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JTUcivil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JTUcivil

博文

高文院士:人工智能发展现状和趋势

已有 3083 次阅读 2019-4-30 13:07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报告人高文院士谈人工智能发展

 

428日下午,“创新绿色文化学习报告会”与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社会战略专委会,在新华网融媒体未来研究院,邀请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报告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长、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原副主任高文,作题为 “人工智能发展现状和趋势”的报告。报告结束后,与会嘉宾参观了新华网利用Google眼镜和先进传感器在情感测量和情感评价等方面让人印象深刻的最新研发成果。来自中央和北京市政府部门领导、大型国有和民营企业负责人和主流媒体高管等50余人参加活动。

高文院士的报告是其给中共中央政治局报告的拓展,他回顾人工智能发展历史,梳理人工智能科学和技术的发展脉络,阐述人工智能未来发展的趋势。在此基础上,高院士分析了中国人工智能发展具有的优势和不足,并给出推动我国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政策建议和对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建议,并通过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节目视频介绍了中共中央政治局以“人工智能发展现状和趋势”为主题的集体学习的现场情况。高院士的报告内容丰富、系统性强,有科技、有历史、有国家层面的人工智能宏观发展形势,有产业中观层面的状况,有政策和发展建议,很有启发性!高院士还就人工智能怎样在地理信息(GIS)中更好应用,人工智能和人的伦理发生冲突的时候怎样应对?怎样能够很有效地做到开源开放平台为我所用,自主创新与开源开放的关系以及怎样发展人工智能产业、情感计算是不是人工智能下一步的春天等问题,同与会嘉宾进行了深入而有启发性的交流。

高文院士将其报告总结为31443是人工智能发展的三个阶段,1是对人工智能发展的一个判断,两个4分别是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的4个优势和4个短板。

人工智能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1956年到1976年,是基于符号逻辑的推理证明阶段;1977年至2006年,为基于人工规则的专家系统阶段;2007年至今,是大数据驱动的深度神经网络阶段。人工智能发展这63年的历程,起起伏伏,有成功也有失败和教训,让人看到的更多的是人工智能的发展经历着思维方式的转变。第一个阶段开始时人们非常乐观。1975年度的图灵奖获得Herbert  Simon(还是诺贝尔奖得主)和Allen Newell曾在1958年,给出非常让人鼓舞的四个预测认为:十年之内,计算机将成为国际象棋冠军;计算机能谱写优美的乐曲等。但十年后这四条预言没有一条实现,而且当时的人工智能除了能证明一些数学定理以外别的都做不了,人工智能发展进入第一次低谷。

而到了第二个阶段,转向了基于人工规则的专家系统。专家系统就是把专家知识移植到计算机里形成一些规则,然后让计算机根据这些规则进行推理,进而得出结论,再反馈给人,这样人工智能有了实用价值。高文院士介绍第一个专家系统是心理咨询专家系统。得了抑郁症的一部分人会去找心理医生咨询,但大多数人都不愿意说出来,如果面对一台计算机可能就会说,因为会觉得没有精神负担。机器可以同其对话,能解决一部分问题。第一个专家系统做出来以后,很快有了各种各样不同功能的专家系统。做出专家系统以后,政府又开始进行资助,加之这个阶段神经元网络BP算法出现,解决了学习收敛性问题,人工智能开始触底反弹。但有两件事的发生使得专家系统又跌入低谷。第一件事是日本在1982年推出第五代计算机计划,或称智能计算机计划,第二件事是斯坦福大学1984年开始通过专家建设知识百科全书Cyc但两个计划都没有成功,人工智能又遇到寒冬。

到了现在第三个阶段,基于大数据的深度神经网络让人工智能重新活跃起来。为什么会这样?很重要的是因为思维方式的变化!现在有人讲大数据不仅仅是个工具,而是科学研究的第四范式,是一种新的科学研究范式!大数据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变革,能发现过去传统方法发现不了的现象。此外,高院士介绍著名的华人女科学家李飞飞搞图像识别,需要筹集几千万美元才能进行。如果按照常规的方法,不可能筹集到这样大笔的资金,但她通过众包的方式建立图像库,完成了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包括一些著名人工智能企业如谷歌等搞开放开源平台,都因思维方式变化带来了成功。

高院士讲的1是对人工智能的1个判断:弱人工智能已经成势,强人工智能的发展未来有待观察。这里涉及两个概念:狭义人工智能或弱人工智能(Narrow AI),是指人工系统达到专用或特定技能的智能,如识别人脸、机器翻译等;强人工智能,也称通用人工智能(General AI),是指达到或超越人类水平、能够自适应地应对外界环境挑战、具有自我意识的人工智能。高院士这个判断,这也是大众很关心的。很多人在疑虑:人工智能会不会替代人类,会不会走向极端让人类成为机器人的奴隶?高院士认为弱人工智能在很多领域可能会替代人,但要像科幻电影里那样人工智能把人类完全替代,像机器人“索菲亚”那样取得人的公民身份,甚至如霍金和埃隆•马斯克担心的控制人,还有很远的路!

高院士后面讲了两个4,这两个4都讲中国的人工智能发展情况。中国人工智能有4个优势:政策、数据、应用、青年人,有4个短板:基础研究、高端器件、开源开放平台、高端人才。这里涉及到中国和美国人工智能发展趋势的判断问题。究竟人工智能发展方面中国能不能超越美国?现在国际上争论很多。最近李开复博士的《AI未来》一书,在国际上热卖,实际上他在书里就回答了中国和美国竞争到底谁能赢。他的结论很明确:就是中国能赢!因为中国有政策优势,有大量应用和数据优势。另外,他认为高端科学家未来不像过去那样重要,所以,李开复的观点是未来中国在人工智能的竞争中能赢。

但是这方面高院士没有给出结论,只给出了中国4个优势和4个短板。实际上从更高的层面看,中国和美国人工智能谁赢和谁输,不是最根本的问题。对于人工智能还有很重要一点:AI是整个人类和机器的竞争!AI发展对人类社会有深刻影响,要求人类在国家和全球治理上做出改变!面对人工智能的挑战需要全世界共同合作,人类才能够面对AI的挑战。高院士讲了AI趋势,特别强调人工智能和以前的技术不一样,就是AI有很强的社会属性。人工智能不仅是种技术,对人的就业和伦理、法律有深刻影响。人类必须做出深刻的制度、法律和文化上的变革,才能应对好人工智能的影响,这需要世界不同国家积极探索,需要不同国家之间相互学习、借鉴,更重要的是携手合作!

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是像蒸汽机、电力、电脑和互联网一样对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有深刻影响、是在人类历史上不多的通用目的技术(General Purpose Technology),把握住其发展造福社会,需要人类社会做出深刻的改变!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16140-1176350.html

上一篇:春天的丁香
下一篇:《海阔天空》
收藏 IP: 113.46.51.*| 热度|

7 刘钢 李剑超 张骥 周春雷 贾玉玺 邹晓辉 杨正瓴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5: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