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大诚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dc1947 交流思想 交流文化

博文

老校一号楼的回忆 精选

已有 9548 次阅读 2017-7-17 08:03 |个人分类:教育|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山东大学, 研究生复试, 搬迁, 一号楼, 温纳瑞斯

老校一号楼的回忆

最近,学校的六个学院整体搬迁到青岛即墨去了。如今在老校一号楼的“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也搬到即墨,不知道一号楼将迎来什么人做它的新主人。

一号楼是老校中最老的房舍,是一幢德国式的建筑,建于1936年。这是当年的教会学校济南懿范女子中学的教学楼,地上二层、地下一层。



我虽然来到山东大学已经三十九年了,近十几年来居住在老校的宿舍,但是,由于工作地点在“山大新校”也就是“中心校区”,所以对于老校的各栋教学用楼房并不熟悉,唯对一号楼深有感情。我接触山东大学的第一幢房子就是这一号楼。这还是三十九年前的事情。

1978年的暑假,我接到了山东大学的通知,让我来学校参加研究生考试的复试。经过了大概一个来星期的劳累奔波,我从草原深处来到了人生地不熟的济南。那时候济南市的1路公共汽车的终点站在解放桥。这是当时济南市区的东沿,再往东,马路变窄了,也不再是房舍挨着房舍,两面时而出现了农田。山东大学还在东北方向,离开解放桥有8里多路。学校所在的洪家楼,只有唯一的公交车1路支线可以到达,据说是半小时一趟车,我到达那里正在打听时,一辆车刚发出,如果等下一次车,恐怕学校将午休了。经人指点,我坐上了3路车,到“全福庄”下车,走到老校。夏日的济南,在酷热的阳光下,疲惫不堪的我又走了将近3里地,背在身上的小书包像有千斤重,终于在十一点来钟的时候到达了山东大学老校一号楼。亏得那时候我才三十多岁,还算年轻,七八天没有好好休息,在酷夏的天气里坚持下来了。

当时的老校一号楼是山东大学校部机关的所在。这是一幢很小的楼房,学校的管理机构,校长办公室、党委办公室、教务处等都在那里。从走廊上走过,看到各个办公室都满满的。人们指引我上了二楼教务处,一位四十多岁的女同志接待了我。知道我是得到允许延迟来参加研究生复试的之后,她给我报考的导师邓从豪先生打了电话,告诉我下午到“新校”去找他。她又帮助我联系了学校的招待所(也在老校)住下。这是我第一次走进山大,走进的第一个山东大学的房舍,它使我有了一种总算“到家了”的感觉。

入校以后,学习和生活都在“新校”(现在称中心校区)。不过,在第一个学期,每个星期总有一个晚上,要走半个多小时,到老校上一次课。那是英语听力和口语课,授课的教师是美国人温纳瑞斯。1978年的时候,大概在全中国也找不到几个美国人。而学习英语,总是需要听听英美国家的人们是怎样讲话的。那时候,还没有进口那种像砖块大小的卡式录音机,而昂贵的老式录音机全学校也没有几台。学校从济南造纸厂请来了美国人“老温”。  

老温,真名詹姆斯·乔治·温纳瑞斯(James Geogre Veneris)1922年生于美国宾西法尼亚州的匹兹堡附近,美国军人,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对日作战。1950年参加朝鲜战争,被中国人民志愿军俘虏。在俘虏营中,受到志愿军的感化,遣返时自愿留在中国,被分配到济南造纸厂工作。温纳瑞斯在造纸厂与中国工人们处得不错,人们称呼他为老温。老温在济南娶妻生子,又曾经到中国人民大学进修学习。文革初期虽受冲击,但很快得到中央指示保护,基本无恙。1978年,山东大学把他请来,虽然他文化水平不是很高,但是作为土生土长的美国人,教英语口语应当是没有问题的。

当时,学校的教室很少,新校、老校都还没有“公教楼”。1958年学校从青岛迁到济南,立刻就遇到了“困难时期”,人们为吃饭而挣扎,基建进展极慢。刚刚开始加快建设步伐,又摊上了“史无前例”。工人的“革命群众组织”把山大学生“造反派”包围“砸烂”了,学校四周的农民兄弟又来把课堂的桌椅板凳“造反”到自己家去了,有些房舍还被“合并”进来工厂的工人所占领。所以,到了1977年恢复招本科生和1978年招研究生,以及从社会收罗“归队”的教师,这些因素加在一起,使学校的房舍非常紧缺。

学校的办公用房也非常紧张,校部机关挤在小小的一号楼,但是他们还是腾出来一间地下室,作为教室。我们每个星期就有一个晚上,挤在那间地下室里,听“老温”给我们讲英语。

听力和口语课并没有课本,就是听老温说话。我们好几十个人都只是听,并没有多少会话练习的机会。他倒是讲得很认真的,神态就是上面那张照片上那样。讲的内容现在基本上都忘记了,记得他讲过爱斯基摩人,北极熊之类的。1978年的那个学期开学晚,学期很短,第二年我就去吉林大学学习了。

到了1980年,我回到学校,又到一号楼那个地下室去上“二外”,日语课。教课的是一位青年教师,比我们学生还略年轻些,课堂上常常说一些他们做翻译时的趣闻轶事。学了一个星期,学习的大多数内容后来也都“还给”老师了。

毕业留校做教师,少不得要到一号楼去办事。看到学校的处室一个个增加。又一个个搬离一号楼。大概在80年代中后期,校部机关开始逐步搬到新校,在新校的西南角上,一片平房。后来,新校盖起了办公楼,校部首脑机关就搬离了老校一号楼。到了2000年,山工和山医合并进了山大,又经过几次学院调整和改名,最后,一号楼的主人就是即将搬离的“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了。

时间真快,自从校部机关迁出一号楼,三十来年过去了。从那时开始,我就再也没有走进这所房子,虽然近些年退休以后散步时几乎每天从它门口走过,也常常会想起在一号楼的往事。

1981年,我研究生毕业成为山东大学教师的时候,山东大学共有本科生5600人,专科生209人,研究生159人(研究生人数为1982年数),专任教师913人,其中教授32人,副教授101人。

到了三十年前,当山东大学行政首脑机关离开一号楼的前后(以1987年计),本专科生增加到8042人,研究生730人,专任教师1424人,其中教授62人,副教授324人。

如今,学校的规模已经远非昔比了。学校有全日制本科生40822人,研究生17984人,留学生3407人。有在职教职工7759人,而教授的人数就达到1082人,其中博士生导师897人。

一个学校的发展,正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整体飞速发展的一个缩影。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12874-1066712.html

上一篇:“高考状元”的升级版
下一篇:关于在博文中自觉不使用“不文明用语”的建议
收藏 IP: 218.58.11.*| 热度|

19 徐令予 杨正瓴 吕喆 柳文山 尤明庆 郑永军 刘炜 刘光银 黄永义 罗汉江 李毅伟 苏德辰 武夷山 鲍海飞 戎可 韦玉程 刘欣 shenlu liyou1983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00: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