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我们命名的昆仑山口西地震区(图1),在2001年11月14日曾发生过Ms8.1级地震。在震前地震部门预报该区为无震区,结果却发生了国内最大的一次地震,由于人员稀少而幸免造成巨大损失。
图1 昆仑山口西地震区(编号3)地震构造图
(由于该地震区有许多断裂(带),仅标出了几条断裂(带)的名称)
该地震区曾发生过如下Ms $\geqslant$ 7.0级地震:
日期 | 纬度 | 经度 | 深度 | 震级 | 震级类型 |
1924/7/3 | 36.95 | 84.40 | 11.00 | 7.25 | Ms |
1973/7/14 | 35.10 | 86.50 | 20.00 | 7.30 | Ms |
1997/11/8 | 35.26 | 87.33 | 34.00 | 7.40 | Ms |
2001/11/14 | 35.92 | 90.53 | 11.00 | 8.10 | Ms |
可看出,未发生过多次Ms $\geqslant$ 7.0级地震的地震区,不会发生8级巨震,巨震们绝对不会乱来,它们的演化过程仍然遵守着自然界的普适性准则——能量积累和释放的守恒原理。俺再强调一下,强震、大震与巨震事件的发生大都是多条活动断裂(带)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研究强震们的孕育机制,不应仅盯着主震事件的发震断裂(带),那样会误入歧途滴。
从图2知,1973年Ms7.3级地震从锁固段的膨胀点直接破裂到峰值强度点,表示该锁固段已发生宏观破坏;1997年Ms7.4级地震是第二锁固段在其变形膨胀点处的标志性事件,据该事件起点的CBS值,可准确预测到2001年昆仑山口西Ms8.1地震发生前的临界CBS值。预测的sf(3)值基本对应者Ms8.1地震发生后的应变值,表示第三锁固段已破裂完毕,该8.1级地震是一次主震事件。
主震事件发生后,余震活动一直持续到2002年1月18日前,之后新一轮的孕震周期启动。新一轮周期开始后,该地震区的【地震们】像打了鸡血一样兴奋,中强震事件频发,能量不断累积,导致在2012年8月12日,发生了Ms6.3级强震事件。
图2 昆仑山口西地震区1924.7.3-2010.6.4之间CBS与时间关系.
(为使图件清晰,1948年以前的应变值作为初值。横坐标对应的时间减去3000年为实际年份)
由图3知,根据2006年2月26日Ms5.6级地震,可预测到同年4月14日发生的Ms5.8级地震;根据2008年Ms5.6级震群事件,可预测到2012年Ms6.3级地震。同理,根据Ms6.3级震群事件,可预测下一次强震的震级约为Ms6.8级,由于目前远离临界状态,还没有必要给出其它的预测要素。
图3 昆仑山口西地震区2002.1.18-2013.6.6之间CBS与时间关系.
(横坐标对应的时间减去3000年为实际年份)
预计在向临界状态演化过程中,还将发生不超过Ms6.2级的preshock事件。
看过俺博客的网友们,肯定明白了这样的道理:强震孕育机制是孕震断层多锁固段的逐次累进性破裂。待最后一个锁固段发生宏观破坏时,主震将发生。
也可看出,同一个地震区在不同的孕育周期,可预测的最小地震量级不同,但无论如何,其主震事件肯定能被预测。
学术研究,科学探索。敬请不要复制、转载与外传该博文,违者必究!
相关阅读:
科学研究的误区【1】:眼见为实?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75926&do=blog&id=678441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23: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