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大诚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dc1947 交流思想 交流文化

博文

六十多年前基础教育的一个点滴 精选

已有 7903 次阅读 2021-8-30 08:09 |个人分类:我的回忆|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六十多年前基础教育的一个点滴

又是一年开学季。整整七十年前的1951年,我开始读小学。那时候政权新旧交替不久,学校还遗留下来不少旧时的印记。我想,现在把我还能够记得的事情写下来,虽然只是关于一个小学校的个人记忆,也可以看到我国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点滴。

察院场是苏州城的中心点。人民路贯穿苏州城南北,在宋代的石刻城市地图“平江图”上,称为大街。它的中点称察院场,往东是观前街,往西是景德路。我家就在景德路上,距离察院场不过50米光景。

我家再往西四十米,往北有一条小巷,雍熙寺弄。那时候,雍熙寺弄基本上是一条“死胡同”,从景德路朝北走四五十米就是雍熙寺,寺门当然是朝南开的,挡住了小弄。庙门口两棵参天的古树,形成一个小小的广场。寺的西邻就是小学。也就是说,需要在庙门口往西走十几米,才是学校向东开的大门,小弄到那里也就到头了。

仔细读完上面这一段话,或觉得那里的路很奇怪,怎么会有在庙门口向西走十几米还有一个挡住路的大门?

原来,雍熙寺的西邻,应当是苏州城里有名的城隍庙,大门在景德路上。明代的苏州城是苏州府的所在地,城里有两个县,城东是长洲县,城西是吴县。城隍庙是管阴间事务的,但是其“编制”与人间相仿。所以,建于明代的城隍庙也是一府两县,占中间的是苏州府城隍庙,规模最大,东面是长洲县城隍庙,西面的是吴县。三位城隍爷各有自己的衙门,三个衙门相邻,占了一大片地方(到了清代雍正年间,苏州府又划出一个元和县,它的城隍另找了别的地方,不在这里,不提)。

到了清末,人们知识渐开,知道了城隍一类的都是迷信。朝廷又有旨意,要各地举办新学。地方财政困难,哪里有钱造房子?改造庙宇就是首选。在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把长洲城隍庙靠北边的四个殿宇划出来,在雍熙寺门口的西面,开一个侧门,在那里办了一个小学。到民国年间,人们称之“景德小学”,1952年改称景德路第一小学。从我家走到那所学校,大概只有一百米远,而且不用穿马路。

1951年的夏天,我已经四周岁多一点,家里除了有一个姐姐三个哥哥之外,还有一个一岁多的妹妹。据后来大人们告诉我,说我自己要求去上学,于是就给我报了名。报名后,与别的小孩一样,需要当面考一下,也就是问几个问题,例如叫什么名字,家住在哪里,父亲、母亲叫什么名字,家里还有什么人,等等。我都照实回答了。我的姐姐、哥哥们都在那里上过学,大概声誉还不错。于是,我就被录取了。

一年级的学是怎么上下来的,我已经没有什么印象。只记得有一次上算术课时,算一道应用题,老师提问,我很快算出了答案,于是举手,但是回答的时候由于紧张,把多少(具体数忘了)个(人)说成多少只(人)。经过老师指出,大家哄堂大笑。

记得一年级结束,发下来成绩报告单,报告单上有期中成绩和期末成绩,一共得了十来个“超”,我非常高兴地拿回家。那时候的成绩等第分五级:超、上、中、可、劣。大概这是民国时留下来的说法,不久就变成了优、上、中、可、劣。慢慢的,学生的入学年龄也有了规定,要7周岁才能够上一年级。

那时候贴在教室黑板边上的课程表,除了写星期几之外,还写上日曜日、月曜日、火曜日、水曜日、木曜日、金曜日和土曜日。这都是旧时的遗迹,人们的习惯还没有改过来。

这个学校共计六个班级,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每个年级一个班。每个班大约四十来个人。最南面的殿宇上下两层,各一个教室。往北是一个大天井,这个天井里有很漂亮的太湖石假山,天井的一侧有一间厢房是老师的办公室。天井往北又是一个殿宇,平房,作一个教室。往北又是一个天井,天井的东侧厢房,马马虎虎成了一个教室,这个教室最小,课桌间走人都困难。天井北又是一个大殿,作为学校的礼堂。礼堂北又是一个天井,天井里有两棵棕榈树。天井北是最北边的一个两层楼房,应当是民国期间翻盖的,上下楼各一个教室。这四个殿宇三个天井构成了学校的主体,做成了六个教室,一个礼堂以及一个教师办公室。

由于教室大多是旧式殿宇,虽然从1907年开始作为学校已经过去了四十多年,但是设施还是非常陈旧落后。例如,教室都非常昏暗,即使是较好的教室,边上也是原来庙宇的旧式的落地长窗,窗格子都是原来放“明瓦”的小方格,只是把明瓦换成了玻璃。由于原来放明瓦的木制方格很小,只有两寸见方,所以很挡亮,教室里通常都是很暗的(注:明瓦是旧时用蚌壳等制造的半透明片)。特别是最南面楼下二年级的教室,阴天下雨,黑板前面挂一盏昏暗的电灯,我坐在第一排边上时都看不很清楚黑板上的字。在我上学期间,学校的设施也没有什么改进。

学生的学费每学期三到四元钱,加上书费和杂费就要五元多了。这对于一般的人家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当时像苏州这样的所谓消费城市,国家没有什么投资,老百姓就业困难,市场萧条,手工业者或小商贩们的生意很少。工厂很少,集体的小厂,人们的工资只有二三十元,三四十元就算多的了。人们的生活大多很艰难。所以,每逢开学,教师办公室前面的小走廊里,每一位教师的边上,总是围满了来要求免去部分学费的家长。但是,能够得到部分免费的人极少,绝大多数只能要求分期付款,也就是开学先交一部分,其余的分两次或三次交清。

我父亲是一个非常要面子的人,过去好赖也算是一位“先生”。“抗美援朝”要求捐献飞机大炮时,大哥念六年级,班上难以完成要求达到的“一整份”,当时已经失业的父亲慨然应允,把未完成的捐款数由他一人承担。但是,我家里孩子多,又有初中生,又有小学生,学杂费开销颇大。在失业四年后,父亲重新找到的工作,工资也不多,只有四十多元,在他们工厂已经算多的了。我年龄稍长之后,看到父亲也红着脸向教师申请分期付款,以及到期向父亲要求付款时,心里也总是很难过。希望自己快些长大,可以去挣钱,帮助父亲。

学校大概有七八个教师,除了一位教体育的费老师之外,大多是女教师。大都在1949年以前就在那里教书。虽然学校的条件不好(那时候绝大多数学校的条件都是如此),她们的教学态度都非常认真。各门课程都开得中规中矩。包括作为副科的体音美也很认真。

上面所说的由四个殿宇组成的区域是学校的中间一路。在中间一路的西面,是一间长洲城隍的主殿,仍然供奉着这位城隍老爷,由一位道士丁法师在管理。城隍老爷和他的“随从”都被安置在大殿的北部,用木栅栏与南部分开。大殿西南角上放一张脚踏的风琴,南部就成了我们的音乐教室。

音乐课本上的歌曲,凡要求教唱的,老师都教我们唱。考试时,要每一个人单独唱指定的歌曲。很多歌曲我至今都还能够唱。

有时候乡下的农民前来烧香,他们烧他们的香,我们唱我们的歌。由于这里与中间一路的教室有大墙相隔,音乐声对其他教室的影响较小。

“礼堂”的东面,有一块空地,总的面积不到一个篮球场大,那是学校的操场。虽然小,却像模像样的,有领操的小小的“司令台”,也有沙坑。做课间操的时候,操场上挤满了学生,有的人只有站到南面的学校大门进来的过道上。

操场的西北角,是一个厕所。木制的连在一起的坐便,可以防止小孩子跌倒在粪坑里。但是有时候容易被不守规矩蹲上去大便的人弄得很脏。那样的厕所,大概是那时候学校厕所的标准,我读中学时的厕所也是如此。

学校有一位上了年纪的校工,与他的女人,一位胖胖的妇女,人们都称她张妈,就住在学校。他们打扫卫生,给老师们烧水,以及负责打钟。学校的二门口,挂着一口不大的铁钟,校工或张妈拿着长把的铁锤,当当地一敲,就是上课或下课了。

同班学生们的年龄相差颇大,有四五岁之多。我是最小的,与我在一起的也都是年龄较小的。大抵是大的跟大的玩,小的跟小的玩。小的不敢惹大的,大的一般也不欺负小的。在一起玩的时候,小的一般只是跟在大的后面,摇旗呐喊罢了。比如踢小皮球,大的在前面冲锋陷阵,小的就后卫守门,踢到界外了就高喊“乌赛(out side)”。
(未完待续)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12874-1302001.html

上一篇:从汞的合金称汞齐说起
下一篇:六十多年前基础教育的一个点滴(续)
收藏 IP: 218.56.203.*| 热度|

26 尤明庆 刁承泰 张学文 夏炎 李宏翰 姚小鸥 彭振华 李学宽 张勇 武夷山 黄永义 姚伟 王安良 周忠浩 刘秀梅 晏成和 张晓良 郑永军 宁利中 杨顺楷 马鸣 刘炜 程林 童调生 陈有鑑 孙宝玺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01: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