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学科知天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yperchaos 交叉学科知天下,从兰州理工大学起飞。

博文

理性认识和践行科研绩效激励指导政策 精选

已有 9413 次阅读 2020-8-1 12:24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2020年初教育部和科技部下发的系列关于学术评价政策对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的管理政策有非常积极的引导作用,随后,科技部发言人进一步对相关政策进行解读。2020年7月17日,科技部下发指导文件《

自然科学基金委关于进一步压实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任务承担单位科研作风学风和科研诚信主体责任的通知》国科发监[2020]203号,认真学习和领会上级部门的指导性文件,因地制宜的制定适合本单位和机构的科研管理和激励政策,对于进一步维护公平的学术环境,增强学术诚信,提高科研人员和教职人员投身教学和科研事业的积极性,激发科研创造活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科研“放、管、服”指导政策的逐级落地和践行,在政策和法律许可范围内,科研人员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服务等收益合法纳入科研人员的薪酬计算体系。从最新科技部的指导文件来看,管理人员和一线科研人员对于所谓的SCI论文的作用,以及是否该给SCI论文奖励的争议非常多,也让管理部门制定政策的时候感到困惑。

1.png

                                                     科技部网站相关文件的截图

经过仔细学习相关文件,我认为:

   1,SCI论文依然非常重要,但不能以影响因子和数量来评价学术贡献。

     科研成果的载体和展现模式体现为技术转让,直接给企业和地方经济带来显著利润;发明专利的授权和SCI/EI期刊论文的发表,甚至国内核心期刊论文的发表也是呈现科研成果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对于基础学科研究领域更是如此。期刊论文发表是宣示科研成果知识产权的最快有效方式。全世界SCI期刊9400多种,还有数千的EI期刊,数万的中文期刊。至于论文发表在什么样的期刊,取决于多种因素。作者,审稿人,编辑以及经费支持力度。如果作者能准确评价自己的科研成果,那么容易选择恰当的期刊,这里面也有一个写作技能问题。实际上,以我在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17年的经验来看,虽然SCI期刊有等级,往往是比较平庸、跟风和热门研究内容更容易被审稿人和期刊接纳。太新的成果往往违背已有知识,容易被编辑和审稿人否定。这种情况下,作者可以选取一些Open access的期刊争取快速发表,时间会检验真伪。

      绝大多数期刊都有固定的审稿人和作者队伍,和学术编辑队伍。这些人的偏好决定了期刊的层次和版块选择。因此,首次在一个陌生期刊发表第一篇论文还是困难非常大的,即使你在更高分区期刊发表了论文,不见得你一定能在“低端期刊”发表同样层次的学术研究论文。有经验表明,如果要在那些名气大的一区期刊发表论文,多数情况下,你的作者里面没有那些“知名大牛和编辑”署名,或者没有那些有良好发表记录和高H因子研究人员的合作署名,在投递高影响因子和分区期刊时基本上会被形式审查拒掉。

       因此,所谓高影响因子期刊也只是少数人的游戏,研究人员不必太在意这个影响因子。实际上期刊的影响因子总是极少数论文贡献的。甚至出现了发表在一些知名期刊的论文引用接近于0的滑稽事情,而一些在低端期刊发表的论文却有很高的引用,甚至几十年后竟然作为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主要支撑材料。引用多只是表明这个话题研究的人比较多,更多的人能顺着这个话题继续开展研究和发表论文而已。任何人的一篇论文不能代表一个期刊,就像一个集体里个体差异性还是非常大的。

     目前的科技成果评价如基金申请,科技奖励申报都推行代表作。有的地方要求提供5篇代表作,有的要求提供10篇甚至15篇代表作。

      实际上,SCI/EI论文的数量还是非常重要的,“一鸣惊人”总是比买彩票难度大多了,也是极端个案而已。从量变到质变这个基本道理是不能否认的,对于有些研究人员,每年随便发个SCI论文很容易,对于另外一些人发个中文核心期刊都难度非常大。原因在于长期的知识积累和时间投入有差别,一些研究团队每年产出的科研论文比较多无非三个原因:有充足的研究经费、有稳定的大量的研究人员、研究人员全力以赴花费了数倍时间来投入研究。当你在吃喝玩乐的时候,他们在坚持搞研究,成果能不增加吗?

     所以,在科技评价中,除了倡导代表作,研究团队的成果数量也是值得考虑的。

     2, 大学分级和教职人员的差异性是地方大学“科研成果计件制绩效”的土壤。

     从985/211工程到“双一流”建设,因为经济体量和科教战略的导向,政策性地对大学分级和筛选是时代的产物。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我们国家综合国力全面提升,高等学校的发展从此前的政策性计划扶持开始转向独立竞争下的“双一流”建设。固定等级和分级下的一些大学没有把握历史机遇而被一些非重点大学所超越,因此,“双一流”建设是国内大学新的发展机遇,即不进步就要退步。从双一流大学建设的入选清单来看,那些经过多年积累的985/211大学的绝大多数仍然在双一流建设中占据重要位置。

      国内对大学的各种排名情有独钟,虽然每种排行榜的侧重指标不一样,但这些排名还是有很好的参考价值。有圈内人调侃到,双一流建设的关键指标是ESI论文的评价(仍然是SCI论文的评价),因此大学里研究人员的体量(数量),ESI论文的10年总数量,总引用量,高被引论文数量,热点论文数量,前沿论文数量,单篇论文平均引用次数这六个指标。 但不要忘记,论文总是由科研人员,博士生和教职人员完成的,这些数量和相关指标一定程度上直接和间接反映了大学的综合实力。如网友提到,一个没有独立学术研究和成果的大学老师,无论你把授课的技术手段玩遍花样,也不会有什么实质性的贡献和效果。SCI论文的产出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学和研究机构获取科研经费的体量,基础研究能力和积累。一些整天鼓吹全力投入本科教学,坚决反对发对发表SCI论文,认为发表论文会占据本科教学实践和时间是认识片面的。实际上,本科教学的延伸也体现于基础研究上,除了基本的写作技能和逻辑思维能力,SCI论文的发表也为本科课堂教学提供了更好的素材。

      大学里为什么会有SCI/EI论文奖励呢?

      最近两年一些大学的SCI论文奖励政策被质疑,一些大学对发表在CNS这些巨刊论文作者直接给教授职称和巨额奖金被质疑。这是没有考虑到目前中国大学的分级、大学里教职人员的实际薪酬结构,各个大学水平差异性等因素。

    我们知道,几乎所有大学对于那些拿到国字号帽子的人才实行年薪制,从各个大学的招聘薪酬广告就可以看出的。 但国内目前各种头衔的人才数量有限,虽然地方大学也搞一些人才帽子,但数量还是很少。对于没有帽子的教职人员的薪酬分级就很重要了。对于重点大学来说,财政拨款和收入整体比较大,因此允许对绝大多数入编人员实行年薪制,根据你过去几年的学术成果贡献来评定你的薪酬标准。整体上发达地区比中西部地区高校薪酬要高很多。

      对于地方性大学和研究机构,因为财力有限,需要集中资源于某些学科,因此制定了一些短周期的科研奖励政策,粗暴的理解为:拿一个国家级项目奖励多少现金,发一篇SCI论文奖励若干奖金,获得一个发明专利授权给多少赏金,获得一个省级科技成果奖资助多少经费和绩效等。

    实际上,大学肩负着培养人的重任,很多科研成果是导师们指导研究生完成的。因为专业和课程体系的差异,每个老师承担的教学任务和数量不一样,这样必须对超过教学工作量的教职人员给予一定的绩效补偿,比如超课时费每节30-100元人民币。那么,指导了研究生完成了科学研究成果,是否也该给予一定的教学指导绩效?答案是显然的,必须给,因为每个导师指导研究生的数量和科研成果可能差异非常大。如果彻底取消了这种教学实践的补贴显然是错误的,虽然很多人习惯把这些绩效补贴称作为“SCI论文奖金”。

    那么,对于导师指导研究生完成的科研成果,科研项目,以及导师自己独立完成的学术成果是否该给予一定的绩效奖励?我认为是应该给,这是对教职人员劳动付出的肯定。毕竟科技部并没有命令禁止对科研成果SCI论文奖励,只是要求不允许用国家专项经费奖励。那么各所大学要根据自己实际的财力来确定预算比例,想一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间接经费里面都允许一定比例提取绩效给参与科研项目的人员。

       问题关键是,如果把科研人员和指导研究生发表的SCI/EI论文,授权发明专利作为科研成果来激励,该以什么标准,这个应该考虑到各个大学的实际财力,而不能搞一刀切。各个大学可以设定一个奖励上线标准阈值,动态调整。不能片面的把对科研成果奖励理解为SCI论文奖励,因为SCI/EI论文作为科研成果的展现方式,体现了劳动,也是研究生教学工作的延伸和成果。

       各个高校管理部门要认真学习教育部和科技部的指导性文件,因地制宜,不可一刀切,要有担当精神,充分考虑大学的差异性,教职人员的差异性,要适度体现学术研究的付出。要明确工科和理科专业的区别,积极引导工科教职人员把精力投入到技术提升和创新,对理科教职人员的基础研究和教学付出要充分肯定,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促进科学理论和方法的创新。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可以分级实现年薪制,这样一定程度促进科研团队融合,减少科研个体户。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0980-1244552.html

上一篇:Open access类型论文的绩点和学术贡献该打几折?
下一篇:大学专业建制瘦身还是全面发展?
收藏 IP: 61.178.245.*| 热度|

22 郑永军 马忠军 申传胜 杨正瓴 蔡宁 田灿荣 许培扬 黄永义 姚伟 任胜利 赵志宏 武夷山 帅凌鹰 李景春 白禹 左小超 王崇臣 褚海亮 吴嗣泽 李毅伟 徐耀 国际科学编辑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2: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