。它是对旧事物的否定,它代表着新世界的曙光。由于“新事物”是从“旧事物”的基础上产生的,而不是凭空而来。因此,就需要“继往开来”这就是学习的意义,也是学习的目的——学习就是为了去“创造”。

  所以,我们必须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这样,才能比前人看得更远。

  我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写了一篇论文,题目是:《创造是教育的灵魂》。开始没有地方发表,后来我就拿到深圳的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去发表。深圳特区毕竟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思想比较解放。这篇文章在这次会议上得到了广泛的交流,继而获得了多家媒体的支持,后来又刊登在《中国新时期社会科学成果荟萃》一书中,这是一本1000余万字的巨著,十分引起学术界的关注。

  在大连海事大学百年校庆前夕,我国第一艘非常现代化的专用教学远洋实习船上,又把这句话“创造是教育的灵魂”,以中英文对照镌刻在这艘船教室的舱壁上,成了一句名副其实的教育名言。它标示着一所百年老校的创新教育理念。目前,这艘“育鲲”轮实习船,已经出访了韩国和台湾,取得圆满成功!

  在庆祝百年校庆的书画展和校园网的“书画艺术长廊”,都以显著位置宣示着“创造是教育的灵魂”的艺术创作,更加显示了这一创新理念的时代光辉。

  在大连海事大学的新图书馆的阅览大厅里,我奉献了我的两幅书画作品,其中一幅是《江泽民论一流高等学府》;另一幅是《陶行知师说》。兹将两幅作品的内容摘录如下:

  江泽民指出:“这样的大学,应该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的摇篮,应该是认识未知世界、探求客观真理、为人类解决面临的重大课题提供科学依据的前沿,应该是知识创新、推动科学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力量,应该是民族优秀文化与世界先进文明成果交流借鉴的桥梁。”(摘自1998年5月4日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陶行知先生说:“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说得正确些,先生创造学生,学生也创造先生,学生先生合作而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摘自陶行知《创造宣言》,1943.11.25重庆新华日报)。

  一些同学曾对我说:汪老师,我在图书馆里看到了您的许多书法作品,我们都是您的“粉丝”了。这使我感到很幸福。

  (三)

  我的《创造思维》是1993年由大连海事出版社出版,全国新华书店公开发行。这是当时学校领导让我为全校青年教师开设这门讲座的一份讲稿。虽然,当时对于“创新”理论的学习与认识,还比较肤浅,但是思路是清楚的,目的是明确的,有关部门对此项工作的组织管理也都比较到位,从今天来看,一、二十年了,当年参加学习、研究《创造思维》的年青同志们,他们都已年届不惑,事业有成,创造了自己各自的辉煌。我愿为他(她)们的成就表示深深的祝福。我为我们学校在上世纪在办学理念上就已有了这样的 “高瞻远瞩”而感到喜悦!

  我自1994年退休至今,已经15年了。通过互联网上的查询发现,天津大学一直到2008年的研究生招生栏目中,由我主编的《轮机概论》(人民交通出版社1981年版)一书仍被列为必读参考书。这本书的一大特点是写了一篇“如何读书与思考”的“前言”,它把“创造思维”的要义在这里作了一番理性的发挥。并且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每一章都“精心”编写了“复习思考题”。这些做法,应该说“具有典型意义”,并且有利于“指导教学实践”。

  兹将该“前言”要点摘录如下:

  根据我们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在教学法方面主要按照“四个观念,一个中心”的思路来进行。所谓“四个观念”就是指:是非观,难易观,虚实观,异同观。“一个中心”就是说,我们的一切教学活动,都要围绕着“由综合而创造”这一中心来展开。

  一、是非观:“非此即彼,亦此亦彼,由此及彼,永无止境。”例如在教授“主机”时,我们不仅要指出主、辅(副)机之间的区别,或者是主机,或者不是主机。同时还应指出二者之间的“亦此亦彼”性,它既是“主机”又可能还是具有多种功能的他种机械,并以此“借题发挥”,以求举一反三。

  二、难易观:“人所易言,我寡言之,人所难言,我易言之。”例如,在组织教学内容及进行各种教学活动时,都要恰如其分地把握住“难”点,讲到适当的“难”度,要不断提出高而可攀的要求。做到“既不太难,又不是不难”,这实际上是一种教学艺术。

  三、虚实观:“虚者实之,实者虚之,虚实结合,辩证思维。”这里指的是,理论与实践,抽象与具体,归纳与演义,一般与个别这样一些范畴,使深奥的理论力求讲得通俗易懂,深入浅出;从一些普通的现象和事实中,能指出其发展的规律性。从而使人们认识能力的提高,始终沿着科学思维的轨迹在前进。

  四、异同观:“异中求同,同中求异,综观异同,其意无穷。”古往今来,一切有识之士都无不在“异同观”上大做文章。试比较“二冲程柴油机”和“四冲程柴油机”,“锚机”与“舵机”,“泵”与“制冷机”……等等这些二元的,以及三元的、多元的它们之间的异与同。不难设想,随着认识的深化,它将使人们的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灵感思维都获得质的飞跃。

  众所周知,由综合而创造,这似乎并不能算是一个新的命题,但是在迎接21世纪即将到来之际,从船舶的“人工操纵”到“无人机舱”,从“航海”到“航天”,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从大量边缘科学和交叉科学的不断涌现中,它再一次雄辩地证明了之一论断的无比生命力。

  (四)

  “学汇百川,德济四海”是大连海事大学百年校庆(1909—2009)提出的新校训。这是祖国人民的信任,历史的重托,新时代的呼唤。它将带给每一个海大人以巨大的鼓舞和力量。

  上善若水,永不自满。大书法家启功先生非常幽默。他说:“我这什么‘博导’,博导、博导,一驳就倒。”在“大师满天飞”的今天,有人说:“大师者,最多只能算是‘大学里的老师’罢了”。由此可见,已经取得了很大成就的学者们,都是如此之谦虚,可见得在书房里挂上一幅书法:“更上一层楼”,不仅是一种学习的态度,更是一种高尚的人品。

  2008年7月,我的名字登上了“科学网”,在科学网上设有“汪育才的博客”,至今来访的客人已突破50000人次,这使我“认识了”许多新朋友,“学到了”许多新知识、新概念,“思考了”许多新问题,我开始“悟”出了一个“走进新时代”的精神状态。在“科学网”上我永远是一个小学生,努力学习;同时我亦是一位教授,尽管我是一位退休了的老人,我仍然要求我自己的每一篇博文,要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益,有一份热,发一分光。


相关阅读:

TAG: 创造学习

IMGP0642.JPGIMGP1148.JPGIMGP1885.JPGIMGP1547.JPGIMGP1608.JPGIMGP2439.JPGIMGP0641.JPG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汪育才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3222-1190946.html 

上一篇:[转载]海大新闻,棒棰岛会议
下一篇:花蕊

收藏分享修改| 删除|

当前推荐数:10 推荐人: 张士宏 杨正瓴 袁贤讯 晏锐 孙颉 沈海军 刘欣 冯向军 郭奕棣 史永文

推荐到博客首页

发表评论评论 (5 个评论)

  • 删除 |赞[4]汪育才   2019-7-26 19:06


  • 这篇旧文重登还能引来如此之多的  凤凰,大大超出所料,学习与创造------   -一个全人类永恒的命题,伟哉!创造人生,人生创造!     

  • 删除 |赞[3]汪育才   2019-7-25 21:22


  • 浪淘尽千古风流文采! 

  • 删除 |赞[2]袁贤讯   2019-7-24 18:24


  • 汪老师的四观总结得非常好,尤爱“人所易言,我寡言之,人所难言,我易言之。” 
    “由综合而创造” 似乎改为 “由综合而创新” 要好些?

  • 汪育才 回复 袁贤讯 : 感谢袁老师赐评。 

    2019-7-24 20:231 楼(回复楼主)赞|

  • 删除 |赞[1]汪育才   2019-7-24 17:00


  • 毛主席一开头就对留学生们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特此订正。

1/1 | 总计:4 | 首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末页 | 跳转

返回顶部

  • 博文发布时间已经超过48小时,评论已关闭。




*********


在个别交谈中,该文仍为不少天下有识之士在热议中,十分感恩科学网为我的一些浅见拙识,增添了时代精神和灿烂光辉。我请求延展,如蒙赐允,我将向科网表示十分崇敬,并为能激发更多的天下学者而感到幸福与自豪!我的拙著不仅是我个人的光荣,亦是为母校大连海事大学走向世界一流高等航海学府的高歌猛进!再一次向全球关注与参与评论和践行的学者们致敬!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3222-1191347.html

上一篇:感恩科学网,为照顾东西半球的时间差,再延展一次
下一篇:陶行知师说
收藏 IP: 59.109.183.*|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05: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