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事的当事人不是我,而是一位住在玉泉校区的朋友,研究生院的硕士。他记录这次经历的原文较长,我只节选部分——
“昨天冲了个凉水澡,弄的今天发烧了,在校医院买了点药,吃完并不见好转……于是去了学校旁边的玉泉医院。并不是什么有名的大医院,但它的收费还是让我傻眼了:医生让我输液,要连着输三天,我本来觉得就是输三天,也不会有多少钱,顶多一百多块钱,我差不多还能报90%,算下来也就是十几二十块钱。可实际是,总共花了七百多块钱。学校可以给我报90%,但你也知道,即使是10%,也有70多块钱。这和我在农村老家,一个感冒几块钱甚至十几块钱的心理预期还有很大差距。”
今天看他的日志,居然还有续集。
“昨天晚上输完液,睡觉就感觉肚子不舒服,早上就腹泻。今天一上午肚子依然不舒服。中午去输液,就问了一下护士。护士倒是表现的很在意,帮我问了医生。…… 我这次咨询的是一个30多岁的男医生。年轻人做事还是很谨慎,可能担心出医疗事故,让我把药先停了。让我去挂号再去开一些口服的药。我是怕了,看不起,不去了。别又整个三四百。我可没钱了。今天早上我忐忑不安的去我们学校的公费医疗办公室,问我花的700多可以报销多少。你知道我担心什么吗?我怕他们嫌多不给我报。一个感冒你花700多,你当学校的钱哪来的?他们要是真这么问,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谢天谢地,学校没给我扯皮,很爽快的帮我报了。那个医生还让我感动的一点是,他让我明白了:我为什么会腹泻。他把头孢的说明书找到,找到一行小字,点给我看:使用本药物可能有0.01%的概率会腹痛腹泻。不用说,我就是那0.01%啊。”
我转述他的故事,并不是想埋怨那个医院。因为在现在整个医疗大环境下,这样的故事很寻常。我转述给室友听时,她也没有感到特别吃惊。最近我在看王一方老师的《医学是科学吗——医学人文对话录》,很想谈谈读后感,所以就把一个与医院相关的故事放在了开头。
这本书的简介部分写着“当代社会,技术统治了医学,疾病被通透地探究,精细地处置,而痛苦却被无情地漠视,甚至被彻底地遗忘,医学的科学性、技术性、人文性、社会性被深深地肢解了……”
其实我不太习惯于这种宏观的、议论性的语言,但是看着看着,这本书让我入迷。特别感同身受的,是这样一段话“医生一方面压制着那些代表病人个人主观的‘生活世界的声音’,或将其作为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搁置在一边;另一方面凭借医学标准,从经医学引导的病人的陈述中选取和抽象出一个‘病种’的概念来,这时医学实际上已将疾病从其所属的那个人身上抽象出来了,作为医学研究客观化的身体就不再是具体的活体了。……临床中病人的身体‘下降’到科学的对象地位”。
我对于这段话,最强烈的感受来自于,那篇素宝宝的博文之后的评论。有人说“这种拿孩子做实验的做法是很不好的”;有人说“有些氨基酸是微量元素只有通过肉食才能补充”。我相信,他们的奉劝出于善意。可是,我还是有些难受——因为我感觉自己被他们贴了一枚粗糙的标签——“偏执的素食女人”、“不尊重科学、不懂得营养学的现代文盲”、“明明有好的、美味的营养源,为什么要放弃呢”……专业人士太容易忽视个体的差异性、忽视每个人丰富的内心世界。我想克制自己,不要再谈与素食相关的话题,可是写到这里,实在忍不住再说几句。
我的父母,是最传统的、最尊重主流营养观念的父母。从小到大,我的早餐基本上都有牛奶鸡蛋,中餐和晚餐都是荤素搭配。而且父母很注重食品卫生,大部分时候都是在家做饭。我的外公有一个鱼塘,他都是自己割草喂鱼,所以我们也总是能吃到比市面上更新鲜干净的鱼。
但是我从小就身体不好,几乎每个月都要去医院打针。去医院检查时,还经常缺微量元素。父母也想了各种办法,比如给我开中药、喝补品,还喝过一种叫做“鸡胚宝宝素”的东西……本来,我小时候手长脚长、身体较瘦,但是喝过那种药之后,就开始“横向发展”了。基本上,初中毕业之后就再没怎么长个子了。父亲在家族同一辈的亲戚当中算是最高的,母亲的身高也属于中等,但是我在所有(70后、80后、90后,一共约10位)有血缘关系的女性亲戚中,身高属于倒数第二。所以,那些认为“让孩子吃素是把孩子当小白鼠”的人,你们可曾想过,“荤素搭配”的宝宝,有时也免不了小白鼠的命运啊。(我相信现在的父母不会再给孩子喝鸡胚宝宝素了,但是你能保证孩子食用的其他肉类、牛奶以及零食中没有过量的激素吗?)
还有博友列举出诸如维生素B、某些氨基酸,说很难通过植物补充这些营养。可是,植物真的那么无能吗?杜甫有一首诗“老去自添腰脚病,山翁服栗旧传方。客来为说晨兴晚,三咽徐收白玉浆”。这就是他吃板栗,治好了脚气的案例——板栗中含有丰富的维B。另外,经常有说法是“这些物质植物里也有,但是含量少。”这种说法我认为很可疑,因为看一种东西有没有营养,不仅要看它的营养物质含量,更重要的是看食者的吸收率。每个人对于食物的喜好、吸收率可能有千差万别,怎么能武断地认为,某一种食物相比较另一种食物是更好的营养源呢?
再回到那本书。另一个很令我欣赏的观点是,医学应该有一定的“学术弹性”。对于不能用现有理论解释的现象,不要不由分说地把它们视为“伪科学”、“迷信”等等。而应该持一份宽容的态度,以此丰富医学“假说库”。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15: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