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研究要有奉献精神,每一种工作都需要敬业精神。每一个人的技能和知识水平都是有差异的,在不同的平台和岗位上发挥的作用也会呈现很大的差异。如果能把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敬业精神结合起来,工作单位和社会能基于规范标准对劳动者的付出和成果给予公正评价,那么必然会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为社会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
2020年是非常特殊的一年,疫情对全世界生活秩序产生了一定负面影响。 开源节流,激发各个领域劳动者的积极性,杜绝和减少投机行为,从长远来说对于促进社会进步、和谐公平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在科研管理领域,2020年最大的呼声就是关于科研学术成果评价和成果绩效认定政策了,近期我在博文《理性认识和践行科研绩效激励指导政策》中表达了我的观点,此博文也全文发表在中国科学报上。
从相关博文的部分留言来看,双方吐槽都比较多,负面意见的质疑主要为:1)你们写的论文有什么用? 2)写论文都是为了职称和考核;3)为什么不搞实用技术?;4)搞实用技术没有获得认可;5)论文和专利数量多就是灌水。6)已经给了你们工资,还要科研奖励?
我记得15年前的那个聘期里,学校对教职人员的个人年终考核要求非常明确,除了教学任务的要求,在科研考核方面每个人都必须有经费进款,核心和SCI/EI论文或专利。那个时候的全面考核目标,使得一些教职人员各显神通来完成考核任务,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理科和工科教职人员的“团队融合”,互相帮助共同完成考核任务。随着学校财力的增强和发展论证,学校对科研领域的考核制定了量化政策,实用新型和发明专利、纵向项目和经费、科技成果获奖、技术成果转让、横向课题和经费、SCI/EI/核心论文、软件著作、科技竞赛获奖都按照一定的权重来计算考核分值,让教职人员根据自己偏好和特长来选择完成基本考核的要求。量化标准的落地让多数教职人员轻松完成了基本的科研要求考核,唯一不足就是一定程度上催生了科研个体户,没有凝练成科研大团队,因为一些人靠个人努力就轻松完成了考核任务。因为学校对每个学院有基本的科研经费数量要求,一些规模大的学院仍然保留了对每个高级职称人员聘期内经费进款的要求,因为几乎所有人都有SCI/EI论文和专利等,所以经费进账是多数个体户都发愁的问题。而一些学院的考核政策比较灵活和人性化,让老师们根据自己的特长来发展,能搞来横向经费的就集中精力搞横向,能产出SCI/EI论文的就安心做实验和模拟,集中力量写好科研论文;能设计和申请到发明专利的就集中精力钻研发明专利申报等,这种明确分工下各尽所能按照学校的量化政策标准来完成学校对学院的基本考核,最终皆大欢喜。
经过十几年的竞争和进化,一些团队成长了,一些团队重新组合了,一些基础研究的团队和个人的科研成果积累也非常显著。2020年经济的停滞和西方国家的贸易制裁等因素影响,横向课题也不好弄了,一些以横向课题为主业的团队绩效显著下降了,一些团队的学术造假也逐渐被曝光。所以,矛盾出现了,对科研成果的评价和成果认定考核政策被推到潮头,这也使得大学和社会不得不重新审视、论证、重新规划和面对的挑战了。对于多数重点大学来说,经费要求主导下团队负责人的压力大,良好的分工对于提高团队的效率非常关键。有能力搞来科研经费的就集中力量为团队申请经费,其他成员就是全力执行获批项目,在分工明确前提下,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其一个副产品就是高质量的学术论文、技术报告和科技获奖,真所谓全面收获。对于资源不足的大学就比较尴尬了,因为申请经费的平台,团队和渠道受限,只有极少数人能持续申请到经费,或者从事低端的技术服务却也得到客观的横向绩效回报。因为从事的技术服务比较低端,需要的是简单的劳动力和大量时间,完成了横向课题却难以凝练科学问题,也自然无法产生副产品SCI/EI论文。其实认真看看周围,那些真正从事高端技术服务的团队哪个缺高端SCI论文,因为技术中总是隐藏这科学问题,这些科学问题被提炼后经过科学思考,必然会形成规范的科技论文,而且还是高端科技论文。
对于博文下那些质疑和吐槽的问题,有必要在这里进行讨论和阐释。
1)你们写的论文有什么用?
基础研究是国家和社会经济实力显著提升后的自然要求,基础研究也是全民科普的前提。大学不是职业技术学院,也不是手工作坊,需要全面培养学生自然科学知识,人文,社会和科学素养和见识,需要弄清楚为什么要这么做,而不是停留在会怎么做这个层次。弄清楚工程背景问题下技术实践和科学过程的机理,思考如何进一步完善和改进实践效率。大学教育除了普及已经非常成熟的知识体系,教职人员更应该通过基础研究来为教学过程提供丰富素材,通过课外科创活动让一步部分学生在相关科学问题中探索,寻找解决方案,弄清楚为什么,为进一步合理和科学的设计提供思路,这个过程弄清楚了就产生了学术论文,公开发表后让更多人的节省时间成本来参考这些规范的论文。初始阶段可能存在低水平的重复,但这个认知过程是必须的基本环节。
2)写论文都是为了职称和考核?
从来没有哪个大学一切“唯论文”,职称晋升基本要求包含了本科教学量和周期、国家层面科研项目和经费数量、指定行业期刊的论文、教学竞赛和科研成果获奖、班主任经历、教学实践等。虽然有一些海龟因为发了NSC论文而被一些学校破格晋升,但基本都是“特聘研究员”为主,这个和实际的副教授和教授职称还是有实质性区别的。如果为了职称,那么晋升了教授就不要再写论文了呗?能够完成岗位考核任务的途径有很多种,都是根据个人能力选择考核岗位层次和任务,论文只是其中一个指标,实际上经费更重要。
3)为什么不搞实用技术?
社会有分工,大学里是按照专业建制来培养和管理师生的。工科学院教职员工有条件从事技术服务,对于文理科要承担大量的基础课教学任务,这些课程基本是通识课为主。大学教职人员不是包工头,不是每个教职人员都要去校外拉横向课题,如此的话,最可怜的就是那些学生了,这些学生就要扮演老师们和导师的员工而不是学生啦,如此的话那还读什么大学直接去企业做学徒罢了。无论工科还是理科,都要有一个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和训练的过程,如果所有的教职人员都面向横向课题和技术服务,那还是大学吗?大学是培养全面发展的接班人和社会主义建设者,而不是短期的工人。技术在不断进步,缺乏了基本知识的学习如何跟进技术的进步?又如何进一步认知技术瓶颈中的科学问题而找到可靠的解决方案?
4)搞实际技术的没有得到认可?
实际的技术服务从社会和公司企业得到了相应的绩效回报,看看那些长期搞横向课题的团队负责人和成员,仔细看看他们的消费水平,基本都是赚的盆满钵满吧。这些真正收益大的人一般都有强大的团队,分工明确,团队的其他学术成果也很多。如果真的说实际技术没有得到认可,没有市场,那么你们就要提高技术和服务水平。 如果能持续得到高额绩效回报,也就不会吐槽不被认可,也不会吐槽科研考核政策不公平了。和第三个问题的答案一样,如果定位技术服务,那么最好不要占据大学的岗位,自己开个公司到市场中公平竞争,占据了大学的资源,该承担的教学任务和培养人的任务都被那些没有投身对外技术服务的教职人员给代劳啦,再不能得了便宜还卖乖吧?
5)论文和专利数量多就是灌水?
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标准,论文的发表有编辑部和审稿人的审查和同行评价,虽然存在一些投机行为和论文造假,但最终都会被纠正。专利申报也有自己的审查制度,也不是所有专利最终都能实现技术转让的。每一份成果的产出都是凝结着辛苦的劳动付出和大量的时间成本。
6)已经给了你们工资,还要科研奖励?
因为地域经济水平差远,大学里每个教职员工个体能力差异,敬业精神差异,花费时间成本差异,劳动强度成本差异,职称的差异等。在完成基本的教学科研任务目标后,多劳多得,给予那些成果显著的教职人员一定奖励是可行的,否则大锅饭下只能催生更多的懒人,这个道理想必大家都是清楚的。至于奖励的标准要取决于学校的财力和教授委员会,教师代表大会的论证等。
对于国内大学来说,因为资源有限,校内外的个人和团队之间竞争是难免的。绩效评价政策的调整也给教职人员带来了挑战,但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团队的融合,各取所长,实现密切合作,减少科研个体户的产生。这些分歧、争议和质疑都会随着社会经济水平高度提升,公民素养全面提升,生活保障全面落实后而消失。发展过程中公民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和社会经济水平短板的矛盾克服需要一个比较长的周期,每个公民都要撸起袖子加油干,早日实现社会经济水平,教育水平,服务水平、道德素养全面提高,所有这些分歧都会逐渐消失。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2: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