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大诚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dc1947 交流思想 交流文化

博文

建议蠲免2015年底前未交的社会抚养费

已有 3398 次阅读 2016-1-18 08:02 |个人分类:时事评论|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贫困, 超生, 社会抚养费, 黑户, 蠲免

建议蠲免2015年底前未交的社会抚养费

最近,国务院办公厅公布了《关于解决无户口人员登记户口问题的意见》,禁止设立不符合户口登记规定的任何前置条件,切实维护每个公民依法登记户口的合法权益。这是解决我国1300万以上“黑户”人口的户口问题的重大措施。

占我国人口1%以上的人尚没有户口,这是影响我国社会公平的大问题。没有户口的这些人们将难以得到他们应有的许多权利。但是,即使各级政府部门不设立任何前置条件,让这些人去登记,这些人也未必都去登记。这些人之所以没有户口,其主要原因之一是“超生”。

超生就要交社会抚养费,而对于大多数超生家庭来说,这是一笔相当大的费用。对于社会的富有阶层,即使缴纳较多的社会抚养费,为了他们的子女,他们也能够“忍痛出血”,就像张艺谋先生一样。但是,对于许多较贫困的家庭,他们却未必拿得出这笔高额的费用,即使能够拿出来,也将是他们堕入更加贫困的境地。因此,为了避免缴纳社会抚养费,他们就只好让他们的子女做“黑户”。

有很多人的黑户还真是“黑”的,就是说,有关部门并没有拿到他超生的“真凭实据”,因此无法让他缴纳社会抚养费。一旦他给子女上了户口,这就把超生的真凭实据交给了有关方面,有关方面就可以根据有关条例征收他的社会抚养费。这样,他还敢去登记户口吗?

这样,因超生、贫困而选择了黑户,因黑户而得不到合法的权利,在很多情况下又陷入了进一步的贫困,还有可能进一步超生。这是一个恶性循环,或者说,是一个越拉越紧的死结。如今,国务院想帮助他们解开这个死结,但是,很多人却不敢去解开,原因很简单,就是上面所说的社会抚养费。一旦被计划生育部门认定必须缴纳社会抚养费,就随时可能被计划生育部门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这样,社会抚养费这把“达摩克利斯剑”就悬在他们的头顶,时时有可能落下来。

因为害怕这把剑,他们就只有生活在贫困——黑户——贫困的恶性循环之中,这个结就打不开

怎么办?

我建议,蠲免到2015年底之前应交未交的社会抚养费。取下悬在这些因计划生育超生人员头上的达摩克利斯剑,以斩断那个因黑户而形成的“戈尔迪结”。从而使这些人放下包袱,去进行户口登记,去过普通人应当过的生活。

我国对外可以“免除对有关最不发达国家、内陆发展中国家、小岛屿发展中国家,截至2015年底,到期未还的政府间无息贷款债务”,而且,早在2011年就已经“免除了44个最不发达国家238亿人民币的债务”了,如今,对内当然也可以免除这些社会抚养费。

这些社会抚养费如果可以收得上来,如果这些超生者中的大多数人确实交得起这些社会抚养费,他们也不会选择黑户。收又收不上来,空在那里吓唬得他们惶惶不可终日,影响他们的工作、学习、生活,还不如索性宣布蠲免。

蠲免了没有交费的,不就是对已经缴纳的人不公平吗?确实有些不公平,但是,世界上并没有绝对公平的事情。免除那些最不发达国家的到期未还的债务,不也是对那些到期已还的国家债务看起来不公平吗?

会不会对于不履行其他缴费行为的人产生鼓励作用?像这种一胎化计划生育的政策已经再也不会有了,这是极其罕见的国家行为,是任何别的政策所无法比拟的。只此一次,就像国家大赦一样,没有可攀比的。

由于社会抚养费是地方性收入,我估计对于蠲免顾虑较大的应当是各个地方政府。但是,各地方政府也明明知道这笔钱不容易收,很多人也真的交不起,即使交了也是造成了更多的贫困人口。地方政府总是要扶贫的,为什么还要故意造成新的贫困人口呢?很多地方就是用这些很困难才收上来的钱,勉强地去养活这些收钱的人,这是何苦呢?这些人让他们去做些什么不好!

人口的生育问题,是跟人的生活情况、经济、文化水平有很大关系的,经济发达了,对于许多在城市里有较好生活状况的人,动员他们多生育孩子都是非常困难的事情。所以,真要搞好计划生育工作,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把各地方的经济搞上去,这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我想,蠲免了到期未纳的社会抚养费,真正使上千万“黑人”过上正常的生活,一定会得到老百姓的拥护的。我希望政府有这样的魄力。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12874-951085.html

上一篇:教授的私人公司与央视记者的微博
下一篇:闲说“孩子”为何变大了
收藏 IP: 119.162.50.*| 热度|

4 史晓雷 尤明庆 孙弘 cgxi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15: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