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大诚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dc1947 交流思想 交流文化

博文

说说卜筮的一些事情(下) 精选

已有 7847 次阅读 2014-9-23 07:57 |个人分类:谈天说地|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周易, 卜筮, 大衍之数, 杨辉三角形, 先秦古籍

说说卜筮的一些事情(下)

 

既然在上一篇中所说的方法是阴阳失调的,有没有修正的方法?应当怎么修正呢?

修正的办法当然有的,而且不止一个。

先介绍第一种。在上次介绍的方法之中,只在第一变中要挂一,就是先拿走一张牌。现在修正的方法,则是在第二、第三变的时候,也要“挂一”。在第二变44或40张牌分成两堆以后,还要拿走一张牌,然后再四四以。第三变也是如此,其余都与原来一样。

我们也来分析一下这个过程及由此引得的结果。首先,分二和挂一实际上是“可交换的操作”,即把44张牌任意分两堆以后取走一张,与把43张牌任意分两堆没有什么差别。

43张牌任意分成两堆,再四四以揲,如果一堆余1,另一堆必然余2;同样,如果一堆余2,另一堆必余1。对于这两种情况,四四以揲出来的结果一定是40。如果一堆余3,另一堆必余4;同样,如果一堆余4,另一堆必余3。对于这两种情况,四四以揲出来的结果则一定是36。

这样,第二变由44→40与由44→36的几率相同,都是2/4即1/2。同样第二变由40→36与40→32的几率也相同,也都是1/2。

一般地说,由4N-1张牌分两堆以后四四以揲,去掉余数后得到4(N-1)和4(N-2)的几率都一样,都是1/2。这里N = 8,9,10,11.

这样,经过三变以后,由48→36的过程是:48→44(几率3/4)→40(几率1/2)→36(几率1/2),这个过程的几率是(3/4×1/2×1/2) = 3/16.

由48→32的过程有三个:48→44(几率3/4)→40(几率1/2)→32(几率1/2)、48→44(几率3/4)→36(几率1/2)→32(几率1/2)以及48→40(几率1/4)→36(几率1/2)→32(几率1/2),三个过程总的几率是(3/4×1/2×1/2)+(3/4×1/2×1/2)+(1/4×1/2×1/2) = 7/16.

由48→28的过程也有三个:48→44(几率3/4)→36(几率1/2)→28(几率1/2)、48→40(几率1/4)→36(几率1/2)→28(几率1/2)以及48→40(几率1/4)→32(几率1/2)→28(几率1/2),这三个过程总的几率是(3/4×1/2×1/2)+(1/4×1/2×1/2)+(1/4×1/2×1/2) = 5/16.

由48→24的过程是48→40(几率1/4)→32(几率1/2)→24(几率1/2),这个过程的几率是(1/4×1/2×1/2) = 1/16.

写成周易的语言,经过三变之后得到老阳、少阴、少阳和老阴的几率分别为3/16,7/16,5/16和1/16,它们的比例为3:7:5:1。

于是,总的阴爻和阳爻的比是(7+1):(3+5)= 8:8。阴阳得到了平衡

还可以介绍另一种修正的方法,比上面的还要更简单一些。

这种筮法与上一集介绍的方法一样,只在第一变时“挂一”,在第二变和第三变时就不再挂了。但是,在所有三变的过程中,“揲四”时只揲左手的,不揲右手,也就是说,只是把左边一堆牌四张四张地数,取出余数,而右边的一堆并不用揲,只是根据左手揲剩余的数目,从右手边取出几张予以补助。若左手剩1和2,则右边拿出的补足至4;若左手剩3和4,则右边拿出的补足至8。

这样,由于左边余1、余2、余3和余4的几率相同,因而在第一变时由48得到44和40的几率就相等,各为2/4即1/2。在第二变时由44得到40和36的几率也相等,由40得到36和32的几率也相等。在第三变时由40得到36和32的几率、由36得到32和28的几率、由32得到28和24的几率全部相等,都是1/2。每次“揲四”后所得两种结果都相等。三变过程中各种结果的几率形成一个类杨辉三角形:

这样,这种筮法得到老阳、少阴、少阳、老阴的几率之比为1:3:3:1,按照唐朝人张辕的说法是8:24:24:8。阴阳也是平衡的

至于为什么可以只揲左手边,不揲右手边?似乎所有的书上都没有说。我想这也无关紧要,因为谁也没有说过两边都要揲的道理。从《系辞》第九章“大衍之数五十”那段话中间,并没有说到是否左右手都要四四以揲,还是哪一边需要四四以揲。这本身就是一笔“糊涂账”,是后世各家卜筮者各自发挥的结果。

   上面两种方法都是阴阳平衡的。阴阳都是平衡的,但是得到的结果却是完全不同的。正所谓“各庄有各庄的高招”,您信谁的?

同样是一笔糊涂账,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整个卜筮的基础:“大衍之数五十”

我们一开始要用49根蓍草。为什么要用49根蓍草?因为“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

为什么“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

西汉著名易学家京房说:“五十者,谓十日、十二辰、二十八宿也,凡五十。其一不用者,天之生气,将欲以虚来实,故用四十九焉”。这是几乎卜筮祖师爷级人物的看法。

到了东汉,著名学者马融说,不对!马融是个了不起的大学者。《后汉书.马融传》:“融才高博洽,为世通儒,教养诸生,常有千数。涿郡卢植,北海郑玄,皆其徒也。”而且敢于招女学生,“尝坐高堂,施绛纱帐,前授生徒,后列女乐,弟子以次相传,鲜有入其室者”。马融认为太极生两仪,两仪生日月,日月生四时,四时生五行,五行生十二月,十二月生二十四气。”(1+2+2+4+5+12+24 = 50)。“北辰居中不动,其余四十九转运而用也”。 

可是,马融最好的弟子郑玄不同意。郑玄比他的老师学术成就更大,儒学最权威的经典《十三经注疏》中竟有四篇的注是他作的。郑玄说:“天地之数五十有五,以五行通气,凡五行减五,大衍又减一,故四十九焉”。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有根有据。《系辞上传》:“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从1加到10等于55,现在的小朋友了都在练习这个,据说可以成为像高斯那样的天才)。可是为什么要减去五行之五,又要无缘无故减一,郑玄的理由并不充分。

比郑玄略小50来岁的学者荀爽却认为,这是因为 “(八)卦各有六爻,六八四十八,加乾坤二用,凡有五十。乾初九潜龙勿用,故用四十九也”。

这些都是东汉的大儒,后人对于古籍的理解,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们的工作。没有他们的工作,很多先秦古籍我们很难读懂,用一句时髦的语言,我们还将“在黑暗中摸索”。

唐代易学家崔憬的观点又与郑玄不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把天地之数五十有五减去天一地四,从而得到五十。为什么减去天一地四?因为“天一地四者,此八卦之外,大衍所不管也”。八卦不管天地,这好像也有点问题。

宋儒邵雍说得简明而扼要:“天数二十有五之倍数,合五十”(25×2 = 50)。

朱熹朱夫子说得就不那么肯定:“盖以河图中宫天五乘地十而得之”(5×10 = 50)。

上述这些人,都是中国历史经过千百年的大浪淘沙而站住了脚的、第一流的大儒家。对于儒家著作的贡献,我们今天的任何一个儒者,即使是最出色的人物,都难以与他们比拟于万一,更不要说相提并论了。他们对于这个问题,是各有各的主张。

近代人杭辛斋则别出心裁:“勾股自乘合大衍数,即三三见九,四四一十六,五五二十五,巧合五十”。

早在东汉、三国时代,姚信、董遇就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天地之数五十又五,减去六爻之六,就是其用四十有九。不知道是否受到他们的启发,现代人金景芳提出:“大衍之数五十”应为“大衍之数五十有五”,古书可能脱“有五”二字。这倒痛快,古人弄错了,应当是大衍之数五十有五,他们抄丢了“有五”两个字,一刀把“大衍之数五十”这个难题砍个干干净净。

不过,随便说古人抄错了,光凭胆大、没有证明恐怕是不行的。古人抄漏了,有原件吗?有未抄漏的吗?退一步说,有谁见过未抄漏的?统统拿不出来。两千多年来,谁也没有见过。因而,这样的证明,任你有天大的本事,在现存的典籍中是不可能有任何蛛丝马迹的了,恐怕只有盼望着将来的某一天,从地下挖出先秦的宝贝了。发生这样的事情,实在是虚无缥缈得很哪。

总而言之,卜筮的理论基础“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两千多年来,经过这么多大学者皓首穷经的研究,竟然还是一笔糊涂账,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说到了这些,对于那些对《易经》顶礼膜拜者,对于根据它卜筮而得的结果深信不疑者,倒真是一件尴尬之事。

其实,即使有再好的理论基础,最后的卜筮结果,不都是产生在那几个“随机”的“分二”之中吗?我们所看到的形形色色的卜筮,不都是“随机”的产物吗?至于对“随机”结果的解释,这就是另外一种“技巧”了。如“桃园三结义,‘孤独’一枝”那样的如簧巧舌才是问题的关键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12874-830028.html

上一篇:说说卜筮的一些事情(中)
下一篇:是否可以设置对“回复”的回复——对科学网博客的建议
收藏 IP: 60.216.170.*| 热度|

25 戎可 麻庭光 武夷山 刘钢 黄荣彬 冷永刚 尤明庆 曹聪 李轻舟 赵美娣 李伟钢 nature2014 doctor5 shenlu rfm2007 zhangcz07 eastHL2008 jlx1969 aliala tudao canggai ganyishao wgq3861 shihuai di24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19: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