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大诚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dc1947 交流思想 交流文化

博文

元宵节说“糖”和甜品的“老祖宗” 精选

已有 8315 次阅读 2015-3-5 08:05 |个人分类:谈天说地|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元宵节, 麦芽糖, 饴糖, 吹箫

元宵节说“糖”和甜品的“老祖宗”

前两天,我在《面条里的科学》一文中说到“和面”以后要“醒面”,网友刘光银先生向我指出,这里的“醒面”应当用“饧面”。多谢刘光银先生,按照《新华字典》的说法,似乎可以用“饧”字。说“醒面”,不过是从俗借这个音罢了。

这个“饧”字,我倒是认识的,不过,我一直只知道它的原义是饴糖,如今吴方言中还称饴糖为饧糖。在吴方言中,这个字的声母与英语中的浊辅音z几乎一模一样,读为“zing糖”。如今的普通话中间已经没有浊音了,这是很可惜的事情。

饧糖即饴糖是利用粮食(谷类)发酵而产生的一种糖,主要成分为麦芽糖。如今制作饴糖的过程,从化学的观点看,主要是淀粉的水解反应,在淀粉酶的作用下,反应进行得还是比较快的。在中国的历史上,最早的甜食品的来源大概有两个,一个是天然的,来自蜂蜜,另一个就是饴糖。所以,古人一说起甜的东西,便说是“饴蜜”,说某东西好吃,就说那东西“甘如饴蜜”。由于我国大部分地区处在温带,难以种植甘蔗,而甜菜制糖是到了近代才由欧洲人发明的,所以,过去民间用的最多的糖还是饴糖。

我小时候,也就是六十多年前,大多数情况下吃的糖果已经是如现在一样的了,那是在糖果店里买的,包着漂亮的糖纸。但是,也还是有一些小贩,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卖他们自己生产的饴糖食品。从这些饴糖食品的性质上看,可以分两种:往饴糖中掺杂着其他食品的和基本上没有掺杂的。

基本上没有掺杂的饴糖,我们那里就称为饧糖。六十年前,一些最简单的卖饧糖的摊子往往就把挑子摆到小学校门口或附近。花一分钱(更早是旧币100元),小贩就拿两根现在想起来估计七八厘米长的小竹棍挑一团饴糖给你。通常是棕色的,有如今的棒棒糖那么大一个球。拿到手里,用舌头舔上一舔,甜甜的,却不舍得吃。边上有小伙伴看着,先馋一馋他们。然后,两只手各拿一根竹棍,把那团饧糖挑开,拉长一点,再缠绕在一起,再拉长缠绕,边缠绕边用舌头去舔那甜味。由于缠绕时裹入了空气,那糖的颜色也越来越白。有的时候,小朋友还要分而食之。一分钱又吃了又玩了,实在深得小朋友的喜爱。

另一类饧糖是要往里面掺杂的。有名的吹“糖人”就是要往饧糖中掺进蔗糖。做糖人,吴方言称卖“糖人人”的。说是糖人,其实基本上都不是人,而是动物或物件。其中最简单和便宜的是用糖做成管形,中间一折,开个口子,底下插上一根竹棍,便是一个哨子,一吹气,便嘘嘘作声。那东西只需要两分钱,一般小孩子也买得起。真要是吹成物件的,简单的是葫芦和灯笼,复杂一点是猪、虾,更复杂的有公鸡、凤凰、龙、猴子等。复杂了价格当然就贵得多,好的要一毛甚至两毛钱。那就需要向家长“申请经费”了,但是往往很难得到批准。吹“糖人”不能够光用饧糖,一定要加入蔗糖,仅用饧糖是软的,只有掺入大量蔗糖以后,吹出的物件在冷却以后才能够凝固变硬。

另一大类往饴糖中掺杂进去的是熟的粮食或其他食品,如黄米、芝麻、淀粉等。掺进了这些东西以后,饧糖里面就有了“骨架”,变硬挺了。像北方的关东糖就是掺进了黄米。苏州的葱管糖掺进了芝麻。腊月二十三祭灶时所用的糖元宝(北方称糖瓜)也是这一类饧糖。我小时候有一种最便宜的是掺进了淀粉,白白的,称五香烂白糖,很便宜,一分钱能买到一块约三分来厚一平方寸大小的拟菱形。表面裹上了芝麻的似乎则要2分钱。那都是小孩子能够买得起的。

有的小贩是可以用家里的破烂如破布头、碎玻璃、废金属、废纸等换糖的,这就很不卫生了。不过,当时似乎不重视这些(那时候的孩子肚子里有寄生虫是常事)。那些小贩并不吆喝,而是吹短笛,发出如下的音声:

‖: 12 3——∣232 1 0 :‖

笛声很是悠扬。

汉代大学者郑玄在注《诗经》中的“箫”字的时候,曾经说到箫是“如今卖饧者所吹”。由此可见,不但卖饧糖有悠久的历史,连卖饧糖者吹笛(箫)也有了两千年的历史,差别只在笛子和排箫。显然短笛比排箫更加容易携带。

实际上,做这类饧糖制品的历史是非常悠久的,早在屈原的《招魂》里就有“有餦餭(食長)(食皇)些”的句子,其中餦餭(食長)(食皇)(音zhāng huáng的意思,据汉代大学者扬雄和王逸的解释,就是这样的饧糖。《招魂》里的句子是在说:魂啊,回来吧,这里有好吃的饧糖。

一般地说,饧就是饴,大多数古人都是这样说的,也有的古人分得细一点,认为掺杂进粮食的饴称为饧,也有的认为饧是较干硬的饴。

饧字的繁体字的写法是餳。关于这个字的写法,过去曾经有过争议,即,字右边的表音部分到底是一个容易的易,还是一个昜(音阳,是太阳的阳的古字)。后来弄清楚了,还是一个昜,所以才有了如今这样的简化(易是不简化的,如赐、锡、踢、剔、惕等。昜是要简化的,如场場、肠腸、畅暢、汤湯等)。

最早,这个饧字的发音是按照其音旁“昜”而读为“洋”或“唐”。如今大家所广泛使用的“糖”字就是在这个发音的“饧”的基础上后造出来的(中间还有一种写法,写为“餹”)。后来,一些韵母为ang的字如行、更等很大的一类都有了ing的读音,饧字的韵母也转成了如今的ing。也就是说,饧字把自己原先的发音和意思转给了新造的糖字,而自己的韵母变成了ing。糖成了一个常用字,饧却不大为大家所认识。现在,饧字在普通话中读为xíng

元宵节到了,我们在吃元宵的时候,认识一下这个如今“糖”字和甜味食品的老祖宗——“饧”,还应当是一桩有意义的事情。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12874-872006.html

上一篇:面条里的科学——盐的作用
下一篇:为什么称“菜笕”
收藏 IP: 39.71.10.*| 热度|

31 尤明庆 吕喆 王荣林 黄永义 邵鹏 李雄 王淳 武夷山 李轻舟 侯沉 李宇斌 曾玉亮 董侠 董全 刘光银 李伟钢 戎可 陈楷翰 杨月琴 赵美娣 冯珞 庄世宇 农绍庄 曹成 peosim shenlu icgwang biofans zjzhaokeqin qcs1002 zujishe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3 14: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