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JTUcivil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JTUcivil

博文

实现碳中和离不开民众参与 精选

已有 7623 次阅读 2021-9-16 14:07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实现碳中和离不开民众参与

王元丰

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副理事长  北京交通大学碳中和科技与战略中心主任

 

从去年疫情大流行后,极端气候出现在世界很多国家包括中国在内,并造成触目惊心的灾害,加之最近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最新评估报告,向人类社会发出“红色警报”,地球未来气候变化的前景很不乐观,因此,组织和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普及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理念以及节能降碳知识,让人们崇尚节约、绿色低碳的社会风尚,就格外重要,或者说非常必须!

首先,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碳中和一定要有民众的参与,仅仅政府和企业在努力节能降碳,是完成不了3060”战略任务的。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不仅仅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人们生活过程的衣食住行也是主要来源。其中,以住房、交通尤为重要,两者相关的碳排放之和在中国就达到总排放的40%左右。而与吃饭相关的农业、与穿衣相关的农业和纺织业也有相当大比例的碳排放。所以,通过节能减排来减缓气候变化不仅要从生产端发力,也需要从消费端入手。

尽管刚刚建成小康社会,中国的人均温室气体排放量还没有超过发达国家,但中国2019年人均10.1吨的排放量,已经接近经合组织成员国的人均10.5吨的平均水平,而且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很大比例,比欧盟各国的平均水平还要高。当然,中国的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是关键,中国不能向美国17.6吨这样全球最高的人均排放量发展,同时我们需要人们的生活行为方式真正向绿色低碳方向转变。此外,企业生产出的产品,由消费者使用,唤起消费者的绿色低碳意识,让市场上符合节能减排的产品更受青睐,而高耗能和高消耗资源的产品受到抵制,向生产企业传递社会的信号,这对于让企业走碳中和之路,也是极其重要的。

另一方面,实现碳中和将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重大的影响,需要人们尽早意识到碳中和的重要性,参与到实现碳中和的过程中,拥抱碳中和带来的新的生活方式,甚至是新的低碳和零碳生活文化。我还以人们交通和住房为例来说明这种变化。未来由于碳中和的要求,在道路上跑了一百多年的燃油汽车将会越来越少,并将在2030年内退出历史舞台。使用电动车的交通将与燃油有很大的不同,大家已经看到了现在充电桩,在小区车库和很多停车场越来越多。未来加油站将会消失,被充电和充氢站所取代。加上新能源车与无人驾驶技术的耦合,未来汽车是绿色智能移动空间,交通工具的概念都要重新定义,这将带来新的出行模式。就像我们现在网络约车、乘坐公交在电子地图上就能看到车辆的位置和到站时间,这些过去没有的形态一样,未来交通与现在将会大大不同,我们要为此做好准备。

在住房方面变化可能更大,涉及的影响会更多。因为,人们在房屋中的很多生活习惯都要改变,家中的做饭、取暖和使用的热水,都将不再是用煤气、煤炭这样的一次化石能源,而是直接使用电这样的二次能源。可以同样通俗说成“煤改电”,但这里不仅是把煤炭换成电,还要把煤气换成电。像作者这样出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人,改革开放前在农村和县城生活,做饭和冬天取暖,要靠木柴和煤炭。后来,有了煤气罐,做饭觉得方便多了。而家里再用上直通的煤气灶和煤气热水器,更是觉得生活质量的提高。但是,就像后来在欧美工作时,做饭用大容量的电阻丝灶,取暖很多是电取暖,未来这也将成为中国人生活的常态。而要从现在这样依靠化石能源生活,转换到“电气化”,已经住的房子要经历很多房屋和设备的改造,这个过程会给大家的生活带来不便,特别需要民众的理解与支持。

还有重要的一点,我们的住房可能不需要从外面接入电力,而是自身就有屋顶和墙面的太阳能光伏板发电,住户用上温室气体排放很低的可再生能源,也需要对屋外和屋内的电力电器设施和设备改造,您的用电习惯可能需要考虑天气对发电的影响,也需要考虑用电的高峰和低谷时电价的不同,也可能还需要考虑在白天把电动汽车充满电,供夜间照明和电器使用。这不是科幻小说的场景,这样的场景用不了多久,就将走入我们的生活,我们需要像全国低碳周这样的活动,提前向大家宣传、普及绿色低碳生活的知识,让人们看见未来、理解未来。

最后,要有更多日常化的活动,让人们深刻认识气候变化的危害。气候变化已经越来越明显,在北京生活的人,可能从来没有像这个夏天经历这么多的雨水。而气候变化带来的灾害越来越多,今年世界各地报道的洪水、山火,还有让我们记忆犹新的郑州水灾,告诉我们,要行动起来建设绿色低碳社会,我们的绿色出行,少开空调,减少餐饮浪费以及网上支付等等行为,都会减缓气候变化,都会有助于碳中和的实现。人类社会需要转换到新的可持续文化和生态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气候才能够平稳,地球才适合人类居住。

《环球时报》2021年9月14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16140-1304453.html

上一篇:IPCC最新“红色预警”要求人类自我拯救!
下一篇:2021年秋天
收藏 IP: 115.47.78.*| 热度|

6 彭振华 赵承锦 陈想南 刘钢 郑永军 黄永义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19 10: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