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学科知天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yperchaos 交叉学科知天下,从兰州理工大学起飞。

博文

教学和科研到底是啥关系? 精选

已有 6797 次阅读 2010-5-12 22:01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在一些论坛上对于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有激烈的争论。特别是刚毕业的研究生和博士如果去了高校,给本科生或者部分研究生上课是不可缺少的。新教师到岗基本都要指定一个老教师来指导新进人员如何提高教学水平。

     一些单位也成立了一些教学督导团来监督老师特别是年轻教师上课,有人调侃说督导团的人要么是“督而不导”,要么是“指手画脚”。我也曾听过一些年轻教师的课程,个人感觉是师范大学毕业的人走上讲堂的过程比较顺利。公平来讲,绝大多数老教师的教学水平都是很棒的,如果真心对年轻教师在教学上悉心指导,那么青年教师还是很容易站稳讲台的。

   单位每年都有一些进人指标,据说是学科发展需要,实际上是一些专业的课程根本开不出来,所以年轻人来投简历,最关心的是应聘者能否在新学期就把那难咬的骨头(某些专业课,基本是学习苏联老大哥,看人家单位有啥专业就复制啥专业,美其名曰为“与时共进”)。而年青人为了找到工作岗位就勉强答应了。 这下麻烦也就来了,开学就扔给你2门或者更多新课让你去搞,仅备课就折腾死人的,第一次讲自己不熟悉甚至没接触的课程的后果是可以预见的,最后学生评教不好,落在最后,扣除课时费不说,刚来的年轻人就已经被带上了业务不精的帽子,新课程把人折腾的没脾气了,那还有时间搞调研,读文献和写论文,结果没论文发表又落得学术水平差。

   记得刚上班时候一些老同志要我好好把教学抓,刚硕士毕业也几乎发不出什么好文章,整天就讲个大学物理,还好被两位非常挑剔的老教师给肯定了,虽然还有一些教师说咱讲课讲的不好,人无完人嘛,我继续努力就是了。学校要考核,论文不可少,看别人狂发论文很羡慕,只好苦练内功。

   努力付出总会有回报的,这几年论文发的比较顺利,结果麻烦也来了,原来是一些老同志说我发论文多的原因是我上课少,我上课质量不好,还有人当面对我说要重视教学,哎。不过一次专业课程教学后评教优秀后再没人公开乱说年青人不好好教学只管自己发论文了。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一次单位会议上说到教学和科研关系时我的简短发言的缘故吧,都是讲授大学物理,我发的论文都是用大学物理的思想和方法,虽然不是专业最牛B的期刊,但都是SCI收录的文章,算是对那些张口闭口要抓教学的人的回击吧。

   个人感觉,年轻教师刚上班,科研不能放松,教学水平不是速成的,将科研结果活化到课堂中是关键的,对于一些自己没有把握的课程要坚决拒绝,免得耽误学生也坏了自己的名头。人有能力差别,一些课程真的需要你来完成,该去外面求教和重新学习的就要及时补充,不能同时接受2个自己不熟悉的课程,教学要认真准备,科研坚决不放松。

   实际上一些人常常用要重视教学为幌子来修理年青人,教学是个慢活,而科研如果选题比较好的话则容易走上正轨,如果能加强外部合作交流更容易出成果。而教学对于年青人来说,要想拿个教学名师估计比登天还难,前面有那么多“前辈”和领导呢。而科研成果则可以从某些方面展现你的能力和素质————也许你的丰硕成果被某些人假装没看见-不认可你。这些都无所谓的,认真作好自己的事情,以科研为根本,在教学上也要认真投入,不要随便换新课程来讲授,至少承担的课程要讲过5次以上才可以考虑换新课程。一个学期最多接受1门新课程,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作好教学,对学生负责也就是对自己声誉负责。

   离开了教学你至少可能可以走研究员系列职称,没了科研在高校里你几乎就成了废人,除非你去走行政为指挥我们吧^_^。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0980-323488.html

上一篇:国内外同行交流如何索取关键资料
下一篇:招聘和应聘的事情
收藏 IP: .*| 热度|

7 苏红 李志俊 张国勇 左正伟 刘广明 项海兵 alice2010

发表评论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22: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