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大诚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dc1947 交流思想 交流文化

博文

海归与国内环境 精选

已有 13957 次阅读 2014-9-1 07:34 |个人分类:教育|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环境, 海归, 大学校长, 烦恼, 应酬

海归与国内环境

《人民日报海外版》刊文说起国内的高等学校校长院长最近很有些烦恼,说是“花大力气引进的海归人才,水土不服的情况并不鲜见,如何让海归们接地气,着实让校长们伤脑筋”(见柯国笠、徐鹏:《高校校长院长:让海归教授尽快适应国内环境》,《科学网·新闻》8月29日转载)。该文指出:

近日,由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及高等研究院主办的中国教育改革校院长交流研讨会上,全国多所高校的校长及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道出上述苦恼。

首都经贸大学校长王稼琼坦言:“最大的问题就是海归人才不接地气,不了解实际情况。”一些海归教师进入国内院校后,发现在国内发展空间不足,不适应国内的管理体制,甚至一部分海归教师因为户籍、家庭等原因又离开了中国。

海归本身就是从国内走出去,学成后又回到国内的一个群体,对于国内各种环境的认识应该要比在华外国人更清楚。然而,学术型海归进入高校之后,无法迅速建立起因留学生活而中断的人际关系,缺少与同事和社会互动的共同话语;难以适应工作应酬与个人生活的过度交叉而产生抵触情绪;还有一些人习惯了国外相对自由和松散的生活方式,回国后新的生活环境和快节奏的工作让他们对曾经熟悉的环境难以适应。

这真是一篇有意思的文章,值得花时间写几句看法。

人与环境的关系确实很重要,但是,是不是一定要人去适应周围的环境,那可不一定,要看周围的环境好不好。比如说,新搬一个家,如果周围环境很优美,山清水秀,当然很好,应当要适应这个环境,如果自己有些不讲卫生之类的不良习性,还一定要改掉。如果新的环境很乱,脏水满地流,蚊蝇到处飞,如果也去适应那样的环境,也去到处倒脏水、随地大小便,那就糟糕了。相反,应当打扫环境,搞好环境卫生,不能同流合污。

我们现在高校的环境好不好呢?生活和居住环境当然非常之优美了,往往是青山绿水、草坪假山。但是,教学和科学研究的环境呢?恐怕分歧比较大,看法往往大相径庭。就拿上面所引用的那两段话中说到底几个问题的先后次序来说说看法吧。

一些海归教师进入国内院校后,发现在国内发展空间不足,不适应国内的管理体制”。国内的管理体制有哪些好的地方,哪些不好的地方?校长、院长们的看法与普通教师的看法就恐怕不大一样。我们这里是带长的通吃,什么项目啊、基金啊、发表文章啊、得到奖励啊、晋升职称啊,带头的都是带长的,一把手负责。当然,凡是听话的、有用的,按听话和有用的程度,适当分配。这样的管理体制,校长、院长们当然认为很好,至少在他的治下,是好的地方多,至于不足的地方么,啊。一分为二嘛,总是有的。许多海归还是非常识时务的,迅速加入到这个体制中间,而且分得了一杯羹。当然,如果个别海归们不适应,那对于领导来说,那就比较麻烦,毕竟不能与对待“土鳖”一样,他们是“花大力气引进的”,要考虑影响啊。

然而,学术型海归进入高校之后,无法迅速建立起因留学生活而中断的人际关系,缺少与同事和社会互动的共同话语;难以适应工作应酬与个人生活的过度交叉而产生抵触情绪”。请注意这里的几个关键词:人际关系;共同语言;工作应酬。这是这些校长、院长们最重要的工作中的关键词。他们靠什么来维持这种“人际关系”?他们的“共同语言”是什么?他们就靠这最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工作应酬”。什么是工作?工作就是应酬。那些地方有“人际关系”,需要用“共同语言”去维护,需要他们去应酬,越是要应酬的地方越是要去,这才是“好同志”。对于他们来说,“工作应酬”这个东西,已经“与个人生活”“交叉”在一起了,真是到了不可一日无此君的地步。应酬真的是校长、院长们不可须臾以离的法宝。海归们不能适应这个环境,岂不是太煞风景了。幸而,大多数海归们并非如此,海归毕竟大多数是极聪明的人,“识时务者为俊杰”,有些海归善于学习,他们应酬的功夫不说出神入化,也已经相当上乘。

众所周知,我们国家在各种奖励、科研立项、各类人物和各种机构的政策待遇等等都是分级分类的,各类之间彼此差别很大很大,这样就使掌管这些分类的的官员和参加评审的“科学家”手中握有了极大的权力。如果与他们有了“铁”的关系,这些人就可以在评审时昧着良心,指鹿为马、颠倒黑白

现在很多单位的领导或“学术带头人”,不管是海归或者非海归,主要就是在做这样的工作。他们对于可能为他们所用的对象,利用本单位的公共资源,到处请客送礼,变相甚至直截了当的贿赂,以达到所谓搞好关系的目的。而搞好关系的首要受益者,就是他们自己。尚未弄到“杰青”的弄个“杰青”,地位更高一点的想办法向院士进军。不论什么桂冠或实惠,凡能够弄到的,大小不限,都往自己脑袋上面放(当然,拿出一部分来敬奉上面的有关人员是必须的)。这是许多单位学院一级领导特别是年轻领导的常见病。当然,有时候他们也会给本单位带来一定的利益。但是,由于很多单位都在这样做,能够给单位带来的好处实在有限,吃肥了的只能是掌握着权力的那极小一部分人,同时惯坏了或引坏了一部分曾经取得过一些成绩的科学家。而这样做的年轻领导,大多数本来还是个聪明人,如果引导得好,是有可能为科学事业多多少少做一点贡献的,现在把他们放在这样的位置,实在是害了他们自己。这样恶劣的关系学实在是中国学术界的毒瘤之一。

上面说的,就是我们现在的“环境”,这样的环境好不好?不能说全都不好,但是不好的地方相当多,需要改革的地方相当多。

我们“花大力气”引进海归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让他们适应这样的环境?就是拖他们下水、让他们与我们的领导一起在脏水里游泳戏耍?

常言说: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我们在这种环境里呆时间长了,有些臭味真是闻不出来了。好不容易请回来的“海归”,不让他们嗅嗅我们这里的臭味,争取改掉一些臭毛病,至少也要指出来发臭的地方,可以慢慢地去改掉。这才是海归们归来的真正意义。有的海归就是这样嗅出来、指出来的,他们是海归们的骄傲

事情是要一件一件地去做的。一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但是,如果因为一个人说的话没有人听就不去说,一个人的力量无足轻重就不去做,如果大家都那样,那就真的什么事情也做不成了。众海归们,该说的还是要说,该做的还是要做,该给领导们找麻烦的地方还是要找麻烦,让领导们去“伤脑筋”吧。只有这样,我们的环境才能够真正的好起来。

 

 



聊聊“海龟”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12874-823938.html

上一篇:当李白“穿越”到今天
下一篇:说说子午卯酉的这些事情
收藏 IP: 218.56.201.*| 热度|

39 尤明庆 武夷山 朱晓刚 水迎波 陈楷翰 董洁林 邵鹏 邵明波 闵应骅 李东风 管政兵 曹聪 许芬 储涛 郭战胜 王金恒 郑永军 赵美娣 戴德昌 胡良军 李健 谭平连 田云川 王志杰 王芳 洪枫 blackrain007 truth21ct wangqinling zhangcz07 ncepuztf shenlu XuexingLu lovelessleo Noble007 icdc Zxt2012 Dongpo14 exw1954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2: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