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AndSpac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imeAndSpace

博文

关于从长江口引水入疆的建议

已有 10480 次阅读 2011-9-23 13:41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2010年秋天,有关“引渤海之水入疆”的讨论一时引起了国内的广泛关注。博主也曾想加入这场讨论,虽有一孔之见,但因才疏学浅,最终未敢加入大讨论。不过,博主倒是写了一篇短文,现借科学网的平台予以发布,请网友们提出宝贵意见。

 

      关于从长江口引水入疆的建议

 

       近日,有关引渤海水入新疆的话题引起广泛的讨论。我曾经有一个类似建议,但觉得项目投资太大、且有许多环境气候变化影响方面的问题需要详细论证,所以没有形成最终建议,而只留作朋友之间的闲谈话题了。最近,看到了“引渤海水入新疆”的有关报道和讨论后,我认为还是有必要把我原来粗浅的建议拿出来作一个讨论,因为调水入疆的问题事关重大,多一份建议,也许更有利于国家决策。

       我的想法与引渤海水入新疆的想法主要不同之处在于,我建议从长江入海口引水入新疆。理由有三:

第一,新疆和西北地区需要的是淡水,而不是海水,从长江口调淡水入疆,不仅可以减去海水淡化成本,而且可以避免因调入海水而引起的土地盐碱化等环境与生态问题。

第二,从长江口引水,不会影响长江流域沿岸的用水问题,也不会引起因流量减少而导致陆区流域生态问题。

第三,从长江口调水与从渤海调水相比,其工程造价与调水能耗基本接近。从长江口调水入天津这一段,沿途基本上是平原地区,修建引水设施的成本相对较低,工程总造价只有小幅增加;调水高度可以忽略不计,因此调水能耗也可以忽略不计。

      另一不同之处在于,我建议要利用新疆的塔里木盆地建造一个水域面积达数十万平方公里的“人工内陆海”。将来还可以把这个“人工内陆海”的水向西出售给中东和中亚等缺水国家,并从这些国家换取石油或天然气,即用水资源换能源。

      最后一个不同之处在于,我建议,“人工内陆海”的水面达到一定程度后,可以沿丝绸之路引流至黄河,一方面可以冲刷黄河长期以来形成的高高的河床,减少黄河的水患,并进而在黄河入海口形成新的陆地,另一方面,可以沿引流路线建设水电站,这些水电站可以充当未来大型可再生能源电站的储能备用系统(这是我提出引长江口之水入新疆的原始动力,因为抽水储能是目前唯一能够实现大规模能量储存的成熟技术),以解决可再生能源电站发电功率的间歇性和不稳定性所带来的并网难的问题。

     综上所述,引水入疆的问题,不仅仅是一个水资源的问题,同时涉及到能源、环境、生态、国际国内政治等多领域的重大问题,关乎国家的命运。为此,建议:

1. 对引水入疆引起的生态环境与气候变化等问题做全面系统的可行性论证;

2.   进行引水线路的地理与地质调查研究,提出引水线路的可选方案;

3.   立项开展相关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4.   在以上基础上,做好工程的总体设计和发展规划。

 

附:有关提水的能源问题

1、按照有关估计,引渤海之水入新疆,提水高度为1200米。如果从长江口引水至华北平原,再提升1200米,且按照流量为每秒5000吨来计算,则需要的抽水功率为6000万千瓦,如果考虑到系统总效率为50%,则需要的电源功率为1.2亿千瓦。

2、我国正在规划建设7大风电基地,发电功率将超亿千瓦,且这些风电资源绝大部分位于从长江口引水至新疆的沿途。考虑我国风电发展远景,将来可用的风电资源会更多。如果将风电用于提水,风电多的时候多提水,少的时候少提水。在引水路线上建设一些水库,并在下降段建抽书储能电站,则可以将不稳定的风电转化为相对稳定的水力发电,便于接入电网。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32066-489570.html

上一篇:因思想而站立,因梦想而伟大
下一篇:未来电网革命—从交流回归直流的螺旋式上升
收藏 IP: 210.73.57.*| 热度|

4 牛怀北 杨凯恩 张骥 rosejump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5 个评论)

IP: 202.40.137.*   | 赞 +1 [14]kcwongjinan   2015-6-29 11:26
中國的煤炭和天然氣都只夠開采33年,石油還不到10年(<<中國領先一把>> 2014,第239頁).長江水一天不開入西部,沙塵暴天天威脅着沙漠太陽能(1000 GW規模).時間不多了.
IP: 202.40.137.*   | 赞 +1 [13]kcwongjinan   2014-9-11 17:08
將長江引入渤海並封死出海通道即成巨大淡水湖. 廉价鈣鈦礦太陽能电池四年內面世即解决全部沙漠發电問題,然后才泵長江上蒙古高原.
IP: 202.40.137.*   | 赞 +1 [12]kcwongjinan   2014-2-15 15:56
哥倫布1492年發現了美洲,随后發展成為第二个歐洲及非洲.長江水泵上蒙古高原再造第二个中国指日可望.
IP: 202.40.137.*   | 赞 +1 [11]kcwongjinan   2013-6-20 15:43
猜想長江航运為主要考慮.建議沿運河多建船閘(包括天津).贏利機會大.
IP: 123.76.43.*   | 赞 +1 [10]张骥   2012-5-8 12:54
肖老师,算是不谋而合。看我这篇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33662-544861.html 晚于你的这篇文章,但是绝对没有参考你这篇文章
我觉得引长江水不好,原因是净化水治理污染的成本太高,还不如海水淡化。您提出买淡水的想法太厉害了,完全没有想到  
IP: 59.174.202.*   | 赞 +1 [9]俞宁   2011-10-20 16:45
宏伟的规划呀!!如果能够实现,中国无疑是世界最强国。
IP: 210.73.57.*   | 赞 +1 [8]邱清泉   2011-9-26 22:02
通过风力发电调水很不错,希望在南水北调和各地区的调水工程中都能用到。
IP: 202.38.153.*   | 赞 +1 [7]杨凯恩   2011-9-24 16:04
博主好建议。但是这个方案不如加大海水淡化力度,缓解华北华东的用水压力,可能更实际一些。
IP: 60.12.143.*   | 赞 +1 [6]范志强   2011-9-23 23:14
长江口海域的海水盐分增高,可能造成生态灾难,是必须考虑的问题。
IP: 60.12.143.*   | 赞 +1 [5]范志强   2011-9-23 23:11
入海江水减少肯定会引起海水倒灌入长江,造成巨大损失。必须在入海口筑坝才行。用风电提水是个好办法,将来电量有富余时可以考虑。用大口径塑料管输水可减少基建量,塑料产能有余时完全可行。
IP: 61.186.173.*   | 赞 +1 [4]袁文常   2011-9-23 17:34
新疆自古以来,大部分地区就是沙漠戈壁,有人住的地方并不缺水,反而每年都有水灾。
为什么非要去改变呢,难道天山的树林要长的像秦岭一样、塔卡拉玛干要像江南一样才行吗?
回复  中国西北部大部分地区不适合人类居住,主要原因是缺水。
如果通过引水解决水资源问题和改善局部气候,使之更适合人类居住,那么我国中东部的人口密度可以适当降低,这对于解决众多的社会问题和中东部因人口密度大、工业密度大而造成的环境问题也是有帮助的。
2011-9-24 13:441 楼(回复楼主) 赞 +1 |
IP: 124.16.128.*   | 赞 +1 [3]牛怀北   2011-9-23 16:01
需要更详细的信息才好评价: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IP: 113.57.245.*   | 赞 +1 [2]刘良云   2011-9-23 15:37
少折腾为好。
IP: 221.137.218.*   | 赞 +1 [1]者仁王   2011-9-23 13:51
博主好创意,只是还得修条天路才行

1/1 | 总计:14 | 首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末页 | 跳转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2-18 03: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