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高考志愿第一批次填报基本结束,一些同学朋友也打电话向我咨询他们孩子高考志愿填报问题。此前行内流行的观点是,本科看学校,硕士看专业,博士看导师。当然,这里面还有一个地域问题,优先选择北京,上海和广州这些发达地区的高校,认为发达城市获取信息手段便捷,将来毕业也容易在当地找到工作等。
从历史发展来看,我们国内大学布局整体上分为三类,一类是综合性大学,一类是行业类大学,一类是师范类大学,以及近年兴起的职业技术学院类。综合类大学一般包含了文理科和工科类,门类和专业齐全。行业类大学如交通类,曾经的兰州铁道学院,长沙铁道学院,石家庄铁道学院;通信和邮电类,如成都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重庆邮电大学,南京邮电大学,西安邮电大学等。大学的影响力在各种排名榜上总是动态的,这取决于地域、师资力量、上级部门的财力投入以及人才培养体系等。大学的合并更名以及地方学院的升级对国内大学的体系有积极的作用。而每一轮学科评估对专业的排名影响了大学内部专业的平衡和规划。
一些在他们孩子高考志愿中学校地域优先还是专业优先时非常困惑,按照我的理解,大学里专业资源总量是固定的,校内每个专业之间都有一个平衡问题,能在同一所大学,特别是发达地区和重点大学共存的专业也不会差到哪儿去,正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这些所谓的非热门和重点专业在建设的时候都是经过教务部门和校长办公会反复论证的,如果没有取消必然有其存在的合理性。热门专业与否还要看国家经济水平和发展战略规划,以及国内外市场需要的变化。
俺也听过几个老牌985高校来兰州的招生宣讲,某高校招生人员提及他们学校如何在校内实现资源合并,其实就是专业调整,声称不能进入A+或者全国排名前10的专业都要撤销等。表面看来,内部师资力量的重修组合可以在学科评估中提高排名,实际上,授课的还是那些老师,课程还是那个体系,这又不是田忌赛马撒,是非常功利化的作为。大学要允许包容性,设置文学,社会社科学,管理学,体育,工学、理学,全面增强和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理学思维和工科技能。即我们要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
近些年的双一流建设以及2020年关于学术成果评价标准在高校落实时出现了一些反常现象。 一些学校有目的选择性的集中在某些学科招聘博士毕业生,ESI评价体系里22个学科中有些学科的阈值非常低,一些学校为了实现ESI前1%的突破,经过专家评估建议后,在某些学科集中招聘博士和青椒的时候大幅度提升待遇,而对其他学科应聘者即使博士阶段成果非常显著也以非紧缺学科为由而降低待遇和招聘指标。
一些大学在巩固和突破一些ESI前1%学科的时候,特意对这些学科发表的SCI论文的绩点以更大权重来计算绩点数量,而忽略其他学科的贡献,美其名曰是集中力量发展优势学科。举例来说,物理学科的人不去做物理问题,都去做材料和化学问题了。这正是物理学科教师和研究生在如此指挥棒下不在物理学科期刊发表论文,如此身在曹营心在汉,都是不正当的科研奖励惹的祸,也是一种典型的投机行为。看着每一期全世界ESI学科排行榜的新增学科和已经入围学科的名次变动就知晓,集中计划和资源优化见效快。那么这种见效是真的提高了大学的实际水平了吗?未必,因为人还是那伙人,地方也没有变,集中力量来迎合一些特殊指标而已。
上级部委有关部门在纠正和指导学术成果评价的文件里提出支持和发展国内“三高期刊”,号召国内研究人员支持国内领军期刊,卓越重点期刊和梯队期刊,并列出了一大批国内期刊清单。指导文件也号召各级部门和大学的学术委员会根据自己单位的实际情况来列出本校的重点期刊,这种指导性文件的初衷是非常好的。毕竟各个大学的学科布局和水平层次差异是非常大的。
和国内一些大学的教授和青椒交流这个校内重点期刊入选名单问题,一些学科方向列出的重点期刊数量非常多,而某些学科方向被批准列出的期刊则是个位数,这种分级显然会引发质疑。特别是那些没有列入重点期刊的论文在统计科研考核任务,职称评定和人才项目时对一些在冷门方向和“非主流”研究方向的教职人员产生了不公平,是该纠正的。既然是重点,每个学科方向所列出的期刊数量也只能是少数,比如10种期刊以内,太多的期刊被列入重点期刊目录显然是有问题的。
列出重点期刊目录本来就是一个伪命题,是以刊评文的变相延伸。任何一篇论文也不能代表一个期刊的水平,每一份期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在同样的周期内其科学价值贡献都是不一样的。在学术评价中还是要在一定范围内体现申报者和成果完成人的学术贡献陈述和答辩,因为那些评委和评价者也不能万能的博学者。列出所谓的重点期刊只能是建议,不能和考核绩点认定挂钩,否则功利性会对科学研究造成干扰,也是极端功利主义。也会导致一些期刊投稿量暴涨,对编辑和审稿人造成更大的负担。
每一篇经过同行认真评审论文的发表自然有其价值所在,虽然很多人质疑不同层次的人发表论文的目的和用意。可以看到,在有关学术评价和论文贡献度的各种博文的留言里,经常会有网友留言质疑,认为过多强调和发表SCI/EI论文是功利行为,论文没有什么用等。实际上,对比那些曾经独立发表过SCI/EI论文的人和从来没有独立发表过研究论文的人,其综合素养和动手能力差别还是非常显著的。有用和无用要看在什么层次和什么范围,也有一定的周期性,基础性的基本科研训练是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一个重要环节。
科研素质和技能的提升,培养是有周期性的,需要时间的。一个从来没有经过科研训练,思考、实验和写作的人是不能造出一鸣惊人的惊世巨作的,科学就是科学,科学和文学不一样。科学素质的提升和体育训练类似,有一个体能消耗和低水平阶段过渡的历程。有人调侃到,既然大家这么实用,为什么还要读小学和中学,直接读大学不就得了,毕竟很多小学和中学的知识在实际工作岗位上可能用不到。按照这个逻辑,全体公民最终都是服务社会,都要选择一个工作岗位,那为什么还要读大学甚至读研究生呢?因此社会存在不同类型的分工,不同阶段的读书学习赋予求知者不同的层次获取知识素养的机会,潜在培养其适应社会和岗位的能力。立马见效的实用主义正在毒害更多的人,在科研领域和基础研究层面更要不得。
综合性的大学在财力和师资力量允许下要尽可能全面发展,功利性的调控资源只能催生更多的利己主义者。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2: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