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大诚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dc1947 交流思想 交流文化

博文

我经历的高考阅卷及由回忆引发的感想 精选

已有 10269 次阅读 2019-7-22 07:53 |个人分类:教育|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高考, 阅卷, 槐花, 学习, 创造性

我经历的高考阅卷及由回忆引发的感想

七月中旬,老校外语楼前面花园中的十字路上,落满了槐树花,我在此散步,总会想起趵突泉校区的槐树花。八九十年代的时候,每年七月中旬,正是高考阅卷的时候,那时候,三个学校还没有合并,趵突泉校区那里还叫做山东医科大学(一开始还是山东医学院,不过简称都一样,都是山医),山东省高考化学科的阅卷点就在那里。那是原齐鲁大学的所在地,老的房舍多,绿化好,大树成荫。八十年代人们的生活还很差,看到满园落地的槐花,许多人都觉得怪可惜的,要能够扫回家洗干净吃了才好。

那时候,学校里青年教师很少,像我这样当时四十来岁的还是小字辈,照例应当做很多具体工作的。但是我开始几年由于工作的关系,没有参加阅卷,后来也只是普通的阅卷者。

上个世纪,每年高考的日期是七月七日至九日。试卷运到省里,他们“大组长”、“小组长”们就要集合了。到十二三号,我等普通的阅卷者,也就集合开始阅卷了。

化学科的阅卷者被分成两个大组,山大为主一个组,山师山工山医为主另一个组。每个大组又分为若干小组,一个小组阅一道题。印象中,似乎每年试题基本上都是六、七大题,最后一题总是计算题。各个专业的老师就被分派判阅与自己专业方向相近的题。像我这样物理化学、理论化学的,总是被分在最后一组,阅最后一题,计算题。

第一天先学习注意事项,然后就分组学习和讨论具体的阅卷标准。好得他们“大组长”和“小组长”都已经学习讨论过了,就由他们向我们再讲述和解释具体的给分标准。即使是计算题,其中也还是会被分成若干步骤的,具体做到哪一步给多少分,都规定得很死,阅卷者自己不能擅自决定给多少分。当然,计算题可以有不同的思路,事先也都进行了讨论。

这样的给分标准一般来说,大体还是合理的。好学生做对了,不管用什么方法,只要做对了,就会得到全分。当然,也有一些不合理的地方,就是在没有全对的情况下,有的人基本上不会做,但是在某一中间步骤,蒙上了一个数目,往往还是给他一点分数;有的人似乎还懂一点,但是都没有说准,这就一点儿分也没有了。这些都是事先讨论好,统一定下的标准。

分判各题的小组之间没有交流,更互不干涉。只有中午吃饭,在回学校的汽车上,偶然会说起自己小组的情况。有的题目比较容易判,比如填空题之类的,那些组可以判得快一点,人数就相对可以少一点。

卷子是订起来的,卷首在封订线内,看不到姓名考号等信息,如果有这些信息露出,那是犯规的,好像没有发生过这样的现象。每二十五份卷子订成一本,每一个人只是找到自己负责的那一道题判,判完后把分数填好,并签上名。另外需要有人再审核一遍,也签上名,还需要把每一大题的总分填到试卷开头的分数栏里。最后加分和登记的工作不是我们的任务,另有人专门负责。

阅卷的主力军是高校的中青年教师,后来也吸收一些研究生。由于判题都有了现成的标准,阅卷者可以作主的地方很少,所以,决定阅卷好坏的因素很重要的一个就是反应准确,别看错就行。当然,年轻就是一个优势,年轻人大多数是又好又快。当然这跟人在这方面的“素质”有关,有些人能够又好又快,年龄大也仍然这样,有些年轻人也不行。但是总的说来,年轻人(包括研究生)还是有优势的。外面的有些人常常质疑研究生,说他们乱判,其实,这在化学学科,基本上不是事实,研究生能够工作得很好。当然,总有个别人,错的较多,有研究生也有老教师,这时,复核的教师就比较吃重,有时候就要向这样的人提出来,请他注意。总之,在一个阅卷者那里,误得或误失的分数极少,最多也就一分半分之差,但是,一张卷子由七八个人独立地判题,从概率论的角度看,误得或误失较多分数的概率是非常小的。

各地区的卷子都有好有差,有时候一个本子都是差的,总共没有写几个字,真是应付家长才出来考试的。阅到这样的卷子真是生气和高兴交加,生气是对这些学生的不争气,为他们的家长叹息,高兴是这样的卷子容易看,往往只需要画圈圈和签名字。

七月中旬往往是最热的时候,那时候有没有空调,靠着电风扇,而风扇又不能开太大,不能吹得卷子乱翻,所以往往浑身出汗,胳膊放在试卷上时间略长就是一个汗水印子。阅卷工作就像打仗一样,很紧张的。早晨一早从家里出来,到学校门口坐汽车,送到山医,中间休息一次,一直到中午近十二点,下班,乘校车回学校,吃了饭又出来坐车,没有休息,年龄大的教师确实会很累。所以,每年总会比上一年少几个年长的教师,多几个年轻人。

研究生越来越多,我也就不再参加阅卷了。后来,就开始了一部分试题就填卡片,由计算机阅卷了。再后来,阅卷者就不接触试卷,都是先输入到计算机中,阅卷者只是在终端显示器上看题,给分,我没有参加这样的阅卷,不过,过程总归差不多的。

这样的阅卷,绝大多数阅卷者实际上并不需要有多么高的水平,只需要眼睛不要看错,能够与几种可能的正确答案去比对,发现了实在拿不准的问题,就去请示汇报即可。试题给做题学生留下的想象空间很小,我估计之所以出的题目都是如此,就是考虑到阅卷的容易,不容易出现难以判断的情况,这样就可以避免因阅卷者的水平不同而造成给分的偏差。

但是,试题答案的标准化,实际上带来了学生学习的死记硬背,只需要多“刷题”。虽然说,现在的高考只是一个初步的选择,从现实的情况看,高考成绩好的,一般也确实是学习好的。但是,这也给了我们的全体学生一个极重要的暗示,就是我们的“学习”真就是两个字:“学”和“习”。

但是,我们真的只需要“学”和“习”吗?我们是否需要多问几个为什么,我们是否需要培养一点质疑的精神,我们是否需要一点创造性,即使可能是一些“异想天开”。我想是应该的,应该把自己动脑筋想问题养成一种习惯。

而现在,我们最好的学生也就是“学霸”而已,他们只会学,也认真学,会背书,可是缺乏自己的想法。我们常常抱怨我们的大学生、研究生缺乏研究精神,没有主见,总是问导师“这样做对不对”,不会讨论问题,听课、听学术报告呆头呆脑的不会问问题。实际上,他们动脑筋想问题好奇地探讨世界的本能在从小学、中学、大学的教育中被一点一点地磨灭掉了,某些喜欢提问题有主见、喜欢“胡思乱想”的学生可能在高中甚至在初中就被淘汰了,成了“不爱学习”的人。在少年时代,这多次重复的“一进一出”就有可能改变人的一生,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现在许多学生上了大学后都不爱学习,在大学里鬼混,我们要好好追究一下其原因。我看需要反省,我们从小学、中学就开始的对“学习”二字的认识,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学习是不是就是单纯的“学”和“习”?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12874-1190542.html

上一篇:方程的变迁
下一篇:杂说氦元素(上)从低温说起
收藏 IP: 60.208.158.*| 热度|

19 刁承泰 郑永军 李学宽 陈有鑑 韩玉芬 武夷山 夏炎 尤明庆 卜令泽 胡爱国 姚远 周浙昆 段含明 罗春元 周洲 蔡宁 刘光银 张华容 罗娜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19 17: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