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大诚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dc1947 交流思想 交流文化

博文

杂说“吴” 精选

已有 8260 次阅读 2019-11-5 08:35 |个人分类:谈天说地|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吴太伯, 诸侯国, 苏州, 好勇斗狠, 经济和社会发展

杂说“吴”

现在用到吴字,一般只是两个专用名词,一个是历史上的吴国和因吴国而起的地区名称,另一个是姓氏,不过姓氏也与历史上的吴国有关。

吴国,也是周代的诸侯国,不过有两点特殊。第一点,周代天子的子弟的封国,都在黄河流域,即所谓“中国”。那里是华夏民族生活的地方。“中国”的东面的称夷,北面与戎狄为邻,更北一点为貊,西面的是羌。淮河以南,基本上都是蛮人的地盘(例如荆蛮),东南沿海和岭南则称百越,只有以现在的苏州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的吴国,被认为与周天子是一家人。

第二点,吴国的诞生,远在周的君主成为天子之前。在司马迁看来,吴国在所有诸侯国中地位最高。在《史记》中,为各主要诸侯国所写的历史记录被称为《世家》。排在第一位是《吴太伯世家》,其后依次才是《齐太公世家》、《鲁周公世家》、《燕召公世家》、《管蔡世家》……

齐太公(姜太公)是周文王的老师,算是前辈了,排在前面理所当然。周公旦和召公奭是周武王的左膀右臂,宣布战胜商纣王时“周公把大钺、召公把小钺”,因此鲁国和燕国的位置紧挨着齐国是当然之事。管叔鲜、蔡叔度是周武王的两个弟弟,但是后来出了问题,排在燕召公的后面,也都可以理解。而吴太伯排在最前面,他的辈份最高。

众所周知,周文王是武王的父亲,他把周治理得很好、很强大,做到三分天下有其二,为武王做天子打下了基础。文王的父亲是王季(季历),祖父是周太王(古公亶父)。古公亶父是周的实际奠基人,他把部族带到周原定居(这样才有了后世的“周”的名称),并使周部族逐渐兴旺发达。太伯(又写作泰伯)、仲雍与季历是他的三个嫡子。据说古公亶父看出来季历的儿子昌(即后来的周文王)很贤明,便有意让季历“接班”从而转传给昌。但是,这样做违反了嫡长子继承的原则。

太伯看出了父亲的心思,便主动辞让,仲雍也跟着大哥(“太伯”就是大哥的意思)一起出逃。他们从西岐一直走到东南海边的“勾吴”,也就是在如今苏州、无锡一带,据说受到当地人的拥护,建立了吴国。这样,吴太伯是周武王的伯祖父,在各诸侯国的开国君主中无疑辈份最高。所以,司马迁把吴太伯世家放在世家之首是有他的道理的。

虽然吴国一开始不是周天子分封的,不过其身份得到了周天子的承认。当周武王伐纣成功的时候,吴国的国君已经是跟随泰伯一起出逃的老二仲雍的曾孙周章了。武王成为天子之后,承认了吴国的诸侯身份,让周章继续作吴国国君,祭祀泰伯;把周章的弟弟虞仲召回北方,分封在周的北面(今山西平陆),封国称虞,祭祀仲雍。这个虞,就是后来被晋国“假途伐虢”留下“唇亡齿寒”成语的那个虞国。虞与吴在古时读音相同,有时也假通。

在周天子分封诸侯五百来年之后,鲁昭公娶了一位吴国的公主(从后世看来,这已经出了不知多少个“五服”了),而被人批评为破坏了礼制(“不知礼”)。古代已婚女子的称呼为娘家的姓加名,那位吴国女子照例应当称姬孟子(孟表示老大),但是,鲁国也姓姬。按礼制就不能娶吴国的公主,但是,鲁昭公还是娶了,因而只能称它为吴孟子。有人问孔子,鲁昭公是否知礼?孔子按照礼节不能当外人的面批评自己的国君不知礼,只好当面说鲁昭公知礼,而在背后承认自己说错了。

孔子对吴太伯有极高的评价,他说: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至德就是最高尚的德,高尚到老百姓不知怎样来称颂他了。如今在无锡与苏州之间的梅村镇(据说这是太伯最早定居下来的地方)以及苏州市(吴国国都)内都有古代传下来的“泰伯庙”,来祭祀这位吴国的首创者。

历史的记载是吴太伯主动辞让,从而得到历代人们的赞扬。不过,也有人认为这是避难而逃。我看,不管历史的真实到底如何,太伯的出走,总是避免了一场父子兄弟之间的流血争斗。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上,这样的事情实在是数不胜数。

从吴太伯建立吴国,到吴王夫差争霸中原,反被越王勾践掏了老窝,吴国覆灭,周代的这个吴国存在了六百多年。在往后的两千五百来年的历史中,吴、吴郡、吴中,就是今日苏州的正式名称或者代称了。

越王勾践本来是在会稽的(今浙江绍兴),在灭掉吴国之后,就把自己的都城搬到了吴国的都城(今苏州),把新的都城即现在的苏州称为会稽。楚国灭掉越国,仍然沿用这个称呼。秦统一天下,设立会稽郡,管辖如今长三角、浙江和福建一带,会稽郡的郡治设在吴县(即今天的苏州城区)。

这样,在秦和西汉年间,所谓在会稽郡治发生的事情,实际上地点是在吴县。如秦末项梁带着项羽起兵反秦,自任会稽太守的地方就在“苏州”。西汉的朱买臣的故乡和任会稽太守的地方也是“苏州”,那时候都称吴县。这样的状况,维持了约250年。

到了东汉顺帝永建四年(129年),江南的经济得到很大的发展,于是把会稽郡分成吴郡和会稽郡,两个郡基本上以钱塘江为界。今苏州市、上海市(现在上海闹市区那时候尚在海水中)和浙江北部归吴郡,治吴县。钱塘江以南的今浙江省和福建省,归会稽郡,治山阴县(即绍兴,也就是原来会稽山附近)。这样,吴郡和会稽郡就分开了。吴郡基本上是原来吴国的地盘,会稽郡基本上是越国的地盘。

后世吴和会稽还是常常被人连在一起,称为吴会(音快kuai4)。如王勃《滕王阁序》“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古人说吴会,如同今人说江浙。

东汉末年,军阀四起,孙氏集团向江东发展,东汉政权封孙策为吴侯,其根据地也在吴郡(那里是孙策孙权之母吴国太的家乡)。孙权继袭吴侯的爵位,并把势力从长江下游逐渐西扩到长江中游地区,建立的政权称吴,建都建业(今南京)。与魏、蜀汉三分天下,由于位置在东南,故人称东吴,亦称孙吴。吴国地域广阔,如今中国的东南方和岭南都是它的领地。但是,其最富裕的地方,还是它的老根据地吴郡。

南北朝时期,行政区划混乱,吴郡曾经“升格”为吴州。

隋文帝统一中国,简化行政区的层次,实现州、县二级行政。开皇九年(589年),改吴州为苏州,州治仍然称吴县。从此,苏州这个名称产生了,但是吴郡一直是它的别称,而吴县则一直是其附郭县。例如,在南宋,苏州已经改成平江府,但是范成大所著的地方志仍然称《吴郡志》。

从周代到唐代,吴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有了大的变化,已经成为各代王朝最重要的税赋来源地。隋代开挖大运河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漕运,即将富饶的吴地粮食和其他物品运往中原洛阳再转运到长安。

随着经济的发展,吴地的民风也发生了大的改变。古代的吴人以武著称。春秋战国时代,号称四大刺客的有两位是“苏州人”,刺王僚的专诸和刺庆忌的要离,而吴王僚的儿子即被刺的庆忌更是当时最有名的勇士。戏剧《马前泼水》里的朱买臣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酸书生,历史上西汉朱买臣的最大功绩却是“受诏将兵”,“击破”了盘踞福建闹独立的东越。宋范成大《吴郡志》引《隋志》称苏州自古“其人并习战,号为天下精兵”“吴俗好用剑轻死”。干将和莫邪是古代最好的宝剑。考古发现的吴王剑,至今锋利,实为天下之宝。吴钩更是被后世文人作为锐利武器的代称。

实际上,好勇斗狠的风俗基本上与经济的不发达和人们生活的困苦有关,生活太困难了,生不如死,于是才好勇轻死。生活条件好了,人们才重视生命,注重文化。吴地正是经历了这样的变化。到唐代的时候,也已经是文化昌明之地了。

盛唐诗人韦应物做过苏州太守,他有一首诗,最后四句是:“吴中盛文史,群彦今汪洋。方知大藩地,岂曰税赋强”。意思是不能只是说苏州经济发达上交税赋多,文化也很好啊。这说明盛唐时有些人光知道苏州“税赋强”,不知道“吴中盛文史,群彦今汪洋”,韦应物纠正他们的意识。

说到“税赋强”,苏州的税赋确实多。除了上面引用韦应物所说的以外,还可以从下面的事实看到。过去时代高级行政机关是不直接向老百姓收税的,直接负责收税、审理刑事案件的行政单位是县衙门。一个城郭是一个县,如果这个城市是州治、府治等高级行政区治,所在的县称倚郭县。如济南府治历城,历城就是济南的倚郭县。由于苏州的税赋特别多,倚郭县吴县实在忙不过来了,于是在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年),吴县的东部分出来,另长洲县。这样,苏州城里就有了两个倚郭县,这是只在都城长安才有的事情。

随着时间的推进,唐宋元明清,一代又一代,吴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与其他地方的缴纳税赋的差距拉得更大。清代中期,仅苏州府一个府的税赋就达到了全国总税赋收入的十分之一。这样,吴地的行政区划已难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雍正二年,两江总督查弼纳遂上奏请求分县治理,即一个城里再多分设一个县。

《清史稿·地理志》记载,清代全国有两个倚郭县的城市21个,三个倚郭县的城市一个。

有两个倚郭县的城市是:顺天府(北京):大兴、宛平;西安府:长安、咸宁;成都府:成都、华阳;南昌府:南昌、新建;长沙府:长沙、善化;广州府:南海、番禺;福州府:侯官、闽县;以上7个城分属7省,全部都是省治。

余下的14个全部在长三角地区,即所谓吴地。它们中在浙江的四城,杭州府:钱塘、仁和;嘉兴府:嘉兴、水;湖州府:乌程、归安;绍兴府:山阴、会稽。在江苏的十城,江宁府(南京):江宁、上元;常州府:武进、阳湖;松江府:华亭、娄县;扬州府:江都、甘泉(以上为府治)。还有六个虽然不是府治但两个县(州)在同一城郭的,无锡、金匮;宜兴、荆溪(以上属常州府)常熟、昭文;昆山、新阳;吴江、震泽(以上属苏州府)。另外,太仓(州)分置镇洋县。

而苏州府治是清代全国唯一有三个倚郭县的城市,它们是:吴县、长洲、元和。

也就是说,从武则天时代后,苏州城里是两个县,东面是长洲县,西面是吴县,两个县大致以如今的人民路为界。雍正二年之后,把两个县的南部割出来设立元和县,大致以如今的饮马桥为界。

到了民国年代,全国实行省县两级行政,取消府一级行政区划,并一律取消倚郭县,苏州城里的三个县又合并为一个吴县。

共和国成立后,设立苏州市,市区分三个区,平江区、金阊区和沧浪区,而城郊农村地区则归吴县。这样,吴县虽然其县政府仍然在苏州城里,但是只管辖农村了。

1995年,吴县改称吴县市(这个称呼有些不伦不类)。2000年,撤销吴县市,划归苏州市区,分为吴中区、相城区。至此,从秦代开始的吴县,经历了两千多年,终于完成了它的使命。

在城区的三个区中,平江区辖地相当于清代的长洲县;金阊区,辖地相当于清代的吴县;沧浪区,辖地相当于元和县。这是有意思的事情,说明即使是最基层的行政单位,边界的划分也是很有历史传承性的。进入21世纪,随着苏州城区的扩大,原来的这三个区显得太小了,于是,在2012年,这三个区合而为一,称姑苏区。这样,在城里的原来的吴县等三个县的影子也消失了。

至此,“吴”这个历史上的诸侯国、割据政权、行政区划,吴国、吴州、吴郡、吴县等等,统统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吴,作为地名,只是作为苏州的代称,或者说是“雅号”了。

在某些学术领域,作为地区名称的吴,仍然存在,例如吴方言。吴方言区在浙江江苏南部、上海安徽南部、江西东北部、福建北一角还可以分为多个子方言区。不过随着普通话的普及,说方言的人群大大减少。60年代的方言著作还说吴方言是除北方方言(官话)外最大的方言,我看现在很危险了。吴方言区最大的城市,上海,经常在叹息上海话的危机。被学术界作为吴方言“标准音”的苏州话也已经处在很危险的处境,苏州城里的年轻人许多已经不大会说苏州话。本来在长三角城乡到处盛行的苏州话的标准——苏州评弹,也只是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了(正在兴盛流行的东西例如流行歌曲是不会被称为非遗的)。

据《说文解字》,吴字的本义是“大言”即大声说话。吴本来写作吳,上面是口,下面是一个歪着头的人,表示人歪着头大声说话。《诗经·周颂·丝衣》中说“不吴不敖,胡考之休(不喧哗不傲慢,福禄又长寿”。

“大言”引申为大,屈原《九歌》:“齐吴榜以击汰”,就是举着大桨一起划,吴榜就是大桨。

不过,这些意思现在都不用了,只是在读古汉语时有用。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12874-1204871.html

上一篇:要使公众了解大学
下一篇:强度性质“1+1大于2”的复合
收藏 IP: 39.78.132.*| 热度|

17 武夷山 刁承泰 郑永军 尤明庆 鲍海飞 吕建华 杨金波 杜学领 吴斌 钟茂初 蔡宁 王安良 信忠保 李学宽 吴嗣泽 贺玖成 张晓良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17: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