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大诚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dc1947 交流思想 交流文化

博文

关心杀

已有 9890 次阅读 2012-12-3 08:21 |个人分类:教育|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教育, 孩子, 关心, 种树, 课外辅导

    人们总把培养人与种树作比方,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真的是很恰当的比方。

柳宗元有一篇《种树郭橐驼传》,选在《古文观止》里的,据说现在已经成了中学课文,实在是一篇好文章。柳宗元把种树之道与官道作类比,现在的人也大都沿着这个方向去思考、去阐述。其实,我看把文章中关于种树的论述,与育人相比,倒也是很有些意思的。

郭橐驼说,他种的树之所以长得好,是因为能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而“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已然种上了,就应当“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如果爱之太殷,忧之太勤”,种上之后,总是不放心,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更有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这样的树还能够长得好吗?不死已经是幸运的了。因此,郭橐驼认为这些人对于树,“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

看看我们现在是怎样对待我们的少年儿童(甚至青年)的,实在是关心得无微不至。从孕育小孩开始,就设想着应该给孩子一个怎样优越的成长环境。不管自己的境况如何,“再苦也不能苦了孩子”,一切向高标准看齐。这样,月嫂的工资便比许多大学教师还高,所有的婴儿或少儿用品,即使是鞋袜、衣裤,都因为沾上一个儿字而身价倍涨。由于无法实现高标准,有很多人便生活在忧虑之中。因为担心不能够给孩子以高标准的生活,许多人不敢结婚,结婚的不敢生孩子,以至于错过了最好的生育年龄,结果反而生下了身体上有缺陷的孩子。

现在我们的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这是事实。但是,在城市中,许多幼儿园、小学的条件其实还是不错的,至少是不算很差的。十个指头还有长短,不可能都一样好,要改进也要时间。我们的许多家长却不能容忍略微差一丁点的条件,“凭什么我摊到差的”?“我掏多少钱也要让子女得到最好的”。于是,择校、送礼,走门子。财大气粗的不在乎,钱少的也忍痛往外掏。使本来不均衡的教育资源更不均衡,穷的学校更穷,富的学校更富。让贪污腐化分子有更多的机会,让握有权力的上级教育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更能够从资源的不均衡中提取更多的好处。在教育资源不均衡这个问题上,我们的“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众“孟母”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学走路还会跌跤。当出现一些问题的时候,家长的心疼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过分的反应、把责任全部归于学校和他人是许多家长的错误做法。比如,小孩子在学校打架是不可避免的事情,有时候小孩子打架甚至也并不完全是坏事。但是,一打架稍受一点伤害,就让学校负责巨额赔偿,甚至打骂学校教师,搞得学校无法正常教学。结果是学校只有把学生看得死死的,不出问题就好。小孩子在学校,游戏越来越少,春游、秋游更别想了。上体育课学生受伤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一出问题,不管是学生自身的体质问题,还是其他的问题,学校都会面临官司,等着赔偿。最后学校的选择当然就是以不出问题为第一,学生体质差就差吧。韩国和日本的小学校,敢于让小学生光着身体在雪地里做操,我们中国的学校敢这样做?家长不打上门来来才怪呢。大学的取消长跑,也是在这种形势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结果。所以这些,最后吃亏的是学生,身体越来越差,替人跑步跑500米就可悲地倒下了。

我不知道现在有的中小学生总共要上多少个课外班。这些班绝大多数都是众孟母强逼孩子上的。不少青年知识分子晒他们的收入多么少,支出多么多。他们的收入确实太少了,但是不少支出特别的对下一代的支出,例如课外班的支出,基本上是不必要的。他们的下一代并不买他们的账。要让小孩子健康成长,就应该让他们多玩,多与别的孩子一起玩,多在室外玩,在游戏中,他们的体力、智力、情感、集体精神、毅力等等都得到发展。很多家长逼孩子学弹琴、学画画、学数学、学外语,如果孩子自己不愿意,最后硬逼的结果只能适得其反,引起他们一辈子也不喜欢弹琴、画画、数学、外语。由于这些课外班学习的大多是一个人的活动,致使许多孩子长大以后非常自私,完全不顾他人,自己合适就行,缺乏团队精神。比如,有的人读书是读到了博士生,可是十分自私,别的同学帮助他似乎天经地义,而他的经验、资料决不与别人分享,甚至到毕业了就不告而辞,连实验室的钥匙都不留下。这样的人,结了婚、成了家往往也难以做到与家庭成员和睦相处,结果是自己痛苦一辈子。

前些年,家长过分关注引起的孩子的教育问题尚限于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现在,小城镇、农村的孩子照样在走同样的道路。许多从农村走出来的大学生和研究生照样不知道农村,只会死读书。因为他们的家长对他们也是非常溺爱,也正因为他们从小读书略“好”一点,家长更是把全部的希望寄予他们的身上,不让他们参加任何与社会生产有关的活动。许多人只是被保护在像监狱一样的中学里,他们在那里学到的本领只是会做一些除了考试没有任何用处的题目。长期频繁的排名、竞争、奖励、惩罚使他们排斥他人、拒绝合作,甚至投机取巧、作弊说谎。他们的家长吃尽千辛万苦,希望把他们培养成“有出息的人”,可结果往往成了什么本事也没有、只会空想的、难以维持自己生计的废物。

现在更有些家长为了让他们的子女迅速出名、迅速富起来,不择手段,甚至摧残孩子的身体,去创造各种稀奇古怪的世界纪录,至于当母亲的帮着女儿在网络、电视、展销会等场合公开出卖色相,当父亲的领着儿子进行抢劫,那更是把年轻人推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用郭橐驼种树来类比,有少数人由于种种原因,把树种下就不管了,也不顾树根是否舒张,培土是否结实,浇水是否及时。这些人往往是社会的极弱者,我们应当加倍关心他们,解决他们的问题。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关心他们的孩子。

但是,目前更多的人属于过度关心自己种下的小树,爱之太殷,忧之太勤”,真是“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或天天浇水、或拔苗助长,一会儿施肥、一会儿用药,折腾来,折腾去,小树更是一塌糊涂。

对于正在成长的小孩子或年轻人,家长当然应当关心。但是,如果关心过度,结果反害了孩子。过去,曾经有骂杀、捧杀年轻人的,现在我们真该注意是否会关心杀了。

 

 

附:唐·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郭橐驼,不知始何名。病偻,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
  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蚤实以蕃。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以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而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蚤而蕃之也。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殷,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哉?」  
  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官理非吾业也。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蚤缲而绪,蚤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殆。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
 
  问者嘻曰:「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传其事以为官戒也。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12874-638653.html

上一篇:从白酒中的“塑化剂”看科普
下一篇:让外国人当大学校长又何妨
收藏 IP: 119.162.56.*| 热度|

37 陈铁喜 吕喆 肖重发 蒋继平 刘洋 赵燕 王春艳 曹裕波 张玉秀 乔中东 张海霞 郑晨 陆俊茜 孔梅 庄世宇 柏舟 鲍海飞 任翔 曹聪 彭思龙 王嘉文 王丽 曹俊兴 刘晓锋 刘凡丰 刘桂秋 梁进 张鹏举 武京治 李志俊 李富春 葛素红 anran123 fansg yinglu qinzhaosu laifuzi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30 19: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