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大诚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dc1947 交流思想 交流文化

博文

教授与教书 精选

已有 22154 次阅读 2021-11-22 08:40 |个人分类:教育|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教授与教书

我从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到退休的四十多年头里,基本上一直做着教师的工作。如今退休十一年了,我对我的教师身份还是很有感情的。

做教师就要教书,在大学做教师还必须做学术研究,边研究边教书。一般地说,在大学研究什么,其自由度还比较大,对于大多数课程,怎么教,教师也有比较大的自由裁量权。我比较欣赏这样的工作环境。当然不可否认,由于一定要尽可能多地申请研究经费和刊出论文,总是有很大的心理压力,更有“记工分”的紧箍咒在念念不停,不能自由,令人头疼。但是,对于教书的过程,在讲台上,大多数情况下我还是很享受的。如果没有那个紧箍咒,让我能够真正自由地做学术研究,可能会更加享受。

大学教授一定要讲课,这应当是全世界各国的通例。讲课就要讲好,要讲好就要花力气准备,这也是完全必要的。不花力气,照本宣科,看上去也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也考试及格了,但是其真正教学效果,给学生留下的长期影响,却要差不少。现在各学校的政策都只是重论文和重项目(并不是真的重研究),而且把论文和项目的多少与收入的多少弄成直线甚至指数曲线的关系,这就逼使许多教师们对教书,并不下大功夫,只是表面上的完成任务。

教书实在是太重质量了,同样的教书,用力气和不用力气差别极大,要想效果更好一点,就要多花很大的功夫。好一点和差一点,外人不容易看出来,学生也难以知道。这种事情只有教师自己最清楚,而效果则要在若干年之后才越来越明显。所以,用“记工分”的办法,逼使教师不在教书这件事上下功夫,“糊弄”了事,是一件看上去教学科研双丰收实际上非常愚蠢的事情。这样的事情在一些学校已经做了二十多年,而且从985、211逐步扩散到一般学校。这是很糟糕的事情。

最近,看到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对中国的本科生质量作出绝然相反的评价。年长的一位多年来一直说,中国顶尖大学的学生质量比美国强。近年来在中国大学的第一线研究教育的一位则声称,中国大学生入校时的质量比美国好,到毕业时就远差于美国。

我当然没有力量去作这样的评价,但是,根据我对我国大学单方面情况的观察,我相信后一位学者的意见。因为近二十年来,我们教师在教书上花的力气,实在是大大的退步了(当然,在格式化、“标准化”、试卷分析、学生签到、课堂管理等旁支末节方面的力气则多花了许许多多)。教师教书不花力气,学生的质量不可能提高,而只能大幅度地退步。那位年长者的看法,恐怕是囿于二三十年前对中国大学生的认识。

教书是培养学生的最基础性的工作。如今中学只管考试,只管刷题,学生没有养成思考的习惯。到了大学里,教师又在教书的问题上得过且过,不下功夫。这样下去,大学生和研究生的基础很难打好。

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一天两天当然看不出来,一年两年也难以显示,要较长时间才能够显示出来。而现在很多人恐怕都没有正确认识或者装着没有看到这一点,因此要想改过来就需要更长的时间段。

如今本科生的教学不被重视,研究生的教学恐怕就更成问题了。

现在,很多研究生导师都不主张研究生多学习一些课程。他们声称,研究生应当能够自学,所以不必给研究生上许多课程。冠冕堂皇的理由背后,实际上是不想给研究生上更多的课程,以影响自己的项目和论文。这些教师实际上的逻辑是:研究生是否能够打更好的基础跟“我”有什么关系?现在就能够出更多的论文才是硬道理。

要想让研究生的总体质量有提高,还是要打好基础,尽可能多读一些书,多上一些课。现在讲学科交叉,对于交叉学科,有时候让学生完全自学非常困难甚至实际上几乎不可能。在研究生学习期间,已经有一些课程需要学习,他的眼光又要放在文献的研读上,更要做实验做研究,出论文,找毕业后出路。说让他自学,只是表面上好听一点,实际上就是放弃。

只有导师下功夫,亲力亲为,教一些新的课程,学生才能够真正得益。

当然,这对教师在某种程度上或许是一种“贡献”,一种牺牲,但实际上对教师本身也是一个提高。很多知识只有讲课才能够掌握得更牢,理解更深,这种基础的知识的讲授有时候对于研究工作也是很有得益有所启发的。如古人所说的,“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真是至理名言。

对于研究生的课程,教师要教一门新课,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有现成的教材,还略微好一点,假如要从搜集材料做起,那就更辛苦了。

讲第一遍,最为紧张,生怕什么地方弄错。概念要说得明白,公式推导要一步一步都弄清楚,准备的时间会比上课时间多很多倍。

讲第二遍,便轻松了许多,也有了自己的一些心得,还可以补充一点新的内容。

讲第三遍,最为得心应手,轻车熟路,如果可以结合自己的工作,更是洋洋自得。不过,最好的状态,也就到此为止了,达到了顶峰。如果再要讲下去,讲第四第五遍,便没有了新开课的那股子劲了,就会觉得是一种负担,只是一个“工作”了。所以,一门课最好只讲三遍,讲完三遍,就可以再弄一门新的课程。教师也就要不断学习。

如果由于工作的需要,必须还要讲这门课程,那么,就需要想办法往里面加新的东西。学科在不断发展,导师需要把最新的至少是比较新的进展加进去。

教授的英语是professor,profess的本义有把自己的主张宣布、公开出来的意思。所以,教授、研究生导师就是要讲新的东西,新的进展,要有自己的看法、自己的工作。不然,也就是一位教师,一位teacher。

我主张,研究生的课程也一定要重视,特别是现在讲究学科交叉,多教一点对于研究生的将来有好处。这是百年大计。只让研究生做研究,不让他们在可以学习的时候多学一点课程,实际上对他们的将来是不利的。如果大家都这样做,则是对整个国家的将来不利的。

但是,在现在这样的考核和评比制度下,少学课程,多做研究多出论文,肯定会得到许多导师的拥护,也会得到大多数研究生的拥护。多做研究多出论文,导师能够得到奖励和晋升,研究生可以找到好的工作岗位,为什么不做?多教课程,导师费劲费力,又少了奖励,为什么去教?多学课程,对研究生找工作又没有什么好处,为什么去学?

这是一个矛盾,是如今考核和评比制度带来的矛盾。这个考核和评比制度的问题不解决,研究生教学的问题也不好解决。再联系到本文前一个部分所说的本科生的教学,也是由这个考核和评比制度带来的问题。

反四唯、五唯已经提出来好几年了,各个大学的考察和评比制度变化了吗?“记工分”的分配办法变了吗?除了需要中文论文等个别事项之外,好像岿然不动。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12874-1313416.html

上一篇:杂说生活中的钙
下一篇:杂说生活中的铝
收藏 IP: 119.162.57.*| 热度|

53 张晓良 刁承泰 杜学领 尤明庆 刘世民 周忠浩 王安良 李学宽 储成才 李东风 冯兆东 褚海亮 鲍海飞 李宏翰 贾玉玺 訚耀保 王磊 于季棱 武夷山 郑永军 姚伟 曾杰 宁利中 王德华 李陶 刘金涛 汪育才 雷洋 刘秀梅 李岩 王启云 黄永义 杨立坚 杨天林 苏德辰 张红光 赵志宏 唐白玉 方立明 钟定胜 罗民 王超杰 闻宝联 韩玉芬 赵新铭 史永文 刁空非 胡新露 孟利军 孙志鸿 马臻 张德会 李璐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06: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