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未年轻,就已老去……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entangle Make a difference.

博文

见证爱情的力量-《量子力学史话》读后

已有 4170 次阅读 2017-3-20 22:35 |个人分类:读书|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1. P13 “伟大的麦克斯韦于185618611865年发表了三篇关于电磁理论的论文,这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工作,它在牛顿力学的大厦上又完整地建立起了另一座巨构,而且其辉煌灿烂绝不亚于前者。

牛顿力学、电磁场理论、量子力学这三座大厦无疑是到现在为止整个物理学中最重要的成就,其中电磁场理论在其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为量子力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如黑体辐射、光电效应、光是一种电磁波这些概念对于量子力学的建立都是非常重要的。

2. 1P1“那时候,赫兹刚刚30岁,也许不会想到他将在科学史上成为和他的老师赫耳姆霍兹(Hermann von Helmholtz)一样鼎鼎有名的人物”

“赫兹英年早逝,还不到37岁就离开了这个他为之醉心的世界。”

2P12 “一个不知名的法国年轻工程师——菲涅耳(Augustin Fresnel,当时他才31岁)向组委会提交了一篇论文《关于偏振光线的相互作用》。”

3P73 “量子论的发展几乎就是年轻人的天下。爱因斯坦1905年提出光量子假说的时候,也才26岁。玻尔1913年提出他的原子结构的时候,28岁。德布罗意1923年提出相波的时候,31岁。而1925年,当量子力学在海森堡的手里得到突破的时候,后来在历史上闪闪发光的那些主要人物也几乎都和海森堡一样年轻:泡利25岁,狄拉克23岁,乌仑贝克25岁,古德施密特23岁,约尔当23岁。和他们比起来,36岁的薛定谔和43岁的波恩简直算是老爷爷了。”

根据一个统计,获得诺贝尔奖的工作的人做出这项工作大部分都在38岁之前,虽然获得诺奖的平均年龄在60岁左右,可以看出一个人做科研的最佳年龄是在40岁以前。而现在的中国高校这种模式中的40岁以前的年轻人都在干嘛?要不就是苦兮兮的为了职称拼命地凑论文,要不就是拿了各种人才计划为了更高的人才计划拼命地完善自己的简历,很难能够静下心真正地去解决一些有意义但是很难出成果的问题。什么东西出论文快就做什么,什么方向短平快就做什么,完全忽略了基础的积累。

3. “但是,在暴风雨到来之前,还是让我们抬头再看一眼黄金时代的天空,作为最后的怀念。金色的光芒照耀在我们的脸上,把一切都染上了神圣的色彩。经典物理学的大厦在它的辉映下,是那样庄严雄伟,溢彩流光,令人不禁想起神话中宙斯和众神在奥林匹斯山上那亘古不变的宫殿。谁又会想到,这震撼人心的壮丽,却是斜阳投射在庞大帝国土地上最后的余辉。”

把经典理论比成一个庞大的帝国确实是很形象的一个比喻。

4. 在量子论的故事后面,我们会看见更多这样的意外。这些意外,为科学史添加了一份绚丽的传奇色彩,也使人们对神秘的自然更加兴致勃勃。那也是科学给我们带来的快乐之一啊。

我们做科研是为了快乐吗?还是仅仅把科研当成一种谋生的手段而已?

5. P93 19世纪初,法国的大科学家拉普拉斯(Pierre Simon de Laplace)在用牛顿方程计算出了行星轨道后,把它展示给拿破仑看。拿破仑问道:“在你的理论中,上帝在哪儿呢?”拉普拉斯平静地回答:“陛下,我的理论不需要这个假设。”

所有人遵从科学规律,而不是科学遵从领导的规划。

5. P168 “科学的历史应该是一个不断检讨自己,不断以实践为唯一准绳,不断向那个柏拉图式的理想攀登的过程。为了这一点,它就必须提供一个甄别的机制,把那些虽然看上去很美,但确实不符合事实的理论踢走,这也就成为它和哲学,或者宗教所不同的重要标志。”

就如波普尔所说,科学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证伪。

6. P182 “奇怪的是,发现冯·诺伊曼的错误并不需要太高的数学技巧和洞察能力,但它硬是在20年的时间里没有引起值得一提的注意。David Mermin挪揄道,真不知道它自发表以来是否有过任何专家或者学生真正研究过它。贝尔在访谈里毫不客气地说:“你可以这样引用我的话:冯·诺伊曼的证明不仅是错误的,更是愚蠢的!””

像冯诺依曼、海森堡之类的牛人都会犯错误,何况普通人呢?所以不要迷信任何人,要靠自己的逻辑思维来判断事情的对错。

7. “最后,把这篇文章送给那个女孩,以回赠她曾经送给我的那些可爱笑容。

CAPO 2004.5。”

人很多时候都会去做一些别人看起来不可理解的事情。


确实是一本好的量子力学发展科普书,值得一读。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011-1040643.html

上一篇:干了这碗鸡汤,继续在这世界生活下去
下一篇:成长即衰退-《活着本来单纯》读后
收藏 IP: 1.83.66.*| 热度|

2 史晓雷 张家峰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8 19: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