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大诚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dc1947 交流思想 交流文化

博文

杂说“做”与“作” 精选

已有 9166 次阅读 2018-11-21 08:00 |个人分类:汉语言|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一鼓作气, 作息制度, 人为, 做作

杂说“做”与“作”

做和作两个字在现代的“普通话”中读音相同,都读zuò,字义又非常相近,在很多场合可以相互替代,但是,根据约定俗成的原则,这两个字有些地方又有区别、不可混用。所以,在写作各种文章时,如何正确地使用这两个字,就经常会产生一些问题。因此,最好把这两个字的意思和用法,弄得略微清楚一些。

先来看一下,这两个字的共同和不同之处是怎样产生的?

在古代,最早只有“作”字,并没有“做”这个字。作字的意思大概可以分成如下两类,一类是本义,一类是引申义:

1.作的本义是起人站起来就是作。《论语》中记载,孔子让几位弟子都说一说自己的志向,轮到曾点时,曾点“舍瑟而作”(放下瑟站起来)。《论语》又记载,孔子与穿丧服的、礼服的以及盲人相会,虽然对方年轻,孔子“见之必作”(相见时一定站起来),以示尊重。这样的句子中所用作字,都是其本义。

在抽象的意义上,作就有开始、兴起、产生、振作等义。如,《易·系辞下》:“包牺氏没,神农氏作”(包牺氏没落,神农氏兴起)。又如《易·乾》:“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云随龙而生,风随虎而起,圣人产生了,万物也因而被认清楚)。我们现在常常说的“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一鼓作气就是一通鼓使士气振作振作就是振起现在的文学作品中还常常用“掌声大作”、“枪声大作”等,这里的作都是起的意思。

2.起可以引申出起来劳动,即现在所谓的工作“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据说是现存最古老的一首民歌中的两句。我们现在所说“作息制度”的作息就是从这里引出来的。

由此,又可以引申出从事某项事情、举行或进行某种举动、充当某种身份、制造某种物件等等。例如:作别、作案、作战、作报告、作弊、作梗、作祟、作奸犯科;作伐为媒、作壁上观;作文、作曲等等。

在古代,作字的声调都是入声,但是,后来在充当某种身份、制造物件等意义下,有时候读音成为去声。在这种情况下,又造了一个所谓俗字“做”。从宋元开始,做字就较为流行了

如今,做主要可以细分成以下几个义项:

1. 进行工作或活动:做活、做事、做工、做寿、做礼拜。

2. 制造:做衣服、做家具、做诗、做文章。

3. 当,为:做人、做媒、做伴、做主、做客、做亲、做朋友、做原料。

很显然,在作的本义(起来、开始、兴起等)下,它是不会与做混同的。振作不大会有人写为振做,而在作的引申义(进行某种工作或活动等)下,作与做才可能混用,不容易搞清楚。

做字的音部是故,所以《正字通》里做字的读音首先是“租去声”。这样,在许多南方人那里,做与作的读音是不同的(作是入声),他们不容易混淆这两个字。其实,在很多北方(河北、山东等地)老人那里,做在口语中是读为“揍”的,如“揍”饭(做饭)、“揍”衣服(做衣服)等。很遗憾,他们中很多人并不识字,因而绝大多数人并不知道口语中的这个字写下来就是“做”。大多数人从读书的那天起,他们就把做读为zuò。所以,现在人们在写文章时做、作两个字常常不容易分清楚。

那么,在容易混淆的情况下,哪些情况下用作、哪些情况下用做呢?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的看法基本上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赞同。他认为

区别的办法基本上还是用‘文’和‘白’做标准,但不是绝对的。文,文言;白,白话;指词语接近文言,则用作;是白话词语,则用做——博主注

习惯上,具体东西的制造一般写成‘做’,如‘做桌子、做衣服、做文章’,抽象一点的、书面语言色彩重一点的词语,特别是成语里,一般都写成‘作’,如‘作罢、作废、作对、作怪、作乱、作价、作曲、作战、装模作样、认贼作父’。

遇到没有把握的词,宁可写‘作’不写‘做’。

当然,各人自有各人的用字习惯和风格,在某些场合,也就是在不与大多数人的用字习惯(也就是约定俗成)相违背的情况下,应当允许各人各有选择。但是,有一点是要注意到,就是自己写一篇文章,最好前后所用之字一致。

做和作都有制造的意思,它们都是人为的,而不是天然的、自然的。所以做作就是不自然

有一个特殊的意思,就是做出与常规不同的行为,胡闹。“作”一般都有目的,个别也可以没有什么目的。如小孩子困了,南方人称“作”或“作困”,北方人称“闹觉”,就没有什么目的。更多的“作”是有目的的,例如有人骑自行车或电动车在马路上做出一些奇怪的动作,或者开汽车超速,主要目的是炫耀,也可以称“作”。去这样的“作”,那就更糟糕了。这样的“做作”不但不自然,很可能”成悲剧,甚至可能会“作死”。

我们的行为,切忌做作。我们写文章,也还是应当自然一点,让别人看得明白,不要做作。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12874-1147357.html

上一篇:诚信建设之本在教育,教育之本在领导的身教
下一篇:大树的落叶究竟哪一面先着地?
收藏 IP: 39.78.130.*| 热度|

28 刁承泰 钟定胜 戎可 禹荣明 郭奕棣 武夷山 朱晓刚 郭景涛 都世民 晏成和 黄永义 蒋永华 郑永军 尤明庆 孙杨 刘建兴 张勇 韩玉芬 鲍海飞 罗春元 苏德辰 范振英 魏焱明 姚伟 liyou1983 shenlu chenhuansheng ljxm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19 19: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