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nglongguo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inglongguo

博文

iConference 2014参会感悟

已有 3545 次阅读 2014-3-13 03:39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柏林, iConference

这一次有机会去柏林参加iConference 2014,重点放在了游乐上,会议报告几乎没怎么听过。不过就我所听的有限的报告和在洪堡大学的有限经历,谈几点感悟。


1 交叉学科最典型的代表

iConference确实是一个非常综合的会议,从任何角度研究跟信息相关的问题的研究都有。由于LIS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领域比较庞杂,所以虽然有些工作或研究领域名称不同,但实际研究的东西却大同小异。比如explorativesearchrecommendationsystemtextmining等等。同样地,有些术语的名称尽管相同,其实是研究的完全不同的东西。比如关于claim,不同领域甚至不同的人用它表达的东西是完全不一样的。总结一点:还是要牢牢抓住研究问题,不要被概念,更不要被术语所束缚。(概念和术语都是创造出来解决问题的)


2 关于专业与工作

发挥自己最大创造力的工作就是最适合自己的工作,无论这个工作是科学家还是科学工作者。许老师说,对于普通人来说,完成阶段性目标就是成功,而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做些终极思考。我的观点是,对于普通人来说,有适合其等级的终极思考,那已经是最大程度的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了。

这一次的会议有一个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seminar。这个研讨会汇集了从博士研究生到高级研究科学家等不同层次的研究人员来探讨专业与创造性的问题。比如探讨了什么是所谓的researchscientist。比如有人分享了作为一个研究者如何徘徊在科学与艺术之间的经验,作为一个researchscientist,怎么向自己出柜,意识到自己(和自己的工作)其实也是artistart)。比如怎么用企业家的思维去做学术等等。科学和艺术的差异在于对uncertainty的处理。我也一直对科学和艺术两种创造力的差异很感兴趣。基本上前辈们的经验是,只有hardwork才能产生创造力,而不是凭空产生的。一般是先通过外在的激励,尝到了内在的愉悦,进而激发了持续创造的动力。


3 关于创造力与思维

这一次会议的组织其实是别出心裁地以培育和实践创造力为主旨的。在整个会议期间,有所谓的iPause space供人们沉思和做一些娱乐的互动。这当然不是一个休息和活动室那么简单。其理念是基于Dr.Theresa Anderson的关于创造力的4PPlanPlayPressurePause)模型(http://playnpause.org)。在这样的一个场所里,你会得到真正的调节,并发挥创造力的最大值。这个创造力模型已经连续几届出现在iConference


4 中外差异

与月华的聊天让我更加明白了中国博士生和外国博士生的差别。中国博士生你可以给他一个博士论文题目,然后他会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这个项目。美国博士生是不会接受一个指定的题目的,他可能宁可话费更长的时间去探索一个感兴趣和自己认为重要的题目。当然这也是因人而异的。总体来说,中国学生纯粹为了academicinquiry而去研究的不多,不会为之而不惜一切代价。这就是中美之间的差异么。一个UIUC的博士生告诉我,博士项目是你自己的,你得自己去DIY。你不是去为某一个faculty打工,而是要积极寻求研究机会去实现你自己的计划。你不是坐等5年毕业,而是要真正创造点东西,至少是做了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05015-775458.html


下一篇:计算社会科学(Computational Social Science)workshop
收藏 IP: 130.126.255.*|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7: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