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亲历科学革命:介绍二本有关癌基因研究史的著作
癌基因理论的建立是20世记生命科学研究中的一场革命。有关癌基因理论以及发现细胞癌基因的曲折过程,有二本书值得推荐。它们是由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和癌基因理论的创立者亲自撰写的。一本是瓦穆斯(Vamus)和温伯格(Weinberg)写的“基因与癌生物学”(Genes and the biology of Cancer)1993年由“科学美国人出版社”出版;另一本则是由毕晓普(Bishop)写的“如何获得诺贝尔奖”(How to win the Nobel prize)2003年由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
“基因与癌生物学”是一部高级科普作品,正如作者在书前言中所说:“最近几年,我们在癌症研究方面的新发现,使人们对癌的认识发生了一场革命。许多读者想了解它们,但又缺乏专门的知识。为此我们写了这本书,目的是向读者介绍有关癌的知识体系以及发现它们的过程。”如果你对癌基因理论感兴趣,这本书一定不会令你失望。
“如何获得诺贝尔奖”则可以看成是毕晓普本人的一个科学传记。这本书的目的是“从历史的角度讲述一些关于一个人如何成为科学家,以及如何进行科学实践的事情。”虽然作者用了一个有点俗,但很抓人眼的书名,但作者却说他“是故意让它名不副实”。但是,一个诺贝尔奖得主的传记故事以及他对科学研究的感悟,总是会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譬如他在书中说,他和瓦穆斯都不是预先精心设计好要如何去拿诺贝尔奖的。另一位诺贝尔奖得主佩鲁茨(Perutz)更清楚地讲过:“科学创造如同艺术创造一样,都不可能通过精心组织而产生”。这似乎是许多诺贝尔奖科学家的共同体会,对我国的科学政策制定者来讲,是不是有可以借鉴之处呢?有趣的是毕晓普和瓦穆斯都是在30岁以后才真正开始科学研究生涯的。他们都曾尝试过其它的人生道路。如瓦穆斯原先的专业是文学,他是在哈佛大学获得英国文学硕士学位后,才进入医学领域的。这些科学研究的前期经历为他们后来在科学研究中的创新性思维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在书中毕晓普还无情地嘲笑了那些所谓的“科学工作狂”。他说:“许多人引以为豪的是一天工作16小时,工作安排要以分秒计……可是工作狂是思考的大敌,而思考则是科学发现的关键。”诺贝尔奖得主费希尔在上海同济大学演讲中,向中国学生提出的最大忠告就是“少学习,多思考”。他认为,科学的本质和艺术一样,都需要直觉和想象力。太多的信息进入大脑,就没有时间发展想象力。这些与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不相一致的科学感悟,对想科学研究的青年科学家来讲,也不会是没有启发的。
“基因与癌生物学”一书的中译本已于2000年12月由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如何获得诺贝尔奖”一书的中译本则于2004年5月由新华出版社出版。二个译本都译得相当不错。尤其是“如何获得诺贝尔奖”一书是由一个“对生物医学一窍不通”的译者翻译的,更为不易。我是2003年8月得到“如何获得诺贝尔奖”这本书的英文版的。粗看之后,感到颇有价值。2004年10月在中关村图书大厦的“外国人物传记类”中,发现此书中文版,赫然与“马克思、罗斯福、肯尼迪…”等人物的传记和回忆录列在一起,也算是一件意外的惊喜。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01: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