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wche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wchen

博文

屈原先生不投江带来的四种历史可能 精选

已有 15707 次阅读 2014-6-2 08:27 |个人分类:端午节|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历史, 屈原

   屈原(大约公元前340-前278),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通常称为屈原,楚武王后代。"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于五月五日,抱石投汨罗江身死.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以上信息来自网络)

   看来,屈原曾经当过大官,因为观点和楚王(领导)不一致,而且由于他固执已见,又与同事关系不好,被免职流放。在流放的过程中,他一边发牢骚,一边写博客(当时写诗词歌赋,类似于今天写博客)缓解抑郁,也顺便宣传自己的主张。屈原的心理素质不行,今天来看八成是抑郁症患者,一看他写的文章的标题就知道:《离骚》和《天问》。但是,屈原的文笔很好,他的博客获得了博友的广泛关注、点击、推荐和评论,经常上楚国博客头条,是楚国老百姓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比今天的科学网博客火多了。

   可惜的是,楚王不看博客,也不倾听群众的呼声。作为国王,楚王觉得屈原的观点比较迂腐:齐国不敢吞并秦国,但是觊觎楚国很久了,齐楚之间战争时有发生;齐国楚国历史矛盾和遗留问题太多,很难相互信任,建立真正的联盟。后来,在秦国大举进攻楚国,楚王请齐国出兵相助,齐王还是按兵不动,坐山观虎斗,等着坐收渔翁之利。 这再次证明了屈原的策略只是听起来不错,并不具备实用价值。即使,楚王采用屈原的主张,齐国也很配合,两国联手也不是秦国的对手,当然,估计楚国亡国可能会晚1-2年。

 看来,屈原战略眼光还可以:小国应联合,以对抗大国;否则将被大国各个击破。可惜的是,屈原没有苏秦张仪的口才,说服不了楚王接受联齐抗秦的战略。首先,小国之间互相没有信任,最终将会被大国所灭,所以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其二,空谈策略容易,具体落实很难,屈原应主动请求出使齐国,说服齐王联盟的重要性。其三,心情抑郁写博客容易,真正带兵打仗,出奇制胜难。

    如果屈原有远大的战略眼光、一流的口才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他不投江,至少还有以下4个选择, 由此带来了四种历史可能.

1)组织楚国流亡军队,啸聚山林,打游击,等待东山再起,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也许未来灭秦的就不是刘邦,而是屈原。也许,没有了刘邦的大汉王朝,而是屈原的大楚王朝;我们现在不叫汉族,而叫楚族。

2)组织楚国流窜兵马,投靠齐国,亲自实施联齐抗秦;苦读兵书,出奇制胜,击败秦国。此后,秦国再也没有能力统一六国。于是,中国不再是大一统的中国, 而类似于欧洲或者美国,成为了联盟制或者联邦制。

3)隐姓埋名,作为一名教师,传授楚国文化, 广招门徒, 被人们称为屈夫子, 与孔孟并称为三圣. 他有空继续写写博客,以待天时;临终时,整理了一本屈原文集,包括数千篇诗词歌赋,成为以后历朝历代科举考试的必备教科书。

4) 投靠秦国,帮助秦国治理天下,成为著名的秦国大臣,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大秦王朝绵延数百年,历史教科书再也没有刘邦的大汉王朝了;但是楚国的百姓始终没有原谅他,一直称呼他为楚奸。

总之,屈原投江自杀,是一种不明智的行为,不值得我们今天的知识分子学习。科学网上有很多好的观点想法,都没有被政府采纳实施,难道我们都去学屈原去投江?不过,屈原投江给我们留下了一个美味:粽子,还是值得品尝的。另外,屈原的天问写得非常好,提出了很多的重大科学问题,很多问题的解决都可以获诺贝尔奖。实在太可惜了,屈原是文学家,而不是科学家。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7940-799697.html

上一篇:尽管面临十大障碍,中国科技依然成就斐然
下一篇:高考的中国特色与改革畅想
收藏 IP: 60.247.46.*| 热度|

33 姚小鸥 罗朋峰 蔡小宁 赵美娣 汪晓军 文克玲 侯沉 陆俊茜 应行仁 唐凌峰 黄永义 周金元 胡九龙 李学宽 李土荣 张兴 张强 张波 李贵发 黄寿光 吴春明 陈理 李世春 戴德昌 张骥 何士刚 罗渝然 刘光银 杨正瓴 谢航 lbjman wou yunm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9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2: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