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anxun2011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ianxun2011

博文

科研人员在成果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韩春雨与John van der Oost 精选

已有 19789 次阅读 2016-5-12 21:20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国内科研人员在成果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韩春雨与John van der Oost的对比

   近几天,韩春雨副教授在Nature Biotech发表重大原创成果的报道抢占了很多媒体的头条,让众人称赞。很多研究人员认为韩春雨报道的NgAgo-gDNA技术更适合人类基因组编辑,将有可能超越CRISPR-Cas9技术。出于专业兴趣,作者检索了韩春雨的专利,发现了一些问题,在此提出来供研究人员参考。

   韩春雨和John van der Oost都在nature发表了论文


   先看一下韩春雨从产生研究想法到《Nature Biotech》报道其研究成果的整个过程。

   韩春雨对NgAgo的研究受Wageningen University(荷兰)的范德欧斯特研究组(John van der Oost)在《Nature》杂志上发表的文章《DNA-guided DNAinterference by a paokaryotic Argonaute》启发,该文章介绍了TtAgo(Thermus thermophilus Argonaute)能以DNA为模板切DNA。

   受到van der Oost的启发,2014年上半年,韩春雨团队开始着手实验,2个月之后,得出NgAgo可以做基因编辑工具。初步获得实验结果之后,韩春雨向《科学》杂志进行了投稿,在《科学》杂志审稿期间,韩春雨课题组不断对实验结果进行完善。2014年秋天,浙江大学沈啸也开始参与这项工作。经过《科学》杂志小半年的审稿,韩春雨的投稿最终被拒,估计这个时间大约在10月份。在补充了实验内容之后,2015年6月3日实验论文改投到《自然生物技术》,9个月之后,也就是大概2016年2月文章被接收,2016年5月2日在线发表。从开始研究,到论文见刊,前后大约两年的时间。

   另外,要介绍一下John van der Oost。

   John van der Oost目前就职于荷兰Wageningen University,2005年即开始研究CRISPR领域,是早期CRISPR的研究成员,与张锋和Jennifer Doudna都有合作,最新公开的专利显示John van der Oost也在Caribou Biosciences公司的发明人名单当中,该公司由Jennifer Doudna创建。

   John van der Oost研究组的文章《DNA-guided DNAinterference by a paokaryotic Argonaute》,投稿时间是2013年7月30日,发表于2014年2月16日。

   韩春雨和John van der Oost都申请了专利

 先看John van der Oost围绕TtAgo申请且已公开的专利:


日期

申请号

国家

申请人

2013411

1306574.3

英国

Caribou Biosciences

2013730日,《DNA-guided DNA interference by a paokaryotic Argonaute》投稿

2014213

201461939680

美国Provisional Application

Caribou Biosciences

2014410

2014250224

美国

Caribou Biosciences

2014411

2014033885

美国

Caribou Biosciences

20141127

2014189628

PCT

Caribou Biosciences


再看韩春雨申请的专利:

日期

申请号

国家

申请人

2014年上半年韩春雨团队向《Science》投稿,小半年后被拒。

201563日实验论文改投到《自然生物技术》,大概20162月文章被接收。

20151221

CN201510971234.5

中国

浙江大学


  同样是在基因编辑领域的研究,同样成果都在世界顶级期刊发表。但是,对技术成果的保护却让人感觉意外。韩春雨的成果优于van der Oost的成果,但是,直到第二次投稿半年后才申请专利,专利发明人有两个,且第一发明人为浙江大学沈啸,还没有申请国外专利。而相比之下,van der Oost在投稿之前就申请了专利,且之后还进行了PCT国际申请。我想基因编辑领域关于CRISPR-Cas9的权属之争应该无人不晓,在这种情况下,这么重要的成果仍旧没有进行积极的专利布局。这反映的是我国研究人员对科研成果的态度和观念还停留在实验室,没有考虑市场应用,以及成果能给社会和人类带来什么样的福利。

因此要提醒。

1、发表论文了不等于你拥有了该项技术的所有权。我国诺奖得主屠呦呦发现的青蒿素药物举世闻名,但是该药物只进行了论文公开,而没有进行专利保护,国际药企可以任意使用青蒿素技术进行营利。这里不讲专利法规,请记住,有好的技术请先进行专利保护。

   2、尽管申请专利了,但是不同的专利撰写人员,写出的专利水平参差不齐。暂不论权项布局合不合理,相比于van der Oost的20多项权利要求韩春雨发明的专利只有8项权利要求,本人在2011年参与过基因药投资项目,与国外类似动辄就几十上百项权利要求比,如此重要的技术仅有8项权利要求是远远不够的。专利质量的好坏对于后续实施和维权至关重要。

   3、对于合作研发,当事人一定要约定好权属问题。对于韩春雨团队申请的专利,发明人来自两个高校,但是申请人只有一个,如果没有约定好,可能会对后续实施产生影响。且该专利许可费用如何分配,都是需要讨论的问题。

   4、专利转化运用并不简单,相反非常复杂且成本很高。很多科研人员不仅不愿意对专利申请事物投入足够的精力和费用,而且更不愿意对专利转化运用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其实,专利转化的要求非常高,不仅需要相关的专业知识,还需要沟通、管理、谈判等诸多知识和技能,而科研单位和大学很少有这类人才。所以,并不是技术好就能转化,要找专业的团队。




韩春雨事件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29912-976806.html

上一篇:苹果开始向华为交专利费
下一篇:科技 人才 社会
收藏 IP: 122.71.185.*| 热度|

34 许培扬 蔡小宁 陈南晖 魏焱明 周健 李盛庆 刘广明 晏成和 应行仁 秦克周 霍艾伦 庞晓明 黄永义 唐自华 彭思龙 朱勇 赵凤光 江克柱 张磊 褚昭明 王桂颖 李郎平 金拓 薛宇 李毅伟 王大岗 xuqingzheng xlianggg idealist zjzhaokeqin zhongmiaozhimen neilchau biofans yunm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7: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