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已经是夏历闰四月了。夏历,现在的正式名称是农历,不少地方称之古历,是中国的传统历法。由于民国年间正式应用了西方的阳历,相对于阳历,人们便把夏历称为阴历。直到现在很多地方例如我的家乡仍然沿用着这种不准确的说法。
所谓历法无非就是在时间坐标轴上的标记方法。人们最容易得到的区分时间的参照是白天和黑夜。下午,日从西边落山,天黑了,早晨醒来,一轮新日从东方升起,看见一个新的天。这就是一日,或称一天。
月亮是天上亮度仅次于太阳的物体,月缺、月圆的变化又非常明显,所以,用月缺和月圆作为比一日再长一些时间的参照物就理所当然。与太阳的升起又落山,又一个新的太阳升起称为一日相类似,人们把月亮圆了又缺了,直至看不见了,又见一轮新月,即地球上人们看到的两次相同月相(或新月、或满月)之间的时间称为一个月。
比月更长的时间周期是四季交替。对于像中国这样的农耕民族,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五谷皆熟称为年(年字的上半部是千字,下半部是禾字,“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也),于是把年作为了一个比月更长的时间单位。对于另外一些民族,如古埃及人的收成则与尼罗河的泛滥相关,于是把尼罗河的泛滥作为他们的“年”。但是庄稼的成熟、河流的泛滥作为时间的标准未免粗糙,人们于是找到了天文的标准。古埃及人的标准是天狼星第一次和太阳同时升起的那一天,中国人则用太阳下阴影的最长(冬至)和最短(夏至)作为时间的标准。
从天文学的观点看,日夜变化是地球的自转引起的,月相变化的月球绕地球的转动引起的,一年四季的变化是由地球绕太阳公转的结果。但是,这三者并不公约,他们的大小之比并不是整数。一个朔望月是29.5306日,一个太阳回归年是 365.2422日。那么一年之中的月数就是12.368个。
日是一个最基本的单位,不可舍弃。日的上一级单位怎么取?这体现了各民族的为事风格。
月缺、月圆是自然界最明显的变化之一,所以最早的历法大概都是阴历。日的上一级单位都是月。
阿拉伯民族是最崇尚传统的,所以希吉拉历即伊斯兰教历是真正的阴历。它以日落为一天之始,即一天之中。黑夜在前,白昼在后。以月亮圆缺一周为一月,月亮圆缺十二周为一年。单数月份为大月,30天;双数月份即2、4、6、8、10月为小月,29天;12月平年为29天,闰年为30天。这样,平年354天,闰年355天。这样,希吉拉历中的年就没有了其他历法中年的含义。它的元旦可以在春夏秋冬四季的任何一季。
以希腊—罗马人为文化源头的欧洲人讲究实用,善于用直截了当的方式简化复杂的问题。既然日、月、年三者难以调和,他们就像亚历山大大帝对付那解不开的戈耳迪之结那样,用利剑斩断了事。他们保留了精确的日和年,摒弃了精确的月。虽然月还是叫做月,但是他们的30或31天(也有28或29天)的月,纯粹是持剑的人任意指定的,与月亮已经脱离了关系。这只与太阳有关的历法称为阳历。随着机器、大炮和基督教的传遍世界,这阳历也传遍了世界,成为了世界的“公历”。
中国人和犹太人又有另外的智慧,这两个民族善于在看来不可调和的事物之中,找到妥协的办法,他们都是做买卖时讨价还价的高手。在历法上,他们发明了各自的阴阳合历。他们既要准确的月,又有马马虎虎能将就使用的年。他们用准确的月加上七年三闰、十九年七闰之类的闰月,凑出了在平均意义上准确的年。对于中国的古人来说,具体某一年的长短马虎一点也没有太大的关系,因为他们另有一套与准确的太阳年完全相关的骨架,这就是二十四节气。他们是实用主义者,并不需要理论上的严格,只需要实用。凡是与月亮有关的习俗,他们就用“月”,凡是与气候从而与农业生产相关的事物,他们就用节气。与气候有关的所谓黄梅天、伏天、起九等等都固定在以太阳历为骨架的节气上。对于古代的农业生产,这样的历法基本上也够用了。
在人类社会中,与社会生活相关的度量都是以人自己为标准的。中国人的尺、寸,外国人的foot、yard,都是与人的大小相关。时间量度也是如此。以人的一生为度,长寿一点的差不多30000天。如果以月为统计单位,差不多1000多月,单位太小了一些。而且月和月之间,因为季节的不同,不好作比较。用年为统计单位则更为合适,人生30000天,差不多80来岁,年与年之间可以进行直接比较。正因为要用年为统计和计量单位,对于年的准确性的要求应当高于月,这一点,西方的阳历(年的误差最多一天)要优于中国的阴阳合历(年的误差可达30天)。如果说,这种优越性在古代农业社会并不显著,那么,在现代社会就非常显著了。
最能学习先进的是日本人。在古代的农业社会,他们从中国学习了阴阳合历。在开始工业化的进程中,在需要准确统计和计量的社会里,他们又毅然地舍弃了阴阳合历,引入了西方的阳历。但是,日本人又重视传统的继承,所以,他们在改历的同时,把传统的节日,元旦、元宵、三月三、五月五、七月七等一股脑儿从阴阳合历搬到了阳历之中。把好的拿来,又有一点创新,这就是日本民族的智慧。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1 02: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