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学科知天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yperchaos 交叉学科知天下,从兰州理工大学起飞。

博文

审稿人意见分歧如何给作者一个反驳和陈述的机会? 精选

已有 8922 次阅读 2021-1-16 17:11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在反五唯的浪潮中,最先躺枪的要算各类期刊发表的论文了,只听说反对SCI论文和专利,却没有说反对EI论文的,也许,打到了SCI论文所有的事情就好起来了。在这场科技成果评价旧标准破除的过程中,国内一批期刊先后被分级列为保护和发展的层次,倡导把重要的成果首先发表在国内期刊上。且不说国内期刊的国际化还有很大差距,首要问题是国内主流期刊和认可度较高的期刊数量比较少,审稿人还也没有国际化,期刊的编辑队伍没有专业化和国际化。我和朋友圈的一些伙伴交流,要一下子改变数十年来的科研成果评价模式需要时间,首先把那些支付外汇出版的论文数量降下来,减少外汇支出吧。其次,不限制课题组发论文,但成果认定的时候可以按照代表作制,多的数量不计入就行。

      又到了NSFC项目申请的时间,代表作还是要慎重选择的。对于科研人员来说,按照循序渐进的法则,在这个领域内积累的时间越长,理论上来讲,最新的成果应该是最高水平也最具代表性。当然,也有人会说,创造力最强当属于年轻人,年龄越大越保守,所以创造力越下降。客观来说,选择自己近10年来的几篇比较满意的工作作为代表作来申报项目比较靠谱,当然五年内的代表作更好一些,表示作为研究人员的你在不断进步,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如果代表作的诞生日期距今太长,可能意味着你很长一段时间失去了创造活力。

     如我此前博文多次提到的,真正创新的论文在发表过程中都是非常艰难的,因为很多时候可能超越了编辑和审稿人的认识水平,因此导致被拒稿的可能性非常大,反而那些比较中庸的跟热点的稿件更容易被编辑和审稿人接受。反对唯论文并非不要论文,而是要凝练和培育更高质量的论文,减少修补性和重复性论文的发表数量。

     对于多数期刊来说,投稿量都非常大,各类审稿人都疲于自己的稿件修改和各种期刊审稿任务。一些期刊对稿件重复率要求非常苛刻,在投稿系统里设定一个上限阈值,只要超过了就自动退稿。对于期刊的老客户,因为经常在某个期刊发表论文,也就熟悉期刊的风格和标准要求,一般很容易通过形式审查。一些读者不细心,投稿前根本不阅读期刊的投稿要求,也不浏览期刊的的最新发表论文,甚至把其他期刊拒稿的稿件原封不动的改投递到新的期刊,过分的是忘记把cover letter和稿件原来投递目标期刊的标记痕迹都不去掉。当责任编辑第一眼看到这些改投的稿件当然就不爽了,于是稿件就再次被reject without peer review了。有几个伙伴在一些国际期刊当学术编辑,问起形式审查标准的时候提及,如果一个稿件连参考文献都写不好,比如大类的参考文献写的不完整,软件录入参考文献后不检查,批量集中引用某个课题组的参考文献等,那么就不必送审了。

    有时候我们会遇到投递的稿件送审后审稿人的意见相左,这时候作者和编辑的互动就非常重要了。对于多数期刊来说,一般有一个具体的拒稿意见(而不是粗暴的一句没有创新而拒稿),期刊编辑都要习惯性拒稿。但是,如果作者在期刊有良好的记录,可能会获得重生的机会。我们知道,很多时候,多数稿件的作者也会有一些期刊审稿,比如A期刊的一些作者也可能是A期刊的审稿人。如果某个作者WGC经常给A期刊审稿,而且每次审稿意见都比较靠谱,那么A期刊的编辑在受理这个作者的投稿时都会考虑这一点贡献。也就是说,你每次靠谱的审稿意见会为自己投递这个期刊的稿件赢得更多的机会。

      当遇到某个作者的稿件审稿意见相左的时候,不妨在EM系统里查看下这个作者为本刊的审稿记录,查询下这个作者提供的那些审稿意见是否靠谱,是否有助于那些学术编辑做出了正确的裁决。或者,暂停裁决这个作者的稿件,发1篇或者2篇相关内容的稿件让这个作者评审下,根据其提供的审稿意见的细致程度和准确性来判断作者的水平,再决定是否给予他进一步的辩解和修改机会。当然,对于那些从来不搭理编辑部审稿邀请,或者审稿意见非常敷衍的审稿人,对他们投递的稿件更要严格审查,该拒的拒,绝对不要给逃生的机会。因为,无论投稿还是审稿,都是一个向同行服务和自我推荐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互动的,谁也不可缺席。

   这年头,你给同行机会,同行也会给你机会。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0980-1267517.html

上一篇:导师跳槽到新的高校,应该允许研究生跟着走
下一篇:不宜人为地划分期刊等级和层次
收藏 IP: 61.178.245.*| 热度|

20 姚伟 蔡宁 吴国成 杨正瓴 黄永义 檀成龙 史晓雷 文克玲 王善勇 许培扬 胡泽春 田灿荣 杨金波 郭战胜 晏成和 周浙昆 李东风 张志东 何学锋 邱敦莲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19 13: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