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望远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sqhopeiggcas 天马行空,寻求真谛

博文

从“造”论文到自然而然写论文 精选

已有 33820 次阅读 2015-9-10 08:29 |个人分类:科研随想|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论文

记得今年北京第一次下大雨的那天下午,俺在所科研楼某“WC”视察“伦敦”时,无意中听到了两位博士后的对话:

A博后说“听说你老兄去年写了6篇国际SCI文,都被接受啦,牛人啊!”B博后回应说“你也很猛啊,去年发出来4篇,听说今年已投出去3啦。”A后苦笑着回答“没法的事儿啊,想留所得通过副研答辩,答辩主要看SCI论文数,不抓紧造论文咋整?”

听到“造”字,俺都惊呆啦,差点。。。。。。

学者们在研究中有了新进展,有了较为满意的阶段性成果,自然而然要发论文,其一是为了学术交流的需要,让同行们知道自己干什么;其二是为了知识传承,推动科技进步。但目前我国学界几乎整体“沦陷”了,为了职称、基金、奖励与荣誉等,拼命地批量制造山寨、灌水论文。大家都晓得,急功近利的搞法难以做出实实在在有创新、有价值的东东。

俺初步总结了一下,作坊式的“造”论文有以下几种套路:

1、“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型

有些学者为了快出论文,多方收集资料,这篇写构造方面,那篇写水资源方面,下一篇写隧道围岩分类方面,属于“游击战”,没有主要研究方向。记得有次开学术会议时俺们听完某少壮派学者的报告后,好多人连连摇头,评论道“真搞不懂他这些年在干啥,东一榔头西一棒槌,都是虚头巴脑的东西,忽悠人拿奖可以,但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2、“换汤不换药”型

今天做花岗岩样品三轴压缩AE验,分析下变形与破坏特征,写一篇论文;考虑不同的加载速率,分析下脆性破裂特征,再写一篇。明天换成页岩、大理岩与泥岩等,再考虑不同水压和温度,通过不同的排列组合,可以写N篇。有时运气好,去南极找块“稀有”的岩石,测测年代,再和某种构造演化扯点联系,还可能发N/S文。这样的论文发的再多,也基本没啥学术价值啊。

3、“包装忽悠”型

有了试验数据,分析数据时,什么东东时髦用什么。例如,用BP算法分析下可写一篇;用小波分析搞一下,可再写一篇。若想玩的high,用数值模拟分析下“机理”,可使成果显得“高大上”,再配上多幅漂亮的应力、应变云图等,容易迷惑审稿人。这种灌水的论文越多,除了浪费杂志的版面,还可能会增加有用文献检索的难度。

4、“克隆跟风”型

记得当年我在东北工学院(现为东北大学)读博士时,“超导”研究方兴未艾。我的一位室友读材料研究方面的博士,跟某位大牛做“超导”研究。记得他很忙,这周弄铁基材料(具体材料已记不清楚了,这里只是个比喻)做个试验写一篇SCI,下周换铜基材料做个试验写一篇。那时俺是相当地佩服,心想人家发篇SCI论文跟“张飞吃豆芽”一样啊。当然,现在的想法和过去完全不同了,这么多年过去了,自然明白了这样的道理:“超导”是老外先发现的,人家提new idea后,跟在人家屁股后面“克隆”,也只能是“高级民工”的干活。

5、“借鸡下蛋”型

例如,找个知名“洋人”提出的准则做点“画蛇添足”式的改进,貌似搞出了新准则;接着找篇文献发表的数据验证“新准则”;然后说“洋人”的准则是“新准则”的特例。真滴,有好多学者都这么干,其好处是文章产出成本小、生产速度快。就这样,一篇接着一篇的“垃圾”论文被批量生产出来。

科研的本质目的,是为了揭示自然对象的演化奥秘。科研中有了新认识,自然而然就要发表论文。十多年来,我国“为论文而论文”之风猛烈,已严重背离了科研的初衷。长期下去,即使我国发表的论文数量再多,也只能是论文“制造”灌水大国,而不可能是科技创新强国。




学术不端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75926-919800.html

上一篇:探秘“认死理”的巴基斯坦-阿富汗地震区
下一篇:【欧亚地震带板内地震区大震预测】文章发表
收藏 IP: 117.114.129.*| 热度|

58 陈南晖 檀成龙 杨正瓴 王少凯 喻海良 王媛媛 杨顺楷 杨百存 徐洪亚 于飞 张江敏 单泽彪 姚伯元 胡方云 白龙亮 马志超 陈楷翰 杨威嘉 赵保明 贾峰 黄永义 黄仁勇 武夷山 钱磊 曹须 沈翼军 林辉 韩枫 蔡宁 金拓 武永军 柳艺博 韦玉程 胡寿村 阮仪 姚攀峰 黄育和 逄焕东 张辉 梁光河 金耀初 程毅 石磊 李土荣 王琛 宋威 xiaohaohaov ybybyb3929 willchan loyalSciencefan xqhuang chaijf sailboat08 qianqiankk idealist kaien brns suronghui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5: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