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学科知天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yperchaos 交叉学科知天下,从兰州理工大学起飞。

博文

零引用论文作者是否该自救? 精选

已有 12081 次阅读 2021-2-16 22:43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发表论文是快速分享研究成果的有效手段,毕竟会议口头报告会存在一个听众范围和时空限制问题。对于多数研究人员来说,发表了论文如果观点被更多的读者接纳和传播那么是非常欣慰的,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自己的职业荣誉感。但是,诸多的研究人员因为阅读习惯和获取文献的手段不同,所以偏好性的下载、阅读和引用特定的期刊相关论文就难免了。比如,统计物理方向的人就热衷引用Phys Rev ABCDELX系列期刊论文,即使投递稿件到艾斯维尔或者斯普林格旗下的期刊也依然保持这个习惯。

     真正的资深研究人员都明白不能以刊评文,某人的论文发表在某个期刊,只表明其稿件内容引起了两到三个审稿人以及学术编辑的认同,至于是否能引发读者的兴趣和跟进就难以预测了。当然,热点话题除外,如2020年很多期刊就组织和发表了有关COVID-19的论文,导致一些期刊蹭热点而大幅度拉升引用。真正在科研一线工作的研究人员都非常关心自己论文发表的载体水平和影响力,评价比较高且认可度高的期刊在审稿环节使得作者更有机会提升稿件的质量,发表后更容易被更多读者分享和跟进。但实际上,每个期刊都存在一些引用为零的论文,即发表就死亡。

      为什么会出现零引用的论文呢?

     我们知道,多数期刊采用onlinefirst模式,文章录用校对后很快指派DOI号并在线共享,这种电子模式的预出版一定程度上提前分享了作者的研究成果。读者和研究人员看了这些预出版的论文后可能会选择引用其中一些观点,导致这些论文在正式出版前就产生引用,当然作者本人也可以推介这些论文。正式出版的论文才会显示完整的出版信息,虽然一些研究人员在用谷歌学术等软件可以搜索到这些论文,但在插入参考文献的时候却没有更新其出版信息。对于作者来说,某篇文章发表一年或者两年后到谷歌或者web of science检索引用次数,以及在期刊主页上查看自己论文的下载量和阅读量非常重要。如果论文正式出版了一年没有1次引用是可以被接受的,  但总有一些论文在发表了2到3年后却依然没有任何引用,甚至作者本人都不愿意引用,那就问题大了。

  分析其原因可能在于:

1) 作者没有选择恰当的期刊,虽然期刊同意录用和发表你的论文,但这个期刊的读者群关注点不在这个论文的方向。所以一些期刊在更新了编委会后,学术编辑初审的时候会拒掉一些稿件,其理由就是你的稿件不在期刊范围内,也无法引起读者的兴趣。

2)文章质量偏低,相关类似的论文在其他期刊发表的太多了。只所以能发表,可能存在虚假评审,或者审稿人的评审水平偏低。比如在审稿环节给的小修甚至直接accept. 作为学术编辑要特别小心在第一轮评审中直接给出accept的审稿意见,如果一个评审人多次直接在第一轮评审给出accept那么就得小心了。

3)文章可能存在瑕疵,作者发现其论文结论和方法存在一定局限性,或者是终结版的特例,导致作者自己也不愿意自引来扩大阅读量。这种情形其实就是发表即死亡模式。

4)作者引文的参考文献偏少,引用的参考文献过于集中,作者所在课题组不活跃。在文献检索中会存在一个反向引用现象,如果你的稿件恰当的引用了更多的参考文献,这些被引研究人员在查看自己论文跟进的时候可能会检索到你的论文,那么也可能会关注你的论文。另一方面,引用的参考文献范围太窄,比如仅限于特定的课题组或者特定的期刊,那么这种广义关联度就非常小。所以,除了letters类型论文,一般建议参考文献在30篇以上,且分布在15个期刊以上,且每个课题组引用的论文不要超过3篇。

   作为出版商和编辑部每年在核查期刊影响力的时候会查看那些零引用的论文,这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学术编辑的裁决态度。对于作者来说,要积极更新自己的成果网站,在相关会议上积极介绍自己的成果。如果多篇论文在发表2年后引用都是个位数字,那么就要考虑更新科研方向了,或者改行干点其他事,毕竟文章没有下载量、阅读量和引用量,那为啥要劳民伤财的发表呢?另一方面,适当的推介一些自己的零引用论文也是一种自信,特别对于非知名的研究人员更要如此,毕竟每天发表那么多论文,每年发表那么多论文,未成名的研究人员被人跟进和阅读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0980-1272483.html

上一篇:不宜人为地划分期刊等级和层次
下一篇:写份普通基金申请书需要多少时间?
收藏 IP: 61.178.245.*| 热度|

29 孙颉 赫荣乔 熊丽 黄永义 张红光 王启云 檀成龙 李东风 张永刚 武夷山 关蕾蕾 周阿洋 王从彦 黄河宁 吴斌 陈新平 许培扬 刘用生 郑强 周健 刘立 胡大伟 彭真明 姚伟 陈理 王立新 朱晓刚 段含明 曾春华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19 16: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