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大诚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dc1947 交流思想 交流文化

博文

为什么有些学生对于论文的写作感到困难 精选

已有 12941 次阅读 2020-8-24 08:20 |个人分类:教育|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写作, 语文, 论述题, 考试, 邯郸学步

为什么有些学生对于论文的写作感到困难

要写出一篇研究论文是很不容易的事情。首先,要找出可能被研究的问题,找出问题以后要查文献,看前人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状况,然后自己去研究,或做实验、或作观测、或作调查、或作计算,也许要做上面所说的一切,而后作分析,得出结论,并做进一步的讨论,最后才能够整理成一篇论文。在整理写作论文之前的这些工作,或许要占到总工作量的百分之九十以上,而真正写作论文只有百分之几的工作量。本文所说的“写论文”,就是指这最后百分之几的工作。就是这些工作,也有不少学生感到有困难。

这是什么原因?

最重要的原因,当然还是前面百分之九十几的工作没有做透,我们把这个最重要的原因再一次强调,而且把它排除掉,才能够说文字写作上的问题。

有些学生在文字写作方面是有困难的。因为他们在读书期间,已经很少写东西了,即使写东西,也只是简单的几句话。

现在上课记笔记的人很少,记笔记虽然说是记录教师所说的内容,但是毕竟不能全文照录,很多内容还是要“翻译”或压缩成自己的语言。这是一种语言文字上的练习,现在空缺了。

现在的考试题目,大多数是选择题、填空题、简单的问答题,极少有较长篇的论述题。论述题没有一个简易的标准,学生的字又是歪歪扭扭,如同天书,教师极难判阅,而上面又往往要求出题的教师提供标准答案,所以,没有几个教师愿意给自己找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由于没有了这种题型,学生在学习、复习的过程中,也只是照书上的语言看看、背背,用不着用自己的语言去组织。失去了这种组织文字的练习,日久天长,写作的能力自然下降。

而这样的练习,做与不做,其结果将相差很大。我们的学生,现在从中学开始,到大学本科再到研究生,十几年的时间,缺乏了这方面的练习,实在是大的损失。而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强调了标准化的考试,缺乏要求学生主观发挥的试题。

也正是这样习惯性的背诵,致使学生写作时总习惯性地大段地“拷贝”别人的话,而不是用自己的语言去叙述或论述。而如今用计算机查重的方法,不能拷贝的时候,有的学生便把拷贝来的语言再去改写,甚至改得不像人所说的话。计算机是查不出来“重”了,人看起来就别扭了。

这种问题我们过去很少有人去指出。这实际上也是形成学生懒于思考的原因之一。文字的组织、写作,是与思考相练习的,文字写作方面的困难,经常反映出思考的困难。

论文的写作文体,是一个综合的文体。它需要叙述,也需要论述。对于实验或观察、调查、计算的必要过程,必须作出清晰、准确的叙述,不能稀里糊涂、马马虎虎。而对于经过讨论,演绎出所得结论的过程,则必须逻辑清楚,令人信服。在写作的时候,遣词造句也要有一定的分寸。

写作这样的文字,需要经过一定的训练。照理来说,一般性的文字方面的教育,理应在中学阶段就应当完成,不应当在大学甚至研究生阶段还有文字表达方面的问题。

我对语文教育是外行,但是,我想语文教育最重要的任务应当是使学生一方面能够准确地理解别人所写的非专业性的文字,另一方面,是能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这里,准确的描述或叙述以及严格的推理,这两方面都是重要的。这也应当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事情。说话、写文章的语言要生动活泼而准确,要让人尽可能地听得懂或看得懂,而且愿意听愿意看。讲得粗俗一点,也就是要听得懂人话,也要会说人话。这是我们语言教育的根本。

至于比较花哨的语言,毕竟是第二位的。但是,这种文字看上去很好看,很漂亮,许多语文老师很喜欢并推崇这种文学性的文字。我们的学校也大力训练学生说写这样的文字,给予高分。有人甚至在关键的考试中给那些通顺或不通顺的炫耀文字以特别的高分,这对于正确的语文教育起着一种很坏的示范作用。这种教育的结果就是少数人说写看上去高级或漂亮的大话或空话,许多人则“邯郸学步”,以至于有的学生不会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当然,到了大学本科或研究生阶段,我们已经不可能改变由于基础教育带来的问题。但是,本科生或研究生的教师还是可以在自己可能的范围内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字写作能力做一些工作的。

例如,我们平时要求学生写阶段汇报,在组会或其他场合下多作学术报告,都是对学生语言和文字能力的很好的训练过程。

又如,要求学生在每天的实验或观察工作时,认真作详实的记录,这不但对于科学研究的成功是必要的,对于学生的文字能力的提高,也是一种很好的训练和锻炼方式。

到了大学本科甚至研究生阶段,在用母语写作论文中产生语言表达方面的困难,在理论上是不应当发生的,但实际上仍然在某些学生中存在。这一方面是中学教育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是因长时间里没有“练笔”光想着“拷贝”所致。

我希望,在中学语文教育中,对于学生的要求,应当是对于汉语的语言特别是文字有很好地了解,对别人(特别是古人)所写的文章,应当能够看得懂,会欣赏。这就要求读得多,理解得深刻。而自己的写作,则要求能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即可。对作文过高的文学性要求只能适得其反。

语言文字的运用,也是“熟能生巧”的,而我们所有学科的学习,都离不开语文。我们现在这种只要求死记硬背的标准式考试,使学生只想着“拷贝”书本而不是用自己的语言去理解。这样既限制了学生的思想,不能深刻理解各门学科的科学内容,不会举一反三、灵活应用各种科学理论,更不能作创造性的思考,同时,还使学生的写作能力产生了“退化”,这是很糟糕的事情。







论文写作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12874-1247621.html

上一篇:投稿的技巧与考试的技巧
下一篇:杂说“两”
收藏 IP: 119.162.62.*| 热度|

32 周忠浩 路运才 康建 徐耀 武夷山 王安良 郑永军 檀成龙 杨涛只 张波 周阿洋 李毅伟 李学宽 尤明庆 许宜平 张彩飞 褚海亮 肖隆文 李陶 孙冰 黄永义 史仍飞 王喆 李庆宁 LetPub编辑 郑强 唐小卿 国际科学编辑 王林平 刘赛艳 张光明 刘继为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5: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